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路径研究

2022-05-30 12:43金旭阳
炎黄地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博物馆群体数字

金旭阳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资源集合地,是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诉求的重要传播载体;在数字媒介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路径也出现新的转型升级。其中,内容设置要采用动静结合的直观叙事表达,重视老年群体对文物故事的积极认知和情感共鸣;渠道延展强调从人機接触层面出发,通过数字作品提供适配的交互体验,搭建体感支援的数字服务设施;实践应用则是博物馆文化传播兼顾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新理念,联合多部门组织面向老年群体的基层公益活动;同时开发文旅融合的银发旅游项目,实现数字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

数字媒体时代,博物馆作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馆藏资源集合地,数字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使博物馆文化传播突破传统的历史范畴,衍生出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职能。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社会现实,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数字适老问题愈加凸显。有效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发挥博物馆的媒介属性,优化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化路径,成为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诉求、拉动银发经济市场效益的关键。

“文化养老”与博物馆文化传播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经济收入独立和民众寿命的不断延长[1],使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文化养老”成为积极老龄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空巢老人”“候鸟老人”的大量出现,揭示出老年人脱离家庭依赖之后的精神匮乏状态,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将老年群体重新带回成年期文化生活状态当中,拓展和创新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方式,满足老年群体的文化体验和认知需求,是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媒介发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主要目的。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占比已达到18.73%,呈现出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特征[2]。面对这一社会现实,已经进入到数字化应用新阶段的现代博物馆,从文物、信息到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来看,数字典藏、数字展览、数字空间、数字文创、数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升级都是博物馆文化传播实现数字适老的开发对象。博物馆文化传播具备文化赋能和文化增值的功能,通过数字适老的传播路径将博物馆文化辐射到整个老年群体中,让其成为社会学习的组成部分;通过老年人与机器之间的数字化沟通,老年群体内部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文化再生产环节,促成博物馆文化资源与老年群体之间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共享关系。

适配与共情: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内容设置

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入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适老内容设置要重视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原则,用符合老年群体接收信息习惯的直观方式展示文物信息,采用数字技术升级叙事演绎的表达方式,让传统故事中的经典情节“动”起来,核心人物“活”起来,以动静结合的传播手段带动老年群体在情感、记忆和认知层面的信息流通与共鸣。

采用动静结合的直观叙事表达

一直以来,讲述经典故事、塑造典型人物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要叙事手段,将受众带入到文物背后所承载的特定历史空间中,借助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与独特价值,增强受众的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3]。如今,静态的故事讲述模式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碰撞产生动静结合的新模式,数字媒体技术让文物故事中的经典情节以流动的形态展示、模拟出核心人物活灵活现的动作与表情,例如采用4D球幕影像技术呈现的《清明上河图》、3D版数字藏品“妇好鸮尊”、融合AI+AR技术的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等。相比于单纯的平铺直叙,让文物活起来的叙述方式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亲切感和感染力,尤其是针对代入感和主动性相对较弱的老年群体。正是这种动静结合的直观叙事的表达方式,更贴近、符合老年群体的感观,更容易被老年群体所理解,吸引老年群体的注意力和体验意愿。此外,数字化展示技术、智能投屏、虚拟成像、触摸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入,方便老年群体接触文物,感知文物背后的人物、事件,通过认知、体验的积累叠加形成再学习的文化需要。而这种呈现方式将文物遗迹与文物相关的信息通过大数据采集联系在一起,对老年人来说,这种视觉和听觉的数字化应用为他们接触博物馆文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让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内容设置在满足老年群体文化诉求的互动中得到反哺优化。

侧重演绎群体记忆与共情传播

无论是位列于博物馆中的真实文物,还是后期开发的数字藏品、数字文创,都是承载着某一特定时间、特定领域、特定地点的集体甚至社会的记忆集合体。博物馆是现实世界中文化传播的实体空间,依托于数字媒体技术创建的虚拟博物馆通过网络空间进行文化传播。在网络空间中,信息、认知甚至情感的频繁沟通让不同群体之间的身份互认更加纯粹,老年群体具有网民与游览者的双重身份符号,在虚拟博物馆中聚集、交流、探讨与分享。同时,老年群体作为现实经历的存储者,也是历史记忆的再生者,博物馆的空间设计、情景再造都可能会与老年群体的自身经历、知识积累相互碰撞勾连,营造出带有明显群体特色的文化记忆,让他们可以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讲述者以及再生产者。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同博物馆中的“老物件”沟通、联系比接触、认识新事物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种共情式体验让老年群体通过多重身份再塑群体记忆,形成老年群体与虚拟博物馆文化传播之间的新一轮良性互动。通过这种带有相同气息的认知倾向,带动老年群体消除自身与博物馆文化之间的隔膜,将自己嵌入到博物馆传播的文化精神氛围中去,让博物馆文化传播由内而外适配老年群体。

交互与补给: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渠道延展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渠道延展集中体现在数字作品和数字服务上,强调利用数字媒介技术实现对老年群体的体验支持和体感保障。其中,数字作品主要依托技术支持,从人机接触层面出发搭建适合老年群体交流的视觉表达、沉浸体验和互动空间等。数字服务则是结合老年群体的体能和信息安全问题,考虑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的适老化设计,提升相关服务的舒适度和应急补给能力。

借力数字作品促成人机交互式文化体验

“交互”概念被认为最早源自于计算机领域,是关于人际关系研究的衍生品,其中就涉及对人的思维、行动、情感等层面与机器运行逻辑、技术模式之间相互交融的关注。在博物馆文化传播推动数字适老的过程中,老年群体作为用户不仅会享受到数字化应用带来的成果,还可以积极地参与到适老化数字建设中;老年群体在接触博物馆文化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数字化应用机器的沟通与再生产机制,实现老年群体与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互动意图。以高清全景采集制作技术、HTML5跨平台技术、VR、AR、AI等多媒体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技术,让老年群体对博物馆文化从接触、传播到认知,实现全程参与,延展出新的混杂着人类情感、数字逻辑的文化传播渠道。从最初3D技术搭建的悬浮式虚拟空间展示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全方位融合,催生出全景数字博物馆。通过博物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立体感知等模式,营造出老年群体与博物馆文物、场景之间的互动交流空间,让老年群体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动突破传统人机交互的冷处理模式,打造带有明显群体特征、有情感倾向性、有温度的沉浸式体验。全景数字博物馆在适配老年人感知特征的基础上,为老年群体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伴随式功能,让老年群体置身其中,亲身体验数字媒体技术创造出的人机交互世界,感受“数字真实”。通过感知以透视效果呈现的文物,触碰以影像模式模拟出的流动场景,实现老年群体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获取沉浸式体验的实感,形成区别于传统博物馆游览、观赏的异质化观感,产生对数字化应用的新理解。

搭建数字服务系统,补给公共文化设施

随着老年群体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要受众,对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适老化要求。现有的数字化应用通常包括感知设施、数字文化资源的运行设施和数字服务管理平台系统等;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博物馆在全馆地域、业务范围内实现文化传播的智慧化升级,例如江西省博物馆的“数智江博”引入知识图谱技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考古时空门”的数字体验项目、网络直播“云游”模式,这些数字化应用为博物馆面向老年群体、从提供文物信息平台向搭建公共文化空间的积极转型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博物馆为老年群体提供的数字服务还要结合老年群体身体健康情况,通过大数据平台对老年群体行动、活动的体力值变化进行预估,提供能够帮助老年人补给身体机能的休息区域,设立具备医疗救护常识和功能的机器人流动服务,及时检测和预判老年受众的身体健康,为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提供及时帮助,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打造安全的、带有人情关怀的适老化博物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为老年群体提供的数字服务不仅包括博物馆内部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包括网络空间中接触虚拟博物馆的老年群体的信息安全。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作为虚拟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受众,老年群体除了使用网络浏览、参与博物馆信息传播之外,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数字藏品的行为则具有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规范化的信息引导和平台治理是实现老年群体长期接触使用虚拟博物馆的安全保障。

常态化与仪式感: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实践应用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实践应用需要同时兼顾“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新理念。一方面,通过不同部门、机构等多元主体联合的方式让博物馆文化超越博物馆的地理范畴,贴近基层组织,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主动进入老年群体的生活范围,实现灵活传播。另一方面,在文旅融合的新环境下,将博物馆文化传播和银发旅游进行数字化产业结合,拉动银发市场经济。

联合开展公益活动,实现数字适老社会责任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3.21亿,2032年将突破4亿;与此同时,相比于备受关注的养老服务问题,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一个现实且紧迫的社会问题。博物馆属于公益文化事业,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职能。面对愈加庞大的老年群体数量,不能只依靠其自身进行文化传播来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诉求和解决其再学习意愿,要联合不同职能的组织、机构、部门等多元主体协调合作,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数字适老提供优化思路。

对于博物馆而言,必须掌握文化传播的主动权,才能积极地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适老化目标。数字媒体技术帮助博物馆传播跳出传统的营造空间氛围选择,从特定的地理区域走出去,将博物馆文化直接带到零散分布的老年群体身边。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基层实践离不开与社区的协同合作,需要以社区为依托了解不同区域范围内老年群体的数量、特征,投放有针对性的文化内容,进行有效传播。此外,除了通过社区组织居家老人的文化传播活动外,可以联络相关部门组织前往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博物馆文化传播,定期举办相关公益活动,丰富老年群体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贴近老年群体来了解整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标准、兴趣爱好等,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运用数字技术搭建专门的老年群体文化传播、文娱活动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提供原始资料,为建立虚拟博物馆的老年使用模式提供数据支持。

开发文旅融合项目,挖掘银发旅游经济市场

自古以来,历史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即是相互促进的。今天文旅融合已然成为二者之间资源整合、产业创新的系统性升级优化过程,以期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实现互利共生[6]。近期,《中国老年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数据显示,81.2%的中老年人有旅游意愿;联合国预测,2030年老年人口旅游消费总额将达2.4万亿元以上。老年群体正在成长为旅游产业的主要经营对象,博物馆需要与旅游产业合作,借力“银发旅游热”,通过开发文旅融合项目,形成带动博物馆文化积极传播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我国老年群体主要以居家生活为主,只身前往博物馆游览、学习的老年人要明显少于以旅行团形式前往参观、游玩的老年人数量,群体行动是老年人在这一年龄阶段选择前往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主要形式。面对我国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博物馆需要充分利用博物馆文物、空间设计的独特性吸引老年群体来到博物馆游览、体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设计不仅让博物馆具备游览的经济价值,也赋予博物馆文物、建筑本身以增值空间,基于博物馆文化而生的IP主题设计具有唯一性,由此衍生出以博物馆文化为品牌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个性化形式扩展老年群体的视野,挖掘老年群体文化消费的愿望,实现超越旅游行为本身的融合经济效益。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数字适老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的历史浪潮来袭,博物馆搭乘数字媒体技术,呈现出虚拟的数字化形态,填补实体博物馆在面向老年群体进行文化传播时的缺陷。在媒介社会化的环境下,老年人正在成长为可以熟练操作移动媒体甚至使用智能机器的社会群体,与博物馆的数字化运营理念形成对接和碰撞,实现博物馆数字适老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杨涵墨.中国人口老龄化新趋势及老年人口新特征[J].人口研究,2022,46(05):104-116.

[2]国家统計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R/OL].(2021-05-11)[2022-11-20].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0.html.

[3]秦宗财,陈萱.融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J].东南学术,2022(04):229-236.

[4]王霞.数字博物馆的交互式叙事研究[J].艺术品鉴,2022(17):139-142.

[5]段志沙.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思考[J].文化产业,2022(27):85-87.

[6]赵迎芳.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旅游创新发展[J].东岳论丛,2021,42(05):14-22.

猜你喜欢
博物馆群体数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博物馆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答数字
数字看G20
露天博物馆
成双成对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