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05-30 12:57冯冰清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学校教育

冯冰清

一、引言

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广东省是经济强省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应抓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25号)等文件精神,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深化完善培训机制、实施生活补助政策等,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效。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本课题组依托民盟广东省委教育委员会,在广东省的东部、西部和北部进行了网络问卷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六千份左右,收回有效问卷5462份。同时项目组还前往粤西地区湛江市的部分乡村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下面就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

(一)乡村学校师资数量不够,结构性短缺突出

虽然广东省各地按照编制给乡村学校配备教师,但是乡村学校尤其是规模小的学校的教师数量仍然不够。在调研问卷中,被问到 “您所在学校教师的数量能否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有68%的教师认为教师数量有短缺(如图1所示)。

乡村学校师资数量结构性短缺突出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目前的编制管理不适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乡村学校特别是农村非完全小学布局分散、规模不大、班额小,学生人数虽然总体上减少,但是班数并未减少,乡村学校所需教师编制也基本没有变化,所以以班数核定的教师编制存在缺编。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不少农村孩子随进城务工的家长到城镇学校上学,农村学校生源日渐萎缩,在数量上无论是班级数还是学生数都有越来越少的趋势。近年来广东省在100人以下规模的学校有六千多所。我们通过在湛江市的调研了解到,2019年全市农村小学689所,100学生以下学校560多所,小规模学校占比8成以上。

另一个原因是压缩编制,没有指标招收新教师。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教师编制管理,对我省小型农村学校(指乡村小学和学生人数少于100人的教学场所)和乡镇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实行优惠政策,在核定编制时推行师生比和班师比的结合的做法。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生源不断减少,各地的编制总额也逐年递减,没有名额补充新教师。没有编制名额,乡村学校就更难以招到足够的教师。

另外,在学科结构上,传统学科如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传统学科的教师比较充足,新兴学科如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如湛江市2018年全市应配备小学体育教师3484人,实际配备2354人,缺额率约为32.42%;应配备小学音乐教师2431人,实际配备1781人,缺额率约为26.73%;应配备小学美术教师2431人,实际配备1579人,缺额率约为35.04%,缺额部分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紧缺专业教师也造成许多教师所教学科与专业不对口。在学生减少、编制紧张情况下,学校更加难以配备这方面的教师。

(二)乡村学校平均师资水平偏低,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乡村学校教师的素质水平还无法跟上教改的步伐,缺乏有竞争力的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在学历结构上,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学校里,占比多数的是本科以上的学历,现在新入职的教师还必须是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学历也不少。而粤东和粤西的中小学教师中,本科学历还占比较小,粤北山区教师的学历层次则更低。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的乡村教师不在少数,在一些山区学校甚至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的顺口溜。在职称结构上,乡村学校中初级职称的教师占比最多,高级职称很少。

在问卷星調研“您认为当前教师观念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选题)题目回答中,选择“教育观念落后”占比最高,达60.26%(见图2)。

由于乡村教师的年龄偏大,教龄普遍比较长,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不少教师无法跟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2002年“民转公”和2010年“代转公”的“转正”考试中,相当一部分不合资质的教师以低分通过了考试,不少乡村教师的学历只是中专水平以下。许多老教师守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意参加教师培训,只想得过且过熬到退休。在问卷星调研“你参加培训与进修的意愿”这个选项中,将近40%的教师选择回答“一般”,反映了部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专业发展意愿不强。

(三)乡村学校教师待遇偏低,发展动力不足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与公务员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大幅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徐荥等提到广东省政府“从2013年起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6年有33万农村教师享受人均815元/月的生活补助,2017年补助标准将进一步提高至人均不低于900元/月,2018年提高至1000元/月”[1]。尽管如此,乡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的待遇还是有较大差距。

在问卷星调研中,在“您认为教师政策中最需要健全和完善的是:[多选题]?”86.98%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是教师待遇政策,53.49%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是城乡教师差异政策(如图3所示)。在“您所在学校教师流出的主要原因是:[多选题]”,51.31%的教师认为是薪酬水平偏低,56.72%的教师认为乡村教师工作不方便照顾家庭和不利于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乡村教师待遇偏低,教师投入工作的热情下降,积极性受到影响,也制约了年轻一代教师对乡村教师队伍的补充动力。

(四)乡村学校部分教师敬业度不够

在问卷星调研“您认为当前教师观念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选题]”题目回答中,选择“缺少教育理想”、“缺少对事业的忠诚”分别占比56.74%、28.55%,排列第二、三位(见图4)。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教师的主观原因。不少乡村教师把家庭安置在县城,平时上班以“走教”为主,白天在乡村学校,晚上回县城的家。为了通勤方便,有的教师每周把课都集中安排在2-3天上完。不少农村学校的管理也较松散,有的教师在没课的时候甚至在外面做滴滴司机帮补家用。另外,由于乡村学校中不少儿童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只能由祖父母辈照看这些留守儿童,其父母难以和教师保持沟通和联络,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教师的教学难以获得家长的认同。因为留在乡村的生源素质低,农村家长也不重视家教,使乡村教师没有成就感从而影响教学投入度。

三、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综上所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成因集中于编制管理、师资水平整体偏低、乡村教师待遇偏低、乡村教师管理及乡村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因此建议从这几方面努力,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一)科学核定乡村小学教师编制,重点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

乡村学校的班容量普遍较低,如果按照传统的生师比来核准教师编制,不能满足课程开足开全的需要。要把乡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纳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按照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规划设计,“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3]深入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为了能留住优秀乡村教师,应尽量招收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培养本土化的师范生。县教育局按照学科需求来进行统一协调,优先照顾乡村学校。在招聘乡村教师时,还可以提出最低服务期限。到期后可以通过考试形式择优录取,鼓励教师继续留岗,在工资待遇上按照服务年限给予适当奖励。

核定教师编制总量时,充分结合生师比和班师比,同时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适当的倾斜。发挥“专递课堂”作用,努力解决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对缺编严重的乡村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实行“走教制”。对乡村学校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不做定点安排,实施按片区划分从教范围,哪所学校有需要,就安排相关科目教师到校上课,保障农村学校英音体美教学能正常开展。

(二) 重视乡村教师的培训,加大公费定向培养合格师资的力度

鼓励乡村教师通过脱产学习、自考、函授等多种渠道积极提升学历水平。开发网络信息平台,推动城乡学校结对构建无纸化、远距离、高效率的办公系统,实现统一管理和同步教学。推动学科组建立共享教学资源库,开展网络教研。引入并完善建全双师制授课形式,打通线上的通道,即名师在线上统一授课,当地教师进行跟进答疑。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利用互联网网络,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同步接收城镇先进师资的教学内容。

建立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制度,构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激励机制,将城镇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传递到农村去,以解决城镇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差别问题,从而达到教育均衡。“通过选派城区骨干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任教、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轮训、扩大支教等途径,不断提高乡村教师质量。”[4]通过完善制度,规定城镇教师在晋升职称和评选先进时应有2年以上的乡村支教经历。

我省已于近年开始推行公费定向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的做法,定向培养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师资。在调研中,用人单位对2019年开始实施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反映良好,认为该手段能有效补充高素质乡村教师。但该政策只计划实施2年,2019年与2020年各招生1200名。为此建议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定向培養乡村教师政策能延续,扩大“五年一贯制”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规模。

由于我省目前实施的定向培养计划还是新生事物,承担该任务的师范院校对该计划仍未充分了解,表现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存在较多的问题。陈彩燕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此要加强检查督导培训,促进教师培养机构充分认识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和使命担当,把乡村教师培养当作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培元工程。”[4]高师院校要加强研究,完善定向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真正的“小学化”和“农村化”人才培养方案,讲好乡土故事,加强农村教育情怀养成教育,使乡村教师培养精细化和专业化,努力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的教师队伍。

(三)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激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上,赖德信等提出,“应建立乡村教师合理流动的激励机制、建立乡村教师医疗救助的绿色通道、建设乡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建立市级统筹的乡村教师差别化的山区津贴和补贴标准等对策来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5]

工资待遇方面,在核定乡村任教的工作津贴时,除了计算教龄,也要考虑乡村学校到县城的距离和教师的职称等因素,越边远的地区补贴应该越高,补贴金额还要与职称的高低成正比,鼓励高素质的骨干教师能长期扎根乡村;在福利待遇方面,通过建周转房或者廉租房等形式辅助解决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使教师们能安心任教,免于舟车劳顿的奔波;制定优惠政策保证优质学位适当向乡村教师子女倾斜;通过财政经费辅助解决乡村教师的医疗和养老等问题,解除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

如果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和多维度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最终使乡村教师的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激发乡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对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扩将会是不错的尝试。

(四)加强规范管理,培养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

相关教育部门和乡村学校要出臺制度,规范管理教师队伍的出勤等。加强乡村教师的师德教育,把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建立教师队伍退出机制,对师德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在评价乡村教师时,不能简单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做标准,要多维度制定考核要点,重点关注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乡村一线服务经历和育人业绩等。

出台政策鼓励乡村教师在乡村安心教书,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坚守了10年、20年、30年的教师应由政府分别授予荣誉称号,例如对从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国家荣誉证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省级荣誉证书,让乡村教师有尊严感和价值感。最后,归属感和认同感能促进教师自我约束,激发其对工作的责任心和身份认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文化建设,增强教师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6]

参考文献:

[1]徐荥,等. 准扶贫视阈下广东省贫困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 2019(6):119-124.

[2]杨小微.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9-90.

[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难[N]. 中国教育报,2018-07-10.

[4]陈彩燕,廖伟群. 公费定向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缘起、现状及超越[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4):1-8.

[5]赖德信,鱼霞,李一飞. 乡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 2016 (6):40-50.

[6]林喜红. 广东省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8 (1):10-16.

[7]杨茂庆, 董洁.美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 (2):80-86.

[8]李玲,李伟.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协同性评价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3-54.

[9]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20(21):56-59.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9年度项目课题:基于广东“新师范”建设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伙伴合作模式研究及创新实践(GD19CJY09);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 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的职前英语教师教学实践模式创新与实践”(2019G15)。]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