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 居晨
7月23日,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的一株“食人花”巨魔芋开花了,距上一株巨魔芋开花不到一周。国家植物园原则上周一闭馆,为了方便大家观赏巨魔芋,7月25日周一临时开放。这是从7月6日起园内第一株巨魔芋开花, 7月19日第二株开花后的第三株巨魔芋开花,创下了世界人工栽培状态下的巨魔芋群体开花的新纪录,罕见的巨魔芋开花并且集中出现,实属罕见。这是我国植物资源迁地保护的成果之一,也是我国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的新型保护地体系给世界带来的惊喜。以就地保护为主的国家公园分布着各种各样珍贵的植物,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物种。我国正式设立国家公园一年以来,我们丰富的物种家族里有哪些新成 员呢?
大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和兰很配哦
7月中旬,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消息,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兰科植物多样性调查期间,又发现了兰科植物新种——卧龙盆距兰。 而今年5月,这里刚刚发现了另一个兰科植物新记录种——高山蛤兰。连续发现新物种说明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丰硕成果。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中国植物志记载高山蛤兰模式产地在日本,在中国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安徽、贵州、陕西。而这次发现的高山蛤兰是首次在横断山区记录到,分布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西端。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补充扩大了该属种的分布范围,也对研究该属种以及该属种的起源与扩散提供了新的地理材料, 同时也为研究横断山区兰科植物区系与相邻地区的联系增加了新内容。
卧龙盆距兰则是纯新种并且目前仅知分布于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盆距兰属隶属于兰科树兰亚科,是一个约有58个种的属,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该属的许多种是狭义的地方性物种,大约有31个种分布在中国,其中17个种是我国特 有种。
2020年11月,科研人员在野外首次发现了一株“特殊”兰科植物的营养植株后,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程跃红对其进行了长期观测,于2021年5月成功采集到花果期标本。再经由团队开展详细的文献调研、标本查阅、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最终确定该兰科植物为兰科盆距兰属的一个新种。这个新种在形态上与中华盆距兰相似,但它们有较短的分枝茎,总状花序有较少的花且花的尺寸更大一些;基于36个盆距兰属物种的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和四个叶绿体DNA片段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卧龙盆距兰与缘毛盆距兰和台湾盆距兰密切相关。因其模式产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故命名为卧龙盆距兰。
近年来,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试点和正式设立,逐渐加大生态保护、巡护监测、科学研究力度,越来越多珍稀植兰科植物被发现。像戟形虾脊兰、无喙兰、卡氏对叶兰、中华珊瑚兰等都是新发现的兰科植物。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罕见白狍现身
近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监测系统在野外发现一只白色的鹿科动物。经专家鉴定,这只鹿科动物确认为罕见的野生动物白狍。
狍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狍属,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常栖息于森林、灌丛等环境,食物包括草类、树叶、树皮等,性格温顺。
狍虽是最常见的鹿科动物之一,但通常情况下毛都是黄色的,据专家介绍,纯白色的狍子是罕见的白化现象。白化现象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从而导致毛色等呈现白色,形成白化现象。白色突变的动物个体,在自然界多种动物中都有发现,是自然界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的神奇现象之一。
武夷山国家公园 成批新物种集体上“户口”
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世界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也是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
8月24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宣布,当地再次发现2个新物种,分别是蕨类新物种——武夷山卷柏和昆虫新物种——璞云舟蛾。
据介绍,武夷山卷柏在习性、不育叶、孢子等方面与白毛卷柏、琉球卷柏最为相似。但是,武夷山卷柏具有叶上的长“睫毛”、下侧的孢子叶卵形和大孢子的孢子周壁光滑等特征,与白毛卷柏和琉球卷柏有明显区别。此外,进化分析表明,武夷山卷柏和相近种各自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
璞云舟蛾则是去年5月调查团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滴水岩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时发现的。云舟蛾属为舟蛾科中的一个小属,此前全球仅发现5个种。本次发现的璞云舟蛾将该属物种增加至6种,不仅丰富了武夷山昆虫地理分布区系,也对研究物种的起源与分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2020年4月、2021年4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别启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经过“摸底”,国家公园里新发现的“宝贝”还真不少。在今年1月7日官宣了武夷林蛙、武夷山毛泥甲等6个新种,还调查到12个中国新记录种以及100多个武夷山新分布种。今年5月,又发现一种真菌新种——诸犍老伞。截至目前,两项调查共发现9个新物种。至此,武夷山国家公园2016年启动体制试点工作以来已累计发现14个新物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物种持续上新
4月2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两个兰花新物种,分别命名海南隔距兰和凌氏石豆兰,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兰花资源专家黄明忠发现的。
黄明忠介绍,此次发现的新种——海南隔距兰是他2008年在五指山科考调研时,从树上掉落的植株中获得的。栽培后第二年开花,发现其花与广布物种大序隔距兰较为相似,难以区分。2016年,他又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陆续发现了这一兰花新物种新的居群。结合其野外分布信息和分子证据,黄明忠在发现后的第12年将之发表为新种——海南隔距兰。
而凌氏石豆兰是黄明忠2013年在吊罗山一棵高树上进行兰花调查时发现的。该物种植株迷你,紧贴树皮生长,却开出异常美丽的花朵。为纪念已故的海南花卉产业先行者凌绪博,黄明忠给兰花命名为凌氏石豆兰。
而在此前一个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马海霞博士帶领团队刚刚宣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分别命名为海南炭团菌、五指山炭团菌、尖峰岭炭团菌、茧孢炭团菌、青冈炭团菌、雪香兰叶生炭角菌、海南山胡椒叶生炭角菌和海南大头茶叶生炭角菌,并先后在多个国际生物分类学权威期刊上发表。据了解,此次发现的8个新物种均属于子囊菌门炭角菌目,能够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分解者在热带雨林生态循环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发现于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雪香兰叶片、海南山胡椒叶片和海南大头茶叶片上的3种炭角菌新物种,含有萜类、生物碱、甾醇和聚酮等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抑菌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有望发现极具药用开发前景的创新药物。
“在海南这个‘天然菌种库中,仍有大量的大型真菌资源尚未被发现、保护和利用,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马海霞博士表示,后续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型真菌资源本底调查,掌握区域内大型真菌资源的种类、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状况等,为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创制利用贡献海南智慧。
不但新物种频频上新,不断官宣,5个国家公园内一直被守护着的老朋友们也不断繁衍壮大。三江源国家公园不但再现万羊奔腾的壮观场面,三江源头千湖之景也已出现;野生大熊猫更是频频下山进村巡视,路遇的几率倍增;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公园里与虎豹狭路相逢的报道不断;海南长臂猿添丁进口;武夷山国家公园更是新物种频现……
国家公园物种还在持续上新中。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武夷孩儿参
雨神角蟾
鹦哥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