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2-05-30 18:44邓颖邓鸿雁
关键词:素养传统语文

邓颖 邓鸿雁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减负增效课程改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课改的重点项目,对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拓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使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紧密融合在一起,利用传统文化的熏陶效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之余获得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 7260.2022.10.014

传统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明产物,对于当代人“三观”的塑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课堂为传统文化载体,将文化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明优良传统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学习文化课知识,可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因此,教师要摆正对于语文教学的认知,要在思想上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行动上积极引导学生接触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及意义

(一)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

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历代文明的沉淀,是由数千年的历史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思想、意识等各方面的创造力。而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活力,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中华民族坚持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和传播,并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中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力求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传承传统文化,既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华夏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是为了提升下一代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使他们能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拓展眼界,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文化培养起着重大指导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时期,对世界的探索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过语文教学工作教导学生掌握汉字的读写技能,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出课文想要表达的文化含义,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生的文化启蒙奠定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全面展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促进他们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渗透融合传统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想要做好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融合,就要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特征规律,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实效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强行进行文化宣传工作,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于文化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波动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

2.主体性原则: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开拓教学思路,将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做回语文课堂的主人,根据他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普及,在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让有能力进行强化学习的学生能够吸收更多课外知识。

3.创新性原则:传统文化能够保持生命力的秘诀就在于能够不断地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特征和文化传播方式进行自我更新,因此,教师也要注意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开展一系列符合当下学生需求的各类活动,如唐宋诗词朗诵大赛、近现代名人文学鉴赏会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美能力不足,核心素养认知不足

小学语文大纲中强调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并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的情趣。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录了不少经典的古诗词,其语言优美动人,形式丰富多样,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挖掘诗词的文学价值,将对学生欣赏文化之美产生更大的帮助。

可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认真贯彻教学大纲思想,只是一味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审美能力培养对于學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小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机会接触古诗词,缺乏对于体裁结构的把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诗句的精妙,也很难与作者产生文化共鸣。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诗词的结构拆分,逐字逐句地解析诗句用词,帮助学生领悟诗人在遣词造句上的斟酌,那么学生也无法产生对于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更加无法从中感悟到文化之美。

(二)过分强调文化课,忽视人文情怀培育

人文情怀是在观察世界时对于外部现象的内在情绪转化,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包容心、同情心去感知外部的一种精神体验。人文情怀体现了人类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思想,在当下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阅读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然而,部分教师还是延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思路,将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在学习汉字和培养写作能力方面,而忽视了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文章背后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即使学生掌握了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则,写出的内容却过于肤浅:对于说明文,学生只会罗列事项并加以介绍,无法展现出严谨的科学素养;对于散文,学生只能模仿文章形式,虽然文藻华丽,却无法凝聚文章内核、表达出独特的情感和精神;对于议论文,学生更是抓不住关键性的论点,全篇洋洋洒洒,但深层次的逻辑架构站不住脚。因此,即使进行了反复强化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文章核心思想的树立始终缺乏深入思考。

(三)漠视“生本”思想,缺乏差异化教学方式

小学生由于智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注意力往往无法长时间集中,极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因此,教师想要获得教学的成功,就必须及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上课状态,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主学习模式。当前的核心素养培育体系特别强调了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依然由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知识讲述上,而没有时间去观察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教师缺乏对于“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课堂定位认知,在讲课时没有考虑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和接受能力差异,因此也无法采取合适的描述方式去还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常识加以理解。因此,在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时,也不会在课堂上表达出来,只会强行记忆课文,并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教学内容单调,对传统文化理解浅薄

由于作者在创作时总是饱含着复杂的情绪进行情景描绘和人物塑造,因此一篇优秀的文章也常常表达出了不同层次、不同含义的文化内涵,如果仅仅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文化含义,对文章的理解就容易浮于表面,也使得对于文化的理解变得过于片面。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时,应该多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多和其他教师进行文学探讨,力求加深自身对于课文的文化内涵理解并转化成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

不过,当前部分教师的教学仍旧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对于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其原因主要有亮点: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从业时间段,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加上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比较狭隘,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能力进行学生的传统文化培养;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讲解时对于课文的文化内涵只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讲述,没有考虑到要进行深入挖掘,造成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十分浅薄。

三、浅谈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对策

(一)营造诗意氛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才沉淀至今的,其中的文化精神更为我们民族所世代传承,因此想要学习传统文化,从古诗词的理解入手是便捷的路径。教师要帮助学生还原古诗词中的意境,还原出其中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彻底沉浸于诗意的氛围中,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暮江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描绘的斜阳照在江面上的场景,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落日下的江面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半江瑟瑟半江红”是怎样的场景:夕阳照在江水上,背面还是碧绿色的水景,正面却因反射变得通红。这时学生对于诗句中描绘的江景就已经很清晰了,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诗中“可怜”的含义和现代汉语中的“可怜”并不相同,是对于江景的怜惜、爱怜,避免学生主观代入现代汉语的语境,扭曲了诗人对暮色下的江景的欣赏心态。相信这时学生已经能够感同身受地想象出这幅夕阳西下、晚霞倒映在江面的绚丽场景了,也学会了像诗人一样,在描述美景时并不直接表达夸赞之情,而是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将具象化的事物进行抽象化的描述,将情感含蓄地体现在文中。

(二)注重阅读体验,展现人文情怀

很多诗词都采用寄情于景的创造手法,通过对于景色的描写抒发自身情感。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寄托,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自己代入到文中描述的场景,再结合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加以领悟。以更好地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人文情怀。

例如,在进行古诗《静夜思》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夜晚在窗边看月亮时的情景:首先,教师可以让大家回忆满月时什么形状的,以及月光洒进房间时的景色;其次,让大家闭眼想象在一片寂静的夜晚,自己坐在窗台边看月亮的场面;最后,回忆自己有没有想家的时刻,是否在夜晚更容易产生对家人和故乡的怀念之情。通过这样的场面还原,学生能够体会到为什么诗人“举头”看见月亮之后更容易“思故乡”。此时,教师从这首诗的思乡之情进行展开,介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热爱故乡,经常举办各种节日进行团聚,而这些文化习俗流传了千百年,至今仍在延续:比如春节到今天还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在春节期间想方设法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由于学生从小经历着春节团圆的生活场景,在教师介绍时会更加感同身受,从而加深了对于游子乡愁情怀的理解。

(三)拓展课本知识,掌握文化内涵

除了古代诗词,在现代文学家笔下也有着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介绍。不少近现代作家观察力敏锐,会将自己对于文化的见解融入文章中,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深挖文章内容,发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还应该适当拓展课外阅读项目,介绍学生阅读与自身文学素养水平相符合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作者进行隔空交流,更好地感悟作者想要传递的文化内涵。

例如,《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围剿而踏上了万里长征的征途,在此期间纵横多个省市,表现了红军对于长征的必胜决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革命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中华先烈人物故事》,让学生通过了解先烈们的事迹,感受到革命战士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面对困难时气定神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此时学生已经对于革命精神有了初步的认知,在進行课文学习时就能够结合已经了解的革命先辈事迹更好地感悟到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上互动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改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学会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开设一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形成对学习的自我驱动力,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例如,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讲述的都是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展现了古人面对困难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如果教师能在课程开始前,尽量多搜集一些神话传说,如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听说过的神话故事,以及从故事中感受到的心得体会,这样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让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受到教育。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改要求,安排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进行表演,学生会在准备演出的过程中认真揣摩课文的内容,结合故事情节发展体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趣味化。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守护好文化阵地,以核心素养为理念帮助学生自主发掘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创新语文学习模式整合课程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吸收更多的教学经验,实现教学技能的提升,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拓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达到加速文学素养养成和陶冶情操的目的,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何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究》,《新课程》2022年第13期。

[2] 刘晓梅《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途径分析》,《新课程》2022年第12期。

[3] 邓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文理导航》2022年第5期。

[4] 陈洁《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文理导航》2022年第1期。

[5] 蔡金海《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怀的培养研究》,《作文成功之路》201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素养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