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斯涵 韩翔
摘要:《万历十五年》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1976年用英语撰写的一本关于明朝的史学著作,原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译为《1587,毫不重要的一年》。对研究明朝历史的学者来说,是不可错过的一部历史作品。在《万历十五年》问世后,风靡全球,甚至被用于历史教学,是一部经典的历史名著。
关键词:《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小人物”“大历史”教学
公元1587年,为明朝的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属于丁亥,在十二生肖中属猪。在历史上看起来“毫不重要”的一年,黄仁宇先生将其以书名为著,梳理时间线以及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我们展现了其“大历史观”。
一、何为“大历史观”
黄仁宇曾言,“大历史观”(macro—history)—词应当是由他率先提出的,他借鉴了经济学领域微观与宏观的概念,将其引申到历史领域形成“大历史观”。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在其书中有着明确的表述,大历史的观点,即是从“技术角度看历史”,或者說是以现在之前的三五百年为一个阶段历史的起点,也有将大历史的着眼点归结为从长期来看群众运动对社会历史的贡献等。而黄仁宇先生也曾对“大历史”做出了概括总结,他认为“大历史”就是对现有的史料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首先梳理发展脉络形成简要的提纲,然后将提纲与欧美史进行比较,从现代化国家技术的视角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表明传统的旧社会对现代型的经济体制的对立不容。
综上所述,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史学家以道德标准的视角评判历史。黄仁宇先生选择从长时空的大历史视角来分析历史问题,通过对每一位历史人物的解读发现人物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总结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对人物生动形象的描述,不仅解读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让我们了解了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
二、“小人物”与“大历史”
当读者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万历十五年》时,或许第一反应该是明朝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年,重点讲述的内容应该是万历十五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万历十五年》的原版是英文,原版的书名也并不是《万历十五年》。我们现在看到的《万历十五年》是中国的翻译本,原本书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译为《1587,毫无重要的一年》。这令人感到好奇,既然这一年并不重要,又为何要特意书写这一年的历史和相关人物呢?
明朝亡于1644年,这一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下了明王朝首都,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从1587年到1644年间,每一年都过得惊心动魄,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历史学家反复研究。反观1587年,这年承平,只有小灾小患,较为安定。黄仁宇先生以这一年为出发点,娓娓道来,在这看似不重要的一年里,内部早已暗潮汹涌,明王朝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内忧外患兼有,大厦的倒塌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明之亡亡于万历”,但从黄仁宇的“大历史观”看,这只是表面现象,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皇权的冲突。
《万历十五年》中的第一位人物是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万历十五年》中的第一章讲述的就是这位皇帝,但是其实在这一章中,万历皇帝只是一带而过,主要是讲述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黄仁宇先生这样安排恰恰暗示了当时的万历皇帝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张居正不仅替万历皇帝掌控朝政,在生活中,张居正也扮演着“严父”的角色,在一言一行上对万历黄帝都严格要求。在万历皇帝犯错时,张居正会严加批评指责,让万历皇帝书写“罪己诏”。这些做法都破坏了万历与张居正之间的相处之道,也为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关系的破裂埋下祸根。
张居正在世时,与太监“冯保”互为助力,处理好了首辅与宦官之间的关系,此时的万历皇帝还算是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张居正为人不懂变通,在其改革时,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甚至在父亲去世时,未按祖制给父亲守孝,称为“夺情”。由于上述原因,张居正遭到了一批反张人的弹劾。但此时张居正有能力,万历皇帝也信任他,一次次的反张行动终以失败告终。
但老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在张居正去世两年后,反张大军又卷土重来,这一次的反张行动最终得以成功。万历皇帝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将其所有财产充公,他们家的男丁都被拉去充军,一代首辅就这样结束了他辉煌灿烂的人生。
回顾万历黄帝一生的发展,不难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可悲的人,从小被要求成为一位开明的君主,可能在还没记事开始就被灌输一种观念:你是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帝,你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要符合天子的身份。在长大成人后,渴望获得自由和幸福,在愿望即将实现时却被告知:你还小,张先生永远是对的,你的一切包括生活政事都要听他的教导。正是在这种观念下,万历皇帝一直被压抑的天性终将有一日会如火山一般喷发,所以,张居正的悲剧,是偶然和必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世间已无张居正”使明帝国失去了重心,犹如航船失去了方向在迷雾中摸索前行,而大学士申时行的出现及时缓和了这一紧张局势。但与张居正强硬态度不同的是,申时行是一个不断妥协退让的人,他不断地协调着皇帝与文官,文官与文官,文官与武官之间的矛盾。
对申时行而言,他永远扮演着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和稀泥”是这位“和事佬”的独门绝技。但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至少从申时行个人前途的发展看是这样的。尽管有时被指责为“墙头草”,但他一笑了之,毫不在意。他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这一方面,还体现在对人才的安排能够恰到好处。他总能够将一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从不拔苗助长,使一切看上去都安排得刚刚好。从表面上看,这一系列做法使大明帝国在一片安详中缓步前进,更有希望回到帝国的巅峰,然而,这些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明王朝存在的问题,明朝内里早已溃烂不堪,只需要一点点星星之火,就能将这个岌岌可危的王朝炸得粉碎。
《万历十五年》中说到的文官代表——海瑞,也在这一年去世。海瑞是四朝元老,清廉正直,严惩贪官污吏,興修水利工程,造福百姓,积极推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他也因为有所建树,官至二品,却极为清廉,在他去世时只给自己留下了十两白银。由于其幼年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极为重视海瑞的教育,对海瑞要求严格。海瑞也不负母亲的期望,通过科举考试成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的一名教谕(中国古代的正式教师),这也为他以后从政路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被朝廷树立为道德引领的官员模范,但没有人愿意去效仿。海瑞悲剧的形成与张居正有相似之处,与张居正一样不谙阴阳之道,不懂得变通,一次次地触碰皇帝的逆鳞。
在讲述完文官的故事后,黄仁宇先生还讲述了武官的代表——戚继光。戚继光虽然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精通儒家经典,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从嘉靖二十五年开始,受张居正的推荐,开始走上抗倭的道路,与倭寇的抗争长达四十五年之久,成功地解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实现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愿望。戚继光取得的成就与张居正是分不开的,当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实行清算时,戚继光也难逃被贬的命运,最终这位孤独的将领在贫寒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黄仁宇先生在戚继光这一章的描写中用“孤独的将领”来形容他,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能够支持戚继光的,只有谭纶和张居正。戚继光能够在抗倭战争中一次次地取胜,与张居正有很大的关系,张居正在位期间,戚继光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和军费物资的保障,使得戚继光没有后顾之忧,能与倭寇殊死一战。但等到张居正被清算后,戚继光立刻变成了孤家寡人,因为张居正的原因,戚继光被革职。这时,文官集团的矛盾就出现了,文官集团一致认为是戚继光的出现打破了原来文官与武官间的平衡。这种平衡主要表现为当国家遇到战争时,武官负责带兵打仗,文官负责后勤维护,文武之间相互协调。和平时期,文官治国,武官受文官的牵制。但是,戚继光的出现成功地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文官集团感到恐慌,他们不仅惧怕戚继光这个人,更惧怕戚继光手中的“戚家军”。因此,文官总是撺掇皇帝收编“戚家军”。文官集团只看到“戚家军”的实力威胁到了文官的地位,却没有看到“戚家军”为明王朝立下的汗马功劳,这一做法不免令人心寒。让人不禁感叹是英雄的末路,更是大明帝国的末路!
李贽,一朵明朝历史上的奇葩,在高中历史课本上的李贽被冠上了四个大字——离经叛道!他的思想在当时被看作是异类,是不被理解和接受的,但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李贽的思想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的。他提出一些被当时思想环境所不容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在思想上挑战文官集团的权威,但是这种思想上的挑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明王朝存在的问题,更没有挽救岌岌可危的明王朝,反而加速了明帝国的灭亡。
三、人物与历史间的联系
通过对《万历十五年》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间的脉络梳理,也根据书中人物形象的描述,不由得联想到了六度分隔理论和拓扑关系。书中所提到的人物有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从表面看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与其他人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他们集体处于一个庞大的组织中——文官集团。
在阅读过程中,感慨古代官场中那种微妙的人际关系。一切事情都不只是表面上的结束和开始那么简单,它的开始可能在几十年之前就埋下伏笔,它的结束可能在鼎盛之时开始酝酿。因为国家这个机构太庞大,牵涉的范围也过于广泛,所以一举一动都比较缓慢,一点细微的变化会像蝴蝶效应一般从群众中扩散开,从量变到质变,直至达到质的飞跃点。
《万历十五年》中对人和事的推演,其实就是通过万历十五年看到明王朝发展的走向,是明王朝衰亡失败的总记录。
张居正的生前风光也换来了他死后悲惨的命运,遭到清算,背负狼子野心的污名,成为皇帝内心积郁得以抒发的突破口。而戚继光因为与之交好,他的命运也在历史的另一个角落悄然发生变化。
再有,就是当时的文官制度。明朝治贪腐是很严格的,明朝官员的俸禄也是很低的,官至正二品的各部尚书年俸只有152两。可现实并非如此,中央官员的收入主要依靠地方官员的馈赠以及各省总督巡抚所送的礼品盒礼金,往往一次可相当于十倍的年俸。如果担任地方官员,所捞到的油水就更多了。由此看来,张居正的改革的确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而廉官海瑞的所作所为也与当时的官场风气格格不入。
四、结语
因此,把握人物与历史发展的联系是学习历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故事,历史是人类创造的,所以每一个历史人物身上都蕴藏着时代的特征,都有值得挖掘的历史价值。
历史作为联通过去、现在、未来的纽带,是由不同的人物与史实构成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使用教科书外,还能使用诸多的课外材料,历史经典名著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选择正确的长篇历史名著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更能全面地了解明朝中晚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与存在的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增加学生对于国家古代历史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来解释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经典名著的历史与人物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历史教师能够选择合适的历史名著,这一历史名著应该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需要,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合理安排课时实行教学,在完成教学后及时形成反思,对下次的教学提供帮助,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除了教师的努力外,学生自身也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对历史名著的阅读,使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的历史名著,撰写读书报告,定期参加读书会交流心得体会。
在2020年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历史教科书编写指导原则中写道:“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在史事叙述和观点阐释上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力图科学、全面地对历史进行解释和评述,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同时对历史名著的选择上需要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对于一本长篇历史名著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书中描述的内容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但呈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真实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典名著的历史与人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甘琦 ,吴思.《万历十五年》有什么缺陷?[N].北京日报 ,2001-3-26.
[4] 文波.试评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与《万历十五年》[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 刘昕.“大历史”背后的人物命运——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J].社会科学论坛,2016(10).
[6] 武岑怡.《万历十五年》的“大历史观”[J].文史月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