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实现文本有效解读

2022-05-30 10:48:04曾晓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本文章情感

曾晓勇

近些年,初中语文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它不再以中考为核心的教学指标,而是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作为教学的推动点。但是,受陈旧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仍旧采取“师讲生听”等方式,使得学生犹如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只能被动地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文本解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项目,如果只是采取传统的解读思路,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用全新的方式“触摸”文本,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融入情境,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本身是一项高级思维活动,教师要考虑的不只是课文本身的内涵、意境以及情感表达,更需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大多是两点一线,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生活,导致其生活阅历不足,对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很难有切身体会,也难以投入真情实感。比如,有的文章表达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友情,但学生根本不曾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自然难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鉴于此,为了让学生产生共情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情实感[1]。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将《父亲写的散文诗》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在李健的歌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父亲伟岸的形象,而这恰符合即将教学的内容。在歌曲播放以后,教师利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父亲的感受。接下来,对于学生即将学习的课文《背影》,由于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同时思考文中出现了几次背影,作者在情节的处理上有哪些独特之处等问题,尤其引导学生着重学习原文第六段描写送别的场景,因为这一段蕴藏着深刻的父爱,对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再次为学生渲染情境:“同学们,通过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我们知道作者曾经四次提到父亲的背影,每一个背影都蕴藏着深刻的父爱。现在,如果你是一个新人导演,投资方要求你将《背影》拍成一部电影,你会如何选择电影素材?你会重点拍摄父亲的哪一次背影呢?你会重点捕捉哪些动人的细节呢?”通过这样一个巧妙的情境设计,学生将从宏观的视角审视文本,并对文章的细节深入发掘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

根据心理学研究可知,初中生的情感发展波动性很大,也呈现不成熟的趋势。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文本不吸引学生,或是创作于其他的年代背景,学生很难对文章的情感有所领悟。但是在情境教学的辅助下,可有效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深刻的领悟。

二、插入背景,促进理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总是要求学生从语言、表达方式以及结构等常规角度展开分析,但这样的文本解读并没有突出文本自身的独特价值,反而千篇一律,让学生心生厌倦。教师应注重串联各类知识碎片,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对文章中的情感思想展开探究。而每一篇文章都不是作者的“突发奇想”,而是作者的“有感而发”,都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作者也会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渗透在字里行间。所以,当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语言心生困惑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补充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和文本产生对话,促使学生同作者形成共鸣。这样一来,文本解读才是深刻的、细致的[2]。

例如,在教学《老王》一文时,教师便可以借助背景资料,丰富课堂上的教学素材,辅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读文本,画出原文中展现老王生活艰辛的语句。有的学生发现:“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一句,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为什么老王要将三轮车改成运货车,而不是直接载客的车呢?”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文中人物“老王”所处的年代背景。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这才发现老王处于文革时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拉三轮的属于无产阶级,坐三轮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绝不能凌驾于无产阶级之上,因此取消了载客三轮。通过教师补充的背景资料,学生很快明白了:老王之所以有这样的命运,是和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分不开的,学生的情感受到了触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继续对学生展开引导:“根据补充的背景资料,同学们认为这句话中的‘只好二字蕴含了怎样的意味?”学生在品读之下,认为从中读出了老王的无奈、痛苦和辛酸,而学生也因此对老王的遭遇形成了一种共情。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通过补充课文的背景信息,既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深入理解作品内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認识。除此以外,学生也会从看似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感受到其内在的表现力。

三、利用问题,激活思维

文本解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文章的语言信息展开深入发掘,从中提取重要的信息点。而提问是实施文本解读的重要策略。相较于枯燥、机械的教育方式,提问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也可以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透过与教师的对话、交谈,逐步捕捉文本的内涵。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并不会将重心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不会有意识地为学生设定恰当的问题,而是平铺直叙直接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要,这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将构成直接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应懂得设置悬念或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去探索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才能趋于深刻,而不是流于表面。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时,教师根据课后题向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进行导读:

(1)“红星”在这部名著中特指谁?课文标题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

(2)如何借助服饰衣着、动作语言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3)你对这些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有怎样的看法?你有哪些心里话想说?

通过这样三个问题,学生对这部名著的理解将超越文本的表层含义,而是向文本的内核深入,并对文章涉及的社会背景、时代环境、人物形象以及国家政策等有所领悟,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启示,在爱国情感上获得传承。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对文本将进行一番深入的思索,这便是深度学习的过程。比如,有的学生读完了这部名著后,动情地说:“如果没有这些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和奉献,我们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许我们会活在战争的阴影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虽然我们不曾经历战争,不曾经历那个红色的年代,但这些革命先烈美的光辉事迹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永远铭记。……”通过这一番话可以看出,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是深刻的、到位的,而这才是文本解读的价值所在。

文本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就像一面多棱镜,只从某一个角度是不可能看到所有的面的。但是借助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拥有“上帝之眼”,让学生从宏观的视野审视文本,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尤其在阅读名著这类作品时,问题设计更是必不可少,甚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鼓励思辨,讨论文本

对于一篇文本、一部作品,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这些认知甚至大相径庭。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的便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学识,努力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避免用统一的理论和观点限制学生,因为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导致学生不得不以被动的姿态参与文本解读,自然不会有好的阅读效果。因此,为了提升文本解读的效果,教师还需要广开言路,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展开思辨讨论,让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中碰撞,让课堂多一些声音[3]。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在课堂讨论环节并没有作出具体的限定,而是给了学生最大的自由。比如,学生可以围绕课文的创作技巧进行讨论,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标记出来,和其他同学分享;如果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思想很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现代人的视角去感受古人的生活,试着思考“桃花源式”的生活在今天的世界是否有存在价值;此外,如果学生喜欢“桃花源”这种理想生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如何在今天的社会构建属于自己的桃花源。通过讨论、辩论和深入的探究,学生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体会与见解,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文本。

针对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般的生活,有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推崇,认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有道理的,谁不愿意过上这种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呢?这个学生还提到了李子柒的视频,认为李子柒就是对陶渊明思想的最佳继承人。但是随后,也有学生进行了反驳,他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表示田园生活未必都是诗情画意的,也需要干很多农活。因此“桃花源”只适合存在于心中,因为这种生活未必美好。此外,也有学生补充观点,认为一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是需要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因为“桃花源”本身有一种消极避世的感觉,并不是一个健康社会应该有的形态。通过这样的观点碰撞,学生对《桃花源记》这篇文本的理解将超越一般的文本解读,而是有了现代视角的真实诠释,而这样的课堂互动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是有积极的意义的。

文本解读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更不是学生“默默啃书本”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动态”,既指的是阅读本身的对话性质,也强调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通过课堂互动,学生的思维将处于活跃的状态中,对文本的理解也将超越表层含义,而是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认知。

五、立足留白,发散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的故事虽然有人物、时间、地点,也有起因、经过、结果,但看似完整的背后,却常常隐藏着一些耐人寻味之处,这便是“留白”的价值。留白是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正因留白的存在,才让原本单一化的文本有了多维度的效果,无形中增添了很多的韵味,更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的回味空间。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遇到留白之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作者留下了什么内容,又隐去了什么内容,作者这样处理的目的何在,这对文章的情感思想表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问题,这样可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

例如,在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本时,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是这样写的,“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以此宣告文章的结束,但是故事真的结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读者仍然情不自禁地展开幻想:于勒叔叔最终的命运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他真的会在有生之年赚大钱,然后衣锦还乡吗?还是说,他仍然摆脱不了孤身一人的命运,最终只能客死他乡?于勒叔叔还会有哪些遭遇呢?辛普森一家又会有着怎样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幻想,让学生根据原文的脉络,试着对留白之处展开思考和补白,探讨于勒最终的命运是客死异乡还是衣锦还乡。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个辩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对学生的补白行为加以引导,以免学生的逻辑推理过分天马行空,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课文中,很多文章都存在留白现象,这些留白是文本解读的有效突破口。对待这些留白现象,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想一想作者留下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作者这样的处理目的何在,如果进行补白又该怎样补白,等等。通过这样的思维锻炼,可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更深刻。

初中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也没有多少文本解读经验,常常会出现解读不全面或者解读失误的问题。如果教师任由学生发展,而不为学生创建恰当的文本解读策略,势必会阻碍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成长,降低学生解读文本的质量。对此,想要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效果,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另辟蹊径,从全新的方式深入文本,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文本探索之旅更加妙趣横生,充满精彩。

参考文献:

[1]缪青.如何捕捉文本的“弦外之音”——浅谈对于初中语文的文本解读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9.

[2]钟演.关注学生立场的文本解读与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34):1-3+105.

[3]蔡新苗.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9(11):22-23.

曾曉勇,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学区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文本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