周晨亮
牛角山村,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这个10年前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的“老、少、山、穷”苗族聚居村,如今茶叶、乡村旅游两大支柱主导产业产值达3.4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3618元。牛角山村已变成远近闻名的中国茗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村、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乡村治理先进示范村等。
茶叶和山水是古丈最重要的两张名片。牛角山村位于古丈县城南12公里,村域面积9.8平方公里。全村363户、1306人,95%为苗族。占地面积1.08万亩的牛角山茶园,海拔800米至1200米。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树或盘旋山顶,或是划出一段段优美的曲线,随山势铺展延伸。
年产1000吨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位于茶园腹地。“生产线的建成,极大增强了村里茶叶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通了种植、培管、采摘、加工、销售链条。我们注册的‘黛勾黛丫茶商标,苗语是‘阿哥阿妹的意思。现在,牛角山的‘阿哥阿妹,正带着全体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遍世界。”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龙献文自豪地说。
这里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合种茶,龙献文为此下了大力气,带领乡亲们发展茶叶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找到了,怎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龙献文深入田间地头,及时发现茶农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有的村子存在产业发展困难问题,有的村子产业虽然发展起来了,但产品变现存在困难。我觉得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人才严重不足所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更是基石,需求量大、类型广,既需要通才、全才,更需要专才、熟才。”此外,给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带来用水保障、水库建设进程、库区百姓安置、对老旧水利设施进行合理化升级改造等问题,这些都是龙献文放在心上的事,他时不时要跑到相关部门反映、交流。
山脚下,是牛角山村千年夯吾苗寨,一色的苗族青瓦木房,鳞次栉比。苗语“夯吾”,意为“小溪边美丽的苗寨”。从2009年开始,牛角山村围绕青山绿茶成立合作社,以茶促旅、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打造出夯吾苗寨、夯吾戎寨等景点。
苗寨大门处,多台大巴车上的游客下车。苗家阿妹唱响了苗歌,一碗拦门酒,让游客感受苗家人的热情好客、热烈缠绵;苗家汉子拿着火钻,带游客穿越到远古社会,体验先人的艰辛与智慧;扮新郎、装新娘的互动节目,宛如回到初恋时光;上刀山、下火海等节目,大显苗族巫傩文化风情魅力。夯吾戎寨长龙宴厅,也是苗族餐饮非遗文化展示体验厅“。这里可供800余人同时就餐呢!”夯吾戎寨景区负责人介绍道。
为了带动百姓致富,村里特意为村民打造“邊边场”,设立近百个免费门面摊位,供村民经营。“边边场”附近,一栋苗族特色的婚嫁楼格外显眼。
“这栋楼可不简单!”龙献文说,户主龙祖华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因病致贫。村里通过发展茶叶产业有了良好基础,既资助龙祖华治好了病,又借款给他购车跑运输,还帮助他修缮房屋。
现在,龙祖华家的房屋返租给村里的旅游公司,打造为婚嫁楼景点,这样他既可获得租金,家人还在婚嫁楼上班,自家茶园入股合作社可得分红,汽车为旅游公司服务可得运费,村里还提供免费门面摊位……各种收入算下来,一家4口年收入不少于16万元。
站在高处,俯瞰村寨,10多栋在原址改造的特色吊脚楼,正在紧张施工。锯木的机器声,不时打破山里的宁静。现在的牛角山村,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户人家搬进崭新的苗族特色吊脚楼。
借助“茶叶+旅游”产业,牛角山村变了样,村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现在,外出务工村民也纷纷返乡,在家门口就业。今年46岁的龙民众和妻子平时在“边边场”摆摊,他们拿出近50万元改造“品茶楼”,就是看好村里茶旅融合前景。
“村里的旅游公司将返租‘品茶楼的部分功能区,龙民众家人可在自己家里给公司上班。”龙献文介绍,目前正抓紧改造房屋的龙进、龙光华等村民,其房屋都有不少功能区被村里租下来,有几户村民的房屋还是村里出资“穿衣戴帽”再返租给村里。
“这既可实现村集体的旅游公司、苗寨、村民利益联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又能让景区景点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让茶旅融合更有底气。”龙献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