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空腹不能吃香蕉、空腹不能喝牛奶、空腹不能喝咖啡、空腹吃柿子会让人得结石……”在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空腹“禁忌”,这些“禁忌”究竟有没有道理?
在讨论空腹“饮食禁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空腹。在临床上,对空腹抽血的要求是至少禁食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这时食物已经“走完”消化和吸收的大部分过程,血液中各项成分的水平恢复平稳。
不过,大家平时说的空腹就没有那么严格了,简单来说就是“胃里的食物排空了”。正餐食物在胃里的排空速度通常是4~6小时。进食4~6小时后,人有了饥饿感,就可以认为是“空腹”了。
那么空腹能不能喝牛奶、吃香蕉呢?
能否空腹喝牛奶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判断。例如,有些乳糖不耐受的人群,空腹喝牛奶后会有不适表现,容易引起肠道胀气、痉挛,甚至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在喝牛奶前可以先吃一些淀粉类食物,这样不适感便会大大减轻甚至消失。而本身没有乳糖不耐受问题的人,空腹喝牛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香蕉,很多人认为香蕉富含钾、镁等元素,空腹吃会对心脏、肾脏造成影响。而且,香蕉还是“排便利器”,因此空腹吃香蕉容易发生腹泻。其实,香蕉在食用后,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消化吸收過程,其中的钾离子、镁离子才能慢慢被身体利用。肾功能正常的人,体内会自动保持动态平衡,多余的钾离子、镁离子可随尿液排出,并不会如传言中说的“对心脏和肾脏造成影响”。另外,“吃香蕉会腹泻”也是个误会。香蕉含有的膳食纤维并不高,每100克仅有1.2克膳食纤维,远低于梨、枣等水果,更比不上一些蔬菜,香蕉助通便的能力并不出众。生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摄入过多反而可能导致便秘。
当然,食物中也有一些是不建议空腹吃的,比如柿子、荔枝。
柿子中含有鞣酸,人在空腹状态时胃也处于高酸环境,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聚合,与胃黏液蛋白结合成硬团块,形成胃柿石。虽然市场上的柿子一般都经过了脱涩处理,鞣酸含量有所下降,但胃肠道功能弱的人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空腹吃柿子。即便要吃,也应选择熟一点的柿子,每次不要吃太多。
而荔枝,是的确不能空腹吃。在荔枝大量上市时,“荔枝病”这三个字不断出现在各种新闻中。目前,对于“荔枝病”的机理研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荔枝中含有的降血糖氨酸A和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在进入人体后会抑制某些代谢酶,使其他能量物质转化成糖的环节出现问题。当人体内糖原耗竭之后,大脑就会出现能量物质缺乏的情况,从而引起低血糖性脑病。空腹时,人体内的糖原存量本来就很低,如果空腹吃荔枝,更容易发生“荔枝病”。在吃荔枝前,最好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注意控制荔枝的食用量。
另外,空腹喝咖啡,也是不建议的。空腹喝咖啡时,由于胃的排空比较快,容易加快咖啡因的吸收速度。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如果空腹喝咖啡,不适感往往来得更快、更猛。所以,像茶、咖啡这样的饮料,最好小口慢慢喝,不要没吃饭就快速地“干一杯”。
摘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