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金穗学校:以“草根”名师工作室激活教师发展动能

2022-05-30 10:48毛素莲
中小学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师培养名师工作室草根

毛素莲

摘要江西省瑞金市金穗学校立足生源“杂”、师资“弱”的校情,通过创立校级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等方式,探索引领教师阶梯式成长的可行路径。一是组建“草根”名师工作室,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形成教师发展新模式;二是探索构建阶梯式成长机制,同时基于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问题开展深度研修,真正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三是发挥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共研共享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提升,通过送教送研带领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关键词 教师培养;名师工作室;教师成长共同体;深度研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9-0033-03

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学校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如何充分激发教师发展活力和成长动力,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为中小学校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作为地处红都瑞金城乡接合部的一所年轻学校,江西省瑞金市金穗学校立足生源“杂”、师资“弱”的校情,通过创立校级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等方式,促使教研扎根学校实际,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自主突围、自我突破的同时,探索了一条引领教师阶梯式成长的路径,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攀升,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组建“草根”名师工作室,探索教师发展新模式

2014年建校之初,我们就对教师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学校教师中教龄1~10年的占58%,教龄21年以上的占28%,年龄结构两极分化严重;同时学校约50%的教师感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比较困难”,80%的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提高学生成绩,60%的教师仅期望自己成为“让家长放心的教师”。此外还有很多教师认为,“小学教学很简单,无须学习进修,有本教学参考书足矣”。长期以来,很多教师习惯于机械执行者、简单照搬者和被动旁观者的角色,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习惯于靠领导或教研员来解决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处于“要我发展”才发展的状态。但学校教师都很纯朴、能吃苦,我们认为,这种特质正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能够生成推进教育发展的一种精神和力量。面对这种现状,如何通过有效研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1. 探路“抱团”成长,壮大学科教研力量

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多数教师参与教研的意愿薄弱。经过深入分析,我们认为其根源在于很多教研活动缺乏规划性和针对性,存在过程“格式化”、听课评课“机械化”、研究内容“陈旧化”等突出问题,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因而也就无法对教师产生吸引力。那么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受区域内依托省市级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启发,我们基于学校的实际需求,尝试让一线教师在校内学科名师的引领下抱团发展,就这样,被教师们亲切地称为“草根”名师工作室的校级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

我们首先从语文学科入手,通过深入了解,发现语文学科有一位男教师素养与能力均较强,在教师心目中也颇有威信,便尝试以这位教师的名字命名成立许瑞文语文名师工作室,激励其发挥引领作用,由此壮大语文学科团队的教研力量。数学学科的王建华老师曾获得江西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并多年辅导教师参赛屡次获市一等奖,在学校及当地都有一定名气,深得老师们信赖,很多教师都愿意追随他学习,王建华数学名师工作室也由此成立。

在前期语文和数学名师工作室试点的基础上,包括语、数、英、美、体等近十门学科的一块块“草根”名师工作室牌匾在各办公室挂起,一次次授牌仪式在学校隆重举行。学校的教研团队不断壮大,各类教研活动也迅速开展起來,从而使更多教师在研究中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

2. 梳理组建流程,完善校级名师工作室管理机制

其一,明确遴选流程。在多轮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工作室团队组建的基本流程并不断进行完善,以便能够真正挑选出教师信服并且愿意追随和效仿的领衔人及骨干教师成员。首先是征求教师意见。学校给所有教师发送电子调查问卷,教师可以针对如下问题填写自己的意见:“你最崇拜身边哪些教师,并且想拜他(她)为师?”“学校教师汇报展示课,你最想听哪位教师的课?”“你最想向身边的名师学习什么或者你当前遇到最大的教育教学困惑是什么?”其次是评定教学业绩。通过对问卷进行汇总整理,我们筛选出投票数靠前的教师,并对他们的教学业绩及赛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再次是实行严格考核。学校对通过上述两个步骤遴选出的教师进行笔试及面试考核,各学科精选出1~2名工作室领衔人及6~8名骨干教师成员,然后由学校行政会及教师大会宣布通过。最后,这些选出来的骨干教师要分别与新教师结对,由此形成由教龄、性别、性格、工作能力互补的10~20名成员组成的工作室团队。

其二,强化团队管理。为加强对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学校明确提出了“六个好”的发展目标,即带好团队发展、读好专业专著、抓好课题研究、做好引领示范、建好交流平台、出好研究成果。学校还细化工作要求,引导各工作室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卷入式”教研、“田野式”问题研究、“互联网+”教学研究等方式,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校教研,并且向身边的名师靠拢,实现了主动生长,学校逐渐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生态。

二、构建阶梯式成长机制,以深度研修引领教学改革

为了更好地推进“草根”名师工作室开展研修活动,我们在反复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阶梯式成长机制,让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有追求、有动力;同时立足学校课堂教学、基于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开展各种深度研修,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

1. 螺旋式进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方向

“草根”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一个动态发展、持续进阶的过程中。每学年,我们会根据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业绩和潜能资质,将其分别设定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校名师和工作室领衔人四个专业发展层次,这四个层次的教师群体组合成一个发展中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室领衔人统筹整个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1位名师带2~3名骨干教师,1名骨干教师至少指导1名教坛新秀。这同时也为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设置了阶段性目标,各层次教师都必须在工作室领衔人的督促和自我提升中努力进阶,由此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及螺旋式上升的教师发展模式。例如:教坛新秀在团队的指导下,经过自身的不断实践,可以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向骨干教师靠近;而骨干教师在工作室领衔人和名师的引导下,经过几年的磨砺也可以成长为学校名师。

2. 多向度研修:助力教师教学能力的真实提升

为助力工作室成员更好地实现进阶目标,我们一方面根据工作室的需求,外派教师前往北京、上海、广东广州、江西南昌等地学习观摩,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在学习之后回到课堂再实践再提升;另一方面则通过工作室牵头开展各种研修活动,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实实在在地落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中。

其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微课题研究。工作室的研修采取“问题驱动,研训一体”的模式,即以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根本目的,其中的一个个小问题都是发生在教师身边迫切需要解决的真问题。各工作室将这些问题当作研究微课题,开展系列研讨,让成员们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升华。例如:针对六年级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困生比例较大这一问题,王建华数学名师工作室牵头设立了微课题“让毕业班学困生重新燃起数学学习热情的实践研究”,然后由工作室成员带领六年级教师组建“学习加油站”、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以此唤醒学困生的进取意识,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双减”背景下,为了追求更有深度和广度的课堂,各工作室团队主动承担起学校课改领头雁的职责,针对学校的课堂现状,提炼出学校的课改追求。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动”—思维动起来,课堂有生长(学生层面),“二带进”—把问题和微笑带进课堂(教师层面),“三声”—课堂有自发的掌声、笑声和辩论声(学生层面),“四有”—有人、有料、有趣、有变(教师层面)。基于这样的追求,各工作室每学期开展2~3次课堂观察教研活动,全体成员深入常态课调研,了解教师对统编教材的研读能力、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的驾驭能力等,这样的过程也有效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研究课堂的综合能力。

其三,以工作室为团队的磨课议课。好课是“磨”出来的,好教师也是“磨”出来的。工作室团队成员主动承担课改展示、赛课及送教下乡等活动的磨课任务,围绕学校建设“阳光课堂”的改革追求,合作打磨了系列精品课。例如:陈振鹏老师参加瑞金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这节《玩转数与形》的优质课便是王柳华名师工作室团队共同打磨的成果。工作室成员组成的磨课团队共同构思、分析、试教,不仅整体把握全局,更是精细到问题的提出、过渡语的设计,最终使这节优质课不仅很好地展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充分彰显了工作室团队精妙的教学设计。近几年,学校有2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产生了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余名。

三、推动多元化特色展示,确保工作室研修模式辐射延展

在“人人都是吸纳的树,个个成为分享的源”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的“草根”名师工作室团队如朵朵苔花,在自由生长中尽显风采,并且不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以名育名,以点带面,促进了一大批教师拔节生长,在学科资源扩展、教师团队发展和教研文化孕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共研共享,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工作室团队成员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还需要引领学校更多学科教师的共同提升。对此,各工作室主要从如下三方面开展了一些实践探索。

其一,开展集体“辩”课,为教师上课提供引领和指导。工作室成员要分别带领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每周开展一次集体“辩”课,旨在引领教师们上好每一节家常课。作为集体备课的一种方式,集体“辩”课更突出“辩”,即由一位教师主讲,其他教师在进行肯定的同时必须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参与者要从多方面论证课堂提質增效的方法与策略。在具体实践中,各工作室总结形成了集体“辩”课的“12345”关键点:做到“1个共享”,即资源共享;要有“2个把握”,即把握教材、把握学情;抓住“3个步骤”,即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再备课;体现“4个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关注“5个环节”,即提前阅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教案-师生共享。

其二,承办教研活动,为课堂改革呈现示范和标杆。我们要求各个“草根”名师工作室轮流承办每两周一次的全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中都要围绕一个教学主题深入挖掘,以课例展示、案例讲座等多种形式呈现对课改教改热点的关注,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前行的标杆,从而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其三,分享实践经验,为教师教学提供启示和借鉴。每个工作室每学期至少要推出一次“金点子分享会”,从班级管理、教学智慧、作业布置、“双减”背景下如何减负提质等方面总结提炼“金点子”,然后进行全校分享。由于这些“金点子”都立足问题接地气,策略具有创新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因而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参与分享的工作室成员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历练。

2. 送教送研,带动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我们还将“草根”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模式辐射到集团分校区和城乡学校联合体(又称“片区学校”)中的20余所乡镇学校及村级小学,不断扩大名师工作室的示范效应。我们的送教下乡活动采取“菜单+订单”式教研方式,每次活动先由各工作室列出研究成果形成“菜单”,被送教学校结合“菜单”和工作实际需求列出“订单”,最后由学校进行资源的整体调配,通过上课、评课、议课、专业讲座、教学沙龙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学校教师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例如:我校在开展“党员名师工作室送教叶坪暨片区教研活动”时,先将工作室的系列研究成果如“简教深学促成长”“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丰富阅读方法,体悟真情实感”“红色研学站—乐淘工作坊成果分享”等“菜单”发给被送教学校,对方结合当前“双减”政策之下课堂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以及叶坪地处红色景区但红色文化教育及课程规划薄弱的现实困境,列出两个“订单”,包括“简教深学”课例赏析与案例分享和依托“红色研学站”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分享。这样就使送教活动做到了精准施策,能够急对方之所急,解对方之所惑,增强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为了推进“草根”名师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如整体设计工作室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继续创新工作室的活动组织方式等。我们相信,随着一大批“草根”团队的主动生长,教师队伍必将展现新的姿态,从而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编辑 谢 凡)

猜你喜欢
教师培养名师工作室草根
试论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语教师培养中的责任
草根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草根
草根论调
教师四重境界抵达之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