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深化其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能有效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在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在地理课堂中融合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和策略,期望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理课堂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42
地理课程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涵盖了较多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初中地理课程教师以单纯的记忆学习课程内容,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开展高质量的地理课堂教学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基于跨学科融合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地理文化素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历史和社会土壤,包含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明、风俗和精神。从文化层面来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這些思想集中表现在“六德”“六行”“六艺”等多个层面,其中部分思想和内容对于现代人的品格塑造和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性、多元性的特征,传统文化的多元性是受到了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一国情的影响,各民族文化之间具有一定差异,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文化本质上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凸显民族、地域特色,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表现出较强的民族凝聚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迅速地与其他文化包容结合,实现文化的长久传承。
二、地理课堂融合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在地理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学的一种趋势。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讲解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人文情怀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造成局限。但是新课程理念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学科教育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品格塑造和价值取向培养。这一要求,使得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成为必然选择,教师通过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巩固教学成果,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侧重知识讲解和极易,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丧失信心。而在融合传统文化后,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极大丰富,尤其是教师可通过视频、图像等资料展示传统文化,并实现传统文化与地理课程衔接,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地理教学质量。再次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深层次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而在课程学习之初,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为地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使得学生在掌握各地区地质、水文、气候、环境、人文差异的基础上,了解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真正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最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还能实现优秀传统文本的有效传承。现阶段,世界文化的交融碰撞愈发激烈,加之网络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较大冲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能将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学生群体,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2.可行性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从课程内容层面来看,初中地理课程不仅包含了天文学基础、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知识,而且涉及人口、城市、产业、文化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具有丰富性的特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内容涉及一定的自然现象、地理规律,这些内容与地理课程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地理教学能进一步丰富地理教学的资源,达到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譬如,在《植被》相关知识学习中,对于“不同植物生长习性具有差异性,其生长区域分布也有较大不同”等知识的讲解,地理教师可联系“红豆生南国”“江南有丹桔”等古诗词,这样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能更使得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科学道理。
另一方面,在地理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要求学生对传统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在初中阶段时,学生的基础水平、自我认知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会接触大量的知识,思维较为活跃,且学习能力突出。这样不论是古典诗词、谚语俗语,还是历史典故等传统文化的融合,学生均能快速地接受并与地理课程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可见从学生认知层面来看,渗透融合传统文化是可行的。另外,在全新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地理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教学理念转变和技术方法创新为传统文化的融合应用提供了可行路径,满足了新时期的教学需要。
三、初中地理课堂融合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较多对现代具有启示意义的知识和理念,深化其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但结合教学实际可知,部分初中地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实际中缺乏渗透使用传统文化的意识。受此影响,在教学实际中,地理教师仅是被动地完成教材内容讲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不仅背离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要求,而且对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另外,在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有部分初中生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重视传统文化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缺乏有利环境。
2.教师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理
科学整理传统文化资料,深化其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但结合教学实际可知,地理教师在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中忽視了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整理。一方面,初中地理教材中本身就涉及较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地理教师多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对于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深入挖掘,降低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应用效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在使用教材之外的传统文化时,地理教师对这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资料缺乏系统整理,受此影响,地理课堂上的传统文化应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降低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3.传统文化渗透方法较为单一
初中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使用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仅简单地通过传统文化引入需要讲解的地理知识,课堂授课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地理知识讲授层面,忽视了对两者关联性的深层次分析。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忽视了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这不仅降低了地理课程教学的效率,而且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较为死板,影响了地理课程整体的生动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初中地理教学涉及天文学基础、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诸多内容,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做到传统文化的对应融合和应用。
1.植被
植被模块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我国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了解不同地区植被类型差异的成因。在教学中,为使得学生更生动、直观地理解这一关系,教师可在古诗词中寻找与该模块知识相关的内容,分析古诗词诗句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譬如,土壤对于植被的生长具有较大影响,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红豆生南国”等诗词名句来向学生解释这种影响,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植物有独特的生长习性,应将其分布在适宜生长的地区;如果将植被种植在不适合的地区,则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另外,为深化学生对“我国各地区冬季植被景观不同”的理解,感知气温对植被的影响,教师可引入“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等诗句。对张九龄《感遇其七》中的两句诗的分析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丹桔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丹桔本身属于常绿落叶植物,这些植物多生长在我国江南地区,而地理学中的江南指的是我国长江流域南部的广阔地区,这些地区的冬季月均温高于0℃,适合常绿阔叶林的生长——这也是丹桔“经冬犹绿林”的重要原因。
2.水循环及河流
初中地理教学中还涉及水循环和河流知识的学习,要实现这部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连接,地理教师还应对水循环及河流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根据水循环及河流模块中涉及内容的差异,可将其细化为河流地貌、黄河、长江、顺循环和河流补给、海水运动等内容。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不同模块中渗透传统文化,来丰富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譬如,在河流地貌知识学习中,教师可通常王维《清溪》中“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两句诗来联系黄河中游的地貌。在黄河的中游地段,河水在曲折山间河谷或起伏较小的平原内前进,形成曲折的河道,这与古诗中的随山将万转高度吻合。在这些知识渗透学习中,教师还应引入河曲概念,并向学生介绍黄河游段的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较短,但河段长度较长,使得学生准确掌握河流中游地段的特征。又如在水循环知识的讲解中,地理教师可借用李白《将进酒》中的首句来进行解释,其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降水补给是世界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而在“奔流到海不复回”,教师可将其与外流河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即黄河本身就是外流河,在水循环中,通过地表径流作用,黄河水最终汇入大海。通过这些学生熟知的古诗词讲解地理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而且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使课堂中的文化氛围浓厚,对于学生地理文化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3.天文学基础
初中地理学习中,教材还涉及一定的天文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天文学兴趣爱好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特征和规律。在天文学基础知识中,涉及月球的知识较多,如月球在自转同时,自西向东绕着地球公转。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渗透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地理教师应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有较多的古诗词以月作为意象,可选择这些古诗词作为融合点,进行地理课程中天文学基础知识的深层次讲解。譬如地理教师在引入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后,可在考虑月球公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太平洋的相对位置的情况,解释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原因。如教师可提问:“明月为什么会从海上升起来,这到底是诗人的想象还是确有其事?”联系所学地理知识,我们在地球上观看月球的时候,月球始终是东升西落的,而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这样在观察月球时,月球就会从海面上升起来,这也表明“海上生明月”是作者目睹的事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总结《望月怀远》的思想内涵,感受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样才能实现地理学科教育与人文情感教育的统一,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五、地理课程渗透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新课改理念下,在地理课程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其能有效提升地理课程的教育质量。在新时期的教学中,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还应注重以下要点:其一,地理教师本身应认识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引导,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融合环境。其二,在传统文化渗透融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整理和挖掘,保证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其三,在两者融合过程中,应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并展示传统文化中的地理现象,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地理课堂教学,还应注重对传统文化中人文内涵的深层次挖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总之,深化传统文化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融合应用,能在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新时期,初中地理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结合地理教学实际,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深化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深层次应用,这样能有效增强传统文化应用的广度、深度,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进而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日昌、牛继强《例谈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以〈唐诗三百首〉为例》,《地理教学》2021年第15期。
[2] 韩素英《让传统文化在地理课堂中大放光彩》,《中外交流》2021年第4期。
[3] 王怀柱《元曲中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探》,《科学咨询》2021年第26期。
[4] 杨洪波《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5] 宋兆荣《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年第4期。
[6] 梁绮雯、江丰《营造诗情画意氛围,提升地理课堂育人价值——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地理教学》202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