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鹏
摘 要:从桩基工艺的特点出发,对桩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就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控制几个方面对桩基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旨在得出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工艺实践,促进建筑工程中桩基的质量发展,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发展。
关键词:桩基工艺;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2)10-0013-03
0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是建筑最主要的一部分,能够为建筑提供坚实的支撑,也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建筑施工质量。桩基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是很重要的,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分析改进,将各类桩基工艺结合起来,以保证建筑工程中桩基工艺的发展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1 桩基工艺的特点
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模式,能够在建筑中实现对于建筑的承载力的负荷,保证建筑本身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桩基础的施工中,桩基础整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桩基础的应用时能够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安全,这是桩基础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能力与特点。
除此之外,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还拥有多样性特点。因为桩基础本身就包含了预制桩以及灌注桩等类型,而且其桩基施工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其中包括击打法、沉降法等。多种类型的桩基类型以及桩基施工手段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建筑,从而实现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建筑施工现场检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对应的桩基础类型。
2 影响桩基施工的问题
2.1 桩倾斜
桩倾斜在桩基施工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桩倾斜一般是桩基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的。在桩基施工中,若打桩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清理桩内的杂质,或者意外掺入了部分石块以及其他物体,就会导致桩基在灌注之后的打桩环节,因为挤压导致桩倾斜现象发生,从而造成桩基的承受能力不稳定。除此之外,若打桩过程中由于打桩角度并不垂直,或打桩时的力度角度没有掌握好,也会导致力道分散造成桩倾斜,影响桩基的最终质量,造成整体的建筑质量问题。
2.2 断桩
断桩指的就是在打桩或桩基础施工时由于力度角度不准确,导致桩基础出现断裂的情况。断桩在实际中并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问题,但是断桩事故对整体建筑工程造成的损伤是很大的。
断桩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种原因就是打桩问题,在打桩中由于工人的施工力度较大,从而造成桩基础的表面出现断裂;第二种就是在放置桩基的时候,没有掌握好角度,而且在桩基的下方存在比较坚硬的岩层,从而导致桩基整体发生偏移,造成断桩的情况出现;第三种原因在实际桩基施工中,部分勘察数据出现错误,导致桩基础受力不均匀,进而导致桩基出现断桩的现象。
3 桩基工艺的技术实践
3.1 桩基工艺施工准备
3.1.1 现场勘察
在进行施工之前,最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施工现场整体的详细情况,以便之后进行桩基施工的相关工艺选择以及数据计算。在施工现场的勘察中,需要对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确认施工现场的确切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勘测,并且提取部分土壤进行检测,确认该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是否符合桩基施工。
如果符合桩基施工,进一步需要选取桩基施工类型。还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勘测,以精细桩基的施工方案。比如在施工现场的周边如果有居民楼存在,就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注意施工过程的防污染措施以及噪声处理的实行,避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及作息。对于施工现场的勘察能够实现建筑的有效修建,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观察。
3.1.2 制定合理方案
在桩基施工中,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施工方案的制定,因此在施工前制定桩基施工方案对于桩基整体的施工有着重要意义。在桩基施工方案的制定中,相关人员首先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勘测结果将草图画出来,建立起建筑工程的模板;然后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桩基施工方案的制定,要综合整体的施工现场特征为桩基施工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以及桩基施工工艺;最后还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桩基的施工方案制定时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进行预案,为各类情况出现时对相关的工程的改进设计预备方案,实现对桩基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以及桩基施工技术的提升。
3.1.3 选择设备
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设备的合理选择可以对桩基施工起到贴合施工实际场景与提高施工效率的作用。在实际的桩基施工中,根据桩基的具体类型以及桩基的施工工艺类型进行相应的设备选择,能够实现桩基施工的有效施工,并且提升桩基的施工效率。在设备的选择中,需要实际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相关地质条件,从而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桩基施工,能够实现桩基的施工中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桩基整体的施工效率提升,实现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率提升,从而保证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1]。
3.1.4 测量放线
在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现场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对现场的桩位进行反复的确认,以便在实际桩基础施工时能够实现对于桩基的实时监控复位。在进行测量放线时,事先需要對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整体规划,在上面规划出相应的桩位点,保证其桩位的布置合理。之后在桩位的布置中将桩基放置在相应的桩位中,确认其轴中心线,并且在确认桩位之后对其进行二次审核,确认位置的合理性,保证桩基放置后的水准标记在合理的水平线之上,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有效的桩基础数据保障。
3.2 桩基工艺施工技术
3.2.1 灌注桩桩基施工技术
灌注桩桩基是现今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灌注桩桩基的实际施工应用中,对于混凝土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作为灌注桩桩基的实际灌注材料,在灌注桩桩基的施工中对于桩基础的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混凝土的选择与配比中,需要实现与灌注桩桩基相适配的桩基混凝土材料灌注,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及搅拌时要注意其温度与搅拌振捣的力度,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比来实现对于桩基的灌注。
在灌注桩桩基础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事先在桩基础上进行钻孔。钻孔时要严格限制桩基础桩体上钻孔的位置以及钻孔力度,以对于桩体钻孔各项数值的精准限定。桩体钻孔还需要根据灌注桩桩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桩桩基钻孔方法,其中主要的钻孔方法包括人工钻孔、机械钻孔、沉管钻孔等。在实际使用中,人工钻孔的方法适用于桩基施工现场的土质比较松软的情况,以便人员进行施工[2]。在土质相对较硬且其中含有小颗粒硬物的时候,一般会采用机械钻孔,以提升钻孔效率。沉管钻孔适合使用于土质较坚硬且含有大面积岩层的施工现场,其动力强劲,能够打透岩层。但在其实际应用中会产生噪音污染以及粉尘污染,因此施工时需要注意配合周边居住人群的作息规律。因此灌注桩桩基的施工过程需要考虑到土质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
3.2.2 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工艺是现今桩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工艺,这种工艺在桩基打桩的过程中具有节省施工时间、操作简单的优势。在振动沉桩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振动器作为振动沉桩的工具。将振动器放在桩体的顶部,启动之后振动器会带动桩体不断振动,桩体下部的土壤也会随之振动。这种振动能够让土壤松散,桩体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所以桩体就会在振动中不断地下降,从而实现桩基础的打桩过程[3]。
在进行振动器振动之前,为了防止在振动中桩体的重心不稳导致桩体倾斜,需要事先将桩体向桩位处进行适当地击打,使其在桩位处下降2~3 m,从而保障桩基础在桩位中的稳定性。这样在振动器工作时就不会造成桩体的不稳定或桩倾斜现象出现,实现了振动沉桩技术的有效应用。
3.2.3 击打法沉桩施工技術
击打法沉桩工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于预制桩桩基的施工中,一般会使用较大的沉桩设备对于桩体进行有效打击。在预制桩桩基的沉桩过程中,需要事先将桩体吊装起来,对准桩位放置回去,并且在进行击打法之前对桩体进行检查,避免桩体质量不足导致击打过程中出现桩体断裂的情况。
之后要做好桩体上的标记,为之后的击打做好相应的深度打桩控制。在击打沉桩的过程中,需要预先将桩体插入土层中,实现桩体在土层中的稳定。在击打之前确认相关的桩体与桩位地面的垂直度,避免打桩时倾斜。
在进行击打沉桩时,需要将吊装装置以及击打装置对准桩体的顶部进行击打,开始的时候将吊装装置提升上来一定高度再下放,之后逐渐提升吊装装置的高度,对桩基的插入深度进行增加,同时注意桩基标记与地面土层的距离,等到标记与地面重合,要立刻停止打桩,之后将第二段的桩体放置在第一段的桩体上,完成接桩的检测情况。
3.2.4 静力沉桩施工技术
静力沉桩的方法也是桩基打桩时会经常使用的桩基施工工艺。在静力沉桩中,经常会使用到液压系统作为打桩工作的动力压力。静力沉桩一般是由桩体本身的重力加上机械设备的动力完成对于桩体的打桩。在进行静力沉桩时,液压系统会根据设定好的抬升距离进行反复地打桩工作,在相关人员设定好桩体的沉积距离之后,液压系统将桩体插入到一定深度才会停止。
在静力沉桩的过程中,由于静力沉桩时地下土层会在液压系统的压力抬升时发生膨胀,很容易形成空隙,导致桩体的稳定性能不足。因此在实际的静力沉桩中,需要设置好相应的静力沉桩停止点,保证在抵达停止点之前静力沉桩的过程不会中断,以避免桩体的土层出现空隙。静力沉桩过程中不会产生噪声以及严重的振动,对周边的环境地区影响较小,并且还能保证打桩的质量,是比较实用的桩基沉桩工艺之一。
3.3 桩基施工要点控制
3.3.1 检查要点控制
在桩基的整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各个环节的参数以及质量控制,才能实现对于桩基的质量保证。在桩基的检查过程中,首先需要在桩基的进场之前对其进行桩基的参数检查[4],依据桩基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以及具体情况进行桩基施工,精准计算桩基的具体参数之后将相关的桩基数据发送给生产商让其进行桩基的生产。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原因以及运输途中的各类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桩基的质量发生改变,因此在进场之前要对桩基的质量参数进行确认,避免有问题的桩基进入到桩基施工现场中。
在桩基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桩基进行全面的数据测量,包括桩基中的倾斜程度、桩基的表面是否有裂痕、桩基在桩位中的插入程度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严格地检查,一旦发现桩基的相关数据有不合格,相关人员应立刻将其上报给主管部门,让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调整与处理,实现对于桩基质量的保证。
3.3.2 质量控制
为了实现对于桩基质量的控制,需要对桩基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在桩基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桩基的质量进行检测,从而确认桩基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桩基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对于钢筋笼以及钻孔工艺,需要根据桩基的类型以及桩基施工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工艺进行施工,从而实现桩基础的质量保证,控制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质量。
此外,在进行桩基施工之前须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材料质量不过关的现象。比如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混凝土材料,因此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性能以及质量,需要选择流动性比较好的混凝土。因为在部分桩体灌注时,混凝土会渗透进桩体中,在凝固之后为桩体提供支撑,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质量不佳则会导致混凝土融合不充分,在凝固之后内部会产生空隙以及气泡,从而影响桩体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混凝土的选择方面要坚持流动性较强的原则。
除此之外,混凝土材料还需要黏度方面的强度,因为在灌注进桩体之后,如果混凝土的黏度不足,会导致混凝土在灌注进桩体之后的凝固性下降,而且桩体内部的混凝土出现黏度下降的情况还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渗水的情况,这会对桩体的实际应用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桩基的质量下降。
4 结语
桩基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因此在选择桩基施工工艺需要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贴合。相关人员要在实际的桩基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之后几个阶段对桩基施工工艺进行合理运用并控制好桩基的质量,明确桩基的类型以及桩基施工要点,实现桩基质量保证,从而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涛.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桩基工艺的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18):28-30.
[2] 杨帅.建筑工程预制桩桩基施工工艺分析[J].砖瓦,2021(8): 180-181.
[3] 尹以堪.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20,5(1):38-39.
[4] 刘明杰.建筑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工艺研究[J].城市建筑,2019, 16(8):156-157.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