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前不久,阅读茅卫东老师为朱胜阳老师的新作《写作照亮教育之路:一个草根语文教师的突围》写的书评,茅老师把自己对朱老师的印象概括为“笨拙”二字。这样的评价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太好,但我倒是十分认可这个评价。因为,中国的教师群体从来不缺振臂高呼之人,却少有人能够头脑清醒、脚踏实地;从来都是唯榜样马首是瞻,却少有人能够与众不同,走出自己的路来。但是,朱老师这样的草根教师却凭借着他的常识、良知与坚持成了少有的明师、人师,这不得不让人钦佩。他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像犟龟那样,有自己的目标,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笨拙”地走在教育路上,我认为这就是教育人应有的精神姿态。
一、“笨”是“知其白,守其黑”的教育初心,是师者最朴素的精神姿态
为师者都应有钱理群教授所说的“教育理想”,因为教育是一份没有理想就难以坚持下去的事业。在教师的教育理想中,应有孩子的成长,有教育的改变,有自己的追求,而这些都可以说是一名教师的教育初心。可是,现实窘迫的教育环境也总是让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感到无奈。教师每天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总还是会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否则真是愧对他们。前面提到的朱胜阳老师,除了完成学校里的工作外,周末还会到户外和一群孩子一起读书、研学。
当我看到家长的想法和孩子的需求难以匹配时,我在工作之余也会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来分享教育理念,期望自己班级的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够更加科学,从而对每个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这当然也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但是看到许多孩子因为家庭原因而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我作为老师当然心痛不已。现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转变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我的教育初心在一开始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也曾经希望能够改变教育现状,但环境残酷、现实逼仄也曾经让我心灰意冷。尽管同行的冷漠、家长的固执等这些困难一直存在,却并没有磨灭我对教育的热情。童心需要被守护、被呵护、被保护,教师坚守初心,才可能真的改变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理想,是师者最朴素的精神姿态。
二、“笨”是“寻常之见,明道之识”的教育常识,是师者最硬气的精神姿态
梁文道曾经说过,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缺到了就算你说“2+2=5”都会有人信,因为总是有很多扭曲和荒唐的事情发生。比如“高考工厂”,高分低能的学生是这些“工厂”的产品,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扭曲的教育,但这样的学校还是普遍存在,制造了更多的教育焦虑,而家长们依然趋之若鹜。人们对分数的追求依然火热,依然认可一考定终身。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父母的生存焦虑在作祟。只要一谈到孩子的未来,许多父母就紧张得寝食难安,于是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我还记得“双减”政策刚一出台,就有家长连夜找我讨论教育形势,这种急迫是因为他们认为新政策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轨迹,尽管孩子才上小学而已。
但是我认为,越是教育形势严峻,越需要教育回归常识,让孩子回到人本身,不去做家庭、学校、社会的工具人,只去做一个生命舒展的大写的人。这当然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王福强校长的微信公众号曾经发布了一篇文章《时光的加冕——超越自己,就能改变教育》,主要观点是:教师不应置身事外,而应根植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那么,怎样才能把自己变成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变量呢?现在涌现出大量“佛系”教师,以“躺平”为人生姿态。他们自身态度如此,还谈什么教育学生?教育需要回归常识,回到人本身,回到具体的课怎么上,回到怎么去发展人、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学习的机器。这是教师最硬气的精神姿态。
三、“拙”是天然、质朴、自然呈现的教育面貌,是师者最本真的精神姿态
说起教育实践,似乎就是去做、去行动的意思。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实践,有的把精力集中在教学上,有的把班主任工作做得很出色,有的则擅长总结、写作……特长就是教师的名片和品牌,不管他是不是名师,皆如此。但是,我觉得教育实践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它就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你不能说这个教师课上得好才是在实践,这个教师会做讲座才是在实践,这个教师写文章总是获奖才是在实践,那么,和孩子聊天、玩耍,难道就不是实践了吗?不是只有课堂教学、教研是实践,和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相关的事情都是实践。教师的工作,围绕着孩子们的生活,围绕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围绕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它是完整的,并不是割裂的。
當我走进一间教室,我对孩子们的一个微笑、一句赞赏、一次批评、一声叹息都是我在进行着教育实践,只是我擅长什么,便决定了我在某一个领域做得更多更好而已。当班主任多年,我发现自己教过的学生都不怕我,很多同行和家长会认为我不严格,不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但是,我知道孩子们会很安心地在学校的走廊上大声喊叫、跑来跑去,而不用怕我会批评他们、打扰他们玩耍;孩子们会很放心地在我面前发脾气、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不用怕我随时制止他们的情绪;孩子们会很轻松地跟我打招呼、聊天,而不用怕我会教训他们……我认为这些就是教育实践。教育学是人学,和人有关的一切都是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像喝水一样自然地去工作和生活,是师者最本真的精神姿态。
四、“拙”是不取巧、不投机、不弄虚作假的成长自觉,是师者最清醒的精神姿态
我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精神姿态,是拥有成长的自觉,这是师者最清醒的精神姿态。教师的成长从宏观层面受制于各项制度、政策的安排,在微观层面又受制于学校发展、领导个人风格的掣肘,其自由成长的空间可以说是逼仄的。
当年师范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了浙江一所乡镇小学,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我在这个学科上奋战了快二十年,学校并没有给我自由选择的机会,而我自己也服从了安排。于是,我按照学校安排的听课活动、培训课程去学习,努力向着领导需要的那个样子去成长。可是,这样的成长总是虚无的,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也没有给我带来改变,这一度成为我的精神负担。直到接触了互联网之后,我开始了自我成长,开始体验到什么是成长的自觉。
我开始去接触我喜欢的教育流派,比如新教育,其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行动派一直走在前沿。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开始思考自己该如何做老师,开始有意识地去模仿我敬佩的名师,开始阅读那些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的书籍,开始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所有的学习和成长,不再是其他人给我的压力和目标,而是我自己在某一个阶段的自觉行为。我开始思考:我该怎么往前走,怎样能够走得更好。于是,也就有了现在的我,对教育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能够帮助孩子的事。踏实地去做好每件事,去做自己想做的教育,这就是我的工作目标。而这种成长的自觉一直是我往前走的动力,不管经历了怎样的怀疑和打击,我也一直没有停下向前的脚步。
犟龟,像堂吉诃德一样傻,像西西弗斯一样固执,为了自己的目标一直不断地向前。而像这样的“傻子”,我们身边往往很少,所以才有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对知识分子群体性的称呼,这自然包括一些教师在内。但是,我总觉得就算现实再不堪、再糟糕,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是要让精神立起来。如此,孩子有了仰望的星空,自己有了前进的动力,教育或许才有了可以期盼的未来。为自己加油吧,像犟龟那样,“笨拙”地走在教育路上。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
(插图:罗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