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国彪
本期焦点人物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冯 江
“听,那是孤独的灰雁在寻伙伴”“今年小天鹅比往年来晚了几天。”站在沉湖岸边,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冯江对记者说,“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护水鸟,就是保护湿地”。
沉湖湿地位于武汉市西南边陲,该区域的罗汉生态监测站早在2006年就已建成,冯江是第一位驻守人员,也是目前驻站时间最长的人。13年的工作沉淀,冯江已对沉湖地形地貌、植物分布、鸟类生活习惯了如指掌。
从一名“菜鸟”成长为沉湖湿地的“活地图”和保护区的业务骨干,冯江创造了保护区的多个记录——他是保护区认识鸟类和植物最多的人,对于有些鸟类他甚至可以闻声识别;他是沉湖湿地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发现鸟类新记录最多的人,已经为保护区增加了19个鸟种新记录;他是最熟悉保护区的人,跑遍了保护区内的所有乡镇和村组。
每到候鸟越冬时节,沉湖会有几万只候鸟来做客,这也是护鸟使者冯江最忙碌的时刻。他穿梭于湿地之中观鸟、护鸟,努力让沉湖湿地成为候鸟的乐园和天堂。
罗汉生态监测站长期驻守第一人
冯江2008年从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后,来到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他一直在保护区基层罗汉生态监测站从事湿地保护、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工作。
沉湖,与长江相邻,保护区总面积17.4万亩,是东湖风景区1倍多,2013年获评国际重要湿地,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白鹤等8种,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灰鹤等22种,是候鸟迁飞越冬的天堂。
作为武汉市最边远、贫穷的地区,罗汉生态监测站早在2006年就已建成,但因位置偏远、条件艰苦、生活不便,一直没人入住,冯江成为了第一位长期驻守在此的工作人员。
一个外乡人在远离城镇的监测站工作和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刚开始,出行只能骑摩托车和步行,很多道路还是泥巴路,甚至是没有路的荒地。但为了尽快掌握保护区基本情况,冯江坚持每天骑车、步行进行巡护监测。遇到刮风下雨,道路泥泞,经常摔倒,曾经连人带车滑落鱼塘。同时,冯江还要到6公里外的集镇去买菜,回到站里做饭,还要克服语言不通、风俗差异、饮食习惯等诸多困难。
最难熬的还是夜晚,偌大的監测站就只有冯江一个人,看书成了最好的选择,既增长知识又排解寂寞。他自学了鸟类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掌握了相关技能,很快融入了工作角色,成为了保护区的业务骨干。
在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与冯江一起巡湖观鸟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他不仅了解沉湖的地形地貌,总能找到最佳的观鸟所在,而且还能随口指出每一种鸟的名字、习性和特点。
站在大堤放眼望去,烟波茫茫,芦苇花开,阳光温暖,脚下一个个小池塘里水鸟在觅食。冯江轻声说,“看那边!小天鹅,来了3只!”
话音刚落,一群鸟欢叫着从高空飞过,吸引我们的目光,“是大雁吗?”“是鸬鹚,大雁翅膀挥动频率没这么快”。
“你听,吱——吱,这是灰鹤。”冯江说,用望远镜一看,果然是。这一身功夫是他多年用心守护鸟类练就的。
“不仅熟悉候鸟,几乎踏遍沉湖周边的每个村,沉湖一张图就在他脑海里。”沉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说,沉湖能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考评严苛,冯江起了不小的作用。“比如,每年定期至少两万只鸟栖息,占全球水鸟种类数量1%的水鸟至少1种,是否有列入濒危目录的……”冯江独自整理资料,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从2008年观鸟到2013年,他和同事观测到“新朋友”16种。
由于工作出色,在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工作中,冯江作为技术负责人,与同事历时半年完成了实地调查及数据汇总工作,期间跑遍了蔡甸区大大小小236处湿地,第一次摸清了蔡甸区湿地资源家底。
沉湖湿地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国际鸟盟在 2003年将沉湖湿地列为长江中下游流域五个重要鸟类分布区之一,2009年列为国际重要鸟区。通过多年的监测,冯江掌握了大量沉湖湿地满足国际重要湿地的重要数据:鸟种数量从153种增加到169种;每年超过3万只水鸟在此越冬;白鹤、卷羽鹈鹕等多种珍稀濒危水禽在此栖息。2013年,冯江承担了负责沉湖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的具体工作,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监测数据和收集整理的其他资料,编写了申报材料,制作并向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考核组讲解PPT,充分证明了沉湖湿地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年10月,沉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和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百湖之市”武汉市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
坚守沉湖13年 撑起候鸟越冬的保护伞
随着沉湖湿地各项保护与恢复工作的推进,沉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作为候鸟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的作用愈加突出,来此越冬的鸟类数量逐年上升,数量已达5万只以上。与此同时,每年候鸟迁徙季节都会有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使用各种方式非法捕猎。
冯江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不法分子多利用夜晚和清晨开展违法活动,就加大了巡护力度,每天夜晚和清晨定时巡护,有时凌晨3点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甚至有时通宵巡护。
“驻扎在湖边监测站,半夜和凌晨出击是常态。”冯江说,2013年至2016年,每年秋冬,几乎每天从凌晨3时到早上8时都随森林公安巡湖。
冯江清晰地记得,有个冬夜,随森林公安捉拿捕鸟人,穿着厚羽绒服和同事们蹲在芦苇荡,整整一夜,寒气重湿气大,衣服裤子都被浸湿。
冯江告诉记者,巡湖不是走马观花,要寻蛛丝马迹,滩涂上有无脚印或新路,有无不明来历的食物。
一天清晨,冯江和同事在巡护中发现可疑脚印通向湿地深处,马上追踪检查。果然发现有人为撒播的玉米粒。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是有毒诱饵,马上向上级汇报此事,并迅速检查周边情况,所幸因为反应及时,没有在附近发现中毒候鸟。
冯江和同事立即开始清理玉米。正值隆冬时节,滩涂泥泞,谷物分散,他和同事找来了筷子,带上手套,一手拿碗,一手拿筷,一颗一颗地夹起地上的玉米粒。一直捡到傍晚,才清理完一小半区域。怕候鸟晚上误食毒物,他们将塑料袋绑在芦苇杆顶上,插在了还未清理的区域。第二天一大早又赶过去开始清理,直到天黑才清理完所有区域,捡起的玉米装了两塑料袋。后来经过检验,证实了这些玉米确实含有毒药呋喃丹,是专门针对候鸟的。
2019年以来,随着“绿盾行动”攻坚战的打响,沉湖湿地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成为全区重点关注的核心攻坚战,冯江主动承担起退养还湖(湿)工作。
冯江和同事全面调查、梳理了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学习借鉴多地退养还湖工作经验,结合沉湖湿地实际情况,制定退养方案。历时1年,终于将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内遗留的7.8万亩生产经营活动占地取缔,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极大的恢复。
“这片30亩的鱼塘,就是2019年开始退养還湖的。”冯江说,由于长期高密度养鱼,鱼塘干涸后,没有植被,也缺乏足够的生物,“像一道伤疤”。在退化湿地修复的过程中,通过破除鱼塘堤埂实现与外围水系的连通。“夏天丰水期涨水,冬天露出滩涂地,通过这一水涨水落的自然过程,带来大量生物安家。与此同时,在池塘内种植少量莲、菰、芦苇等本土优势湿生植物,实现水质改善和防风固沙”。
如今,一道道昔日的“生态疤痕”,变成了一片片水草丰美的天然湿地。在沉湖湿地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已经不见人类生产经营活动的痕迹。
“每年10月至12月,各类候鸟会陆续抵达沉湖,次年2月至3月会陆续离开。因此,每年1月监测到的候鸟数量,是最稳定准确的。”冯江说,近年来,沉湖湿地的冬候鸟数量稳定增长,2020年1月为6万只、2021年1月为7.72万只,今年1月达到了8.5万只。
“退养还湖、生态修复的效果,正在显现。”冯江说,在沉湖湿地,水里的鱼虾,滩涂上的底栖动物,草地上的植物茎叶、种子,都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近几年的水鸟同步调查中,水鸟种类和数量稳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沉湖湿地监测到有记录的鸟类,已达272种。
科技助力沉湖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全民参与、共同保护,更需要科技助力。为更好掌握湿地“健康状况”,去年7月起,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探索建立智慧湿地系统,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识别鸟类,实时监测水文、水质、气象等环境指标,模拟展现水文过程、植被分布与水文关系、游客活动与鸟类分布关系等场景,具备指挥调度处置突发事件等功能。
“这就是智慧化平台的信息收集终端之一。野外的兽类,都会形成自己习惯走的兽道,我们一般将红外相机固定在这些兽道附近,进行抓拍。”指着一棵树干上固定的红外相机,冯江说,取景范围内一旦出现动物,红外相机可自动抓拍,并将画面实时传回系统后台进行储存。这样的相机,在沉湖湿地已经布设了80多台。
“鸟类的多样性,能直观体现沉湖湿地生态环境的好坏。每种鸟的叫声,声音频率都有区别。”冯江说,沉湖湿地还布设有声纹采集器,该装备可收集一定范围内鸟的叫声,并形成音频文件。智慧湿地系统将音频文件与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比对,即可通过声音识别鸟的种类。
“智慧湿地系统不仅可以辅助我们直观了解湿地的现状,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推算出湿地的最大访客承载量。”冯江说。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加强长江、汉江、清江流域的上下游统筹,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这让冯江更加坚定了努力的方向,沉湖湿地的保护,不能局限于湿地本身或者湿地内某一区域,而是要着眼于流域整体,发挥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生态作用,为流域综合治理作出贡献。
“治荆楚必先治水,我们会把沉湖湿地放在整个流域,通过上下游,还有左右岸的共同协调,一起来把整个长江、汉江和通顺河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好。”冯 江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冯江心中,候鸟是朋友。沉湖的环境好了,会有更多鸟类来沉湖过冬做客,是他心中所愿。
放飞救护的鸟类
诗意沉湖 黄晓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