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辉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既关注了单元人文主题,又关注了单元语文要素,将语文要素体现并分布在各个单元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之中。教学中,如何通过核心问题的确定、探究、拓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促使语文要素“可视化”落实,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试以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为例進行策略探究。
一、明确核心问题,在教学目标中凸显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解读教材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确定本单元核心问题,再围绕单元核心问题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让语文要素在教学目标中清晰可见,为精准教学导航。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在整体研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可预设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文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围绕核心问题,教师可以从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去寻找教学的着力点。语文园地七的“交流平台”分别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两个方面阐释了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认真解读、分析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和两篇略读课文的学习导语,可发现单元语文要素在这几篇课文中的呈现是有一定梯度的:在精读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中,主人公的语言、动作富有个性,能表现出人物的独特品格;略读课文《黄继光》和《挑山工》的阅读导语则提示要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读课文,尝试从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的描写中去品读人物的精神品格。基于对单元教材的整体解读,可将《“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目标预设如下。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识字的方法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课后的10个新词。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范读、情境引读、角色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对话,帮助学生掌握课文朗读技巧。
(2)通过圈画、批注等方式,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关键语句,说说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
情感目标:能在感悟人物品质的基础上,结合描写哈尔威船长英雄壮举的具体语句,尝试说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在以上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中,能力目标中的第2个小目标紧紧围绕单元核心问题,使“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这一语文要素更直观地呈现在师生面前,从而成为本课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二、探究核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
核心问题作为学习的触发器,对课堂学习的进程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作为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基础学情为根基,以文本内容为依托,围绕核心问题铺陈展开,以问题导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语文要素得到有效落实。
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夜航遇险的紧急情况后,可紧扣教学目标提出核心问题:“读一读,找一找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时的语言和行动,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引领学生共同品读探究,让学生在朗读重点语句、圈画关键字词、想象精彩画面、感受动人场面等学习过程中,初步感知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教学课文第15自然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同桌共同体的形式学习、探讨,以分角色朗读对话为“支点”,读出画面感和紧迫感;以“对哪一句话感受最深”为交流要点,体会哈尔威船长处理事情的智慧和方法。在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慢慢下沉的经典特写镜头中,引导学生读相关段落,想一想:“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品质?”学生在对核心问题的理解与表达中,进一步明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落实,不仅是理性的传授,还应是感性的习得。在授课的最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再探核心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哈尔威船长的,你从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怎样的品质?”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梳理出:对话语言的简洁有力,体现了时间紧迫,也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果断;“巍然屹立”和“纹丝不动”等词,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和视死如归。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就得到了有效落实。
三、延展核心问题,在语文实践中深化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与实践来检测。教师应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进行检测,在语文实践中选择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活动作为拓展,从而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及语文要素的落实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中,师生通过品读人物对话、品析人物动作,把握了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体会了作者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在教学的测评环节,评价题目可以设计如下。
1.拓展阅读《鲨鱼(节选)》,思考并交流:
(1)水兵们看到鲨鱼时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品质?
(2)情况危急时,老炮手是怎样救孩子的?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阅读《船长的勇气》一文,结合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对话描写,体会船长的性格特点。对比《“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对话描写,看看有什么异同。
两道题目都是紧扣核心问题“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进行设计的,均指向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题目1延展了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将课上学习到的“抓言行、感品质”的语文能力迁移到文本,在自主阅读中品析水兵们和老炮手的动作描写,体会年轻水兵勇敢敏捷、老炮手果断机智的不同形象。题目2则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接着,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在对话描写上的各自特点,从而感受威廉·哈特雷与哈尔威两位船长在精神品质方面的异同。通过问题导向的测评,学生对语文要素的掌握情况便可清晰外现,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也一目了然。
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终身阅读。雨果笔下还有许多像哈尔威船长一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课后的拓展阅读中,可鼓励学生共读《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先圈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经典词句,批注自己对人物品质的具体感受;再通过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分享,可以思维导图或阅读小报的形式展示小组的交流成果。通过学生的交流对话、阅读展示,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语文要素的掌握和使用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圩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