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精神与“真实人生”的平实叙事

2022-05-30 10:48柯莎程志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云天西南联大清华大学

柯莎 程志

教育一直是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表现主题,视听呈现的直观性让教育这一公共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变得更富有争鸣意义和探索价值。从影史看来,影视作品当中似乎也从来不缺中小学教师、校长、大学教授这一类身份的人物形象。何也?不仅仅因为这些人物有着其身份的特殊性——天然具有知识分子气质,还因为在这些人物身上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结构、文化政策和生活内容。因而,这一群体往往具备某种描摹时代精神画像的能力,将故事内容附着在这样的人物表达之中,总是能够让生活自身的复杂性多一些值得玩味的人性思考。他们的存在使得影像叙事更具张力,也更加能够延展出颇具时代性的精神切面。

一、赓续传统的教育图式

教育早已成为影像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和题材。而笔者所要谈论的《大学》这部纪录片,便是从这个背景和意义出发,试图去探寻中国高等教育的师生这一群体在个人理想、职业追求、家国情怀等重要议题之间的重构与再出发。当然,从某种意义上,笔者也认为《大学》是《九零后》《西南联大》《无问西东》等影视作品的某种接续,它生长在对清华大学精神塑造的影像序列之中。甚至某种意义上,它也指向了一种大学精神在新时代的新画像,重新阐释薪火相传这一理念。因此,这部作品虽然是以个案的形式向人们展现清华大学师生在新时代的个人选择,但笔者认为它从更大意义上展现的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对人的塑造问题和对教育的认知问题。换言之,这是任何一个知识分子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公共话题:教育为何与教育何为,即教育能做什么和教育该怎么做。

如果要从这个角度来谈论《大学》这部纪录片的意义,我们便要展开一段关于清华大学精神脉络的影像溯源。不难知道,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曾是因“庚子赔款”而建立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从这一载入史册的档案中我们便不难揣度清华人身上天生所具备的“家国忧患意识”。这所学校诞生于积贫积弱的中国近代,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国家衰败的象征。也正因这种符号性的印记,一代代清华人以“知耻近乎勇”的决心和毅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教育救国”似乎成为一段历史时期的缩影,也是“教育为何”这一问题的答案所在。在清华办学史上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时期,那就是在抗战时期与南开、北大共同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正是这所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片《西南联大》便是反映整个西南联大八年办学前后过程的“真实影像”,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西南联大抗战教育图”。其中特别谈到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主持西南联大时期的谦谦君子之风,正是在他的带领和主持下,西南联大存续八年期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成果。从《西南联大》到《大学》,正好将抗战时期的“清华”和新时代的“清华”进行了某种穿越历史时空的串联,描绘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中国百年高等教育图谱。

二、分层多面的叙事结构

《大学》以两位清华学子和两位清华教师为拍摄对象,試图以平实的视角向人们展现当代清华人的精神面貌。影片基本遵循线性叙事结构,兼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展现了“不同代际清华人的人物图谱”。本科生严韫洲、博士生宋云天、留美学者(新晋教师)蔡峥、清华教授(院士)钱易,四个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清华人共同描摹了当代清华学人的精神肖像。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教育轨迹、不同的专业领域和不同的生命体验,但毋庸置疑,“清华人”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一个难以割舍的符号。这个符号既是一种责任和鞭策,又是一种动力和能量源。就比如说钱易院士,即便荣休,也会继续为环境科学的发展摇旗呐喊。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学术自觉,更是一位科学家的使命,因为环境科学是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她毕生都不能放弃的事业。

影片始终在冷静克制的“零度叙事”镜头下逐渐拉伸和延展,通过四位清华人平凡而朴实的生活,让我们了解到清华作为一流高等学府所包含的不同侧面。比如通过本科生严韫洲的镜头,我们发现了清华人在学习之外的充实生活,凌晨三点的拉练、课后的舞会和紧张的学业并行。再如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宋云天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他的未来理想与现实矛盾最终都要在那个夏夜的清华园等待答案。新晋教师、哈勃学者蔡峥想在年富力强之时回归祖国,用自己的所学为中国在天文观测领域贡献绵薄之力,他的回归为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天文学系增添了力量。而钱易院士则始终以一种清华人的朴实和厚重躬耕在一线讲台,她是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女,却始终对环境科学情有独钟,在清华工作的61年中,她亦以谦逊之风、君子之姿从事科研工作,可谓清华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典范。影片中的四个人物共同阐释着清华人的“实干精神”。

三、人物典型与大学精神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清华人的那份朴实,看到了清华学人那份“无问西东”的求索精神。本片没有那种催人泪下的煽情影像,没有那种与宏大叙事、家国使命相当的“标语式”内容,但就是在那些平实而坚定的镜头之下,你能感受到四个清华人那份内心的真实与笃定。比如影片就真实地展现了清华博士宋云天的现实困境,面对镜头时他坦陈自我,在家人、女友、现实就业与未来理想之间徘徊。在面试校内专职辅导员岗位时,他告诉面试官自己的理想是能到基层去造福一方百姓。他所有的表达都在呈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个人,他也知道同代人对他的这种选择所持有的“不同看法”,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并未与他人不同。忽然间,我们不会认为清华学子就拥有怎样的“光环”,相反,他如同这个时代所有即将毕业的高校学子一样,拥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拥有渴望美好未来的“本我意识”。但宋云天身上那份单纯的理想主义气质却在影片中被真实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宋云天来说,现实是他如果留校,便能马上拥有北京户口,跟女友安心地留在北京过上安稳的生活;而如果去基层,未来能否再度回到北京是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未知数。作为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个体,宋云天很清楚现实于自己而言更有利,而理想更具有不可掌控性。如果说《大学》中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气质,有一种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气质,有一种更加能够代表当代清华人的精神实质,那么宋云天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因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内心一定拥有对未来的美好希冀,而当我们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如何坚定地守护理想,如何在充满诱惑的时代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我想这是大学教育真正留给我们的启示。影片将清华学子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宋云天虽身处清华园,但也会有现实的烦恼。然而在故乡,在烟岚袅袅的岁末光阴里,他的背影中似乎又多了一重坚定。尽管曾经做过村支书的奶奶并不希望他到基层去,但宋云天的内心显然有了答案。

是的,如果你觉得影片只是想简单探讨当代大学生面对未来理想与现实抉择的困境这一议题,那么显然就忽视了编导们将影片取名《大学》的寓意;换言之,编导们取一典型而超越典型的叙事用心和叙事策略便未在观影者面前奏效。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纪录片《大学》表面上是在谈论新时代的清华大学,但通观影片后,我们不难感受到它在某种意义上试图为我们接续“西南联大”的精神影像。“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而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中曾在“抱定宗旨”这点上明确地阐明过“大学”的含义,即“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且认为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有明确的“宗旨”,而这一“宗旨”还“不可不正大”。所以,大学精神其实就是师生共育的“精神实体”,是师生互动过后用生命凝结而出的“精神结构”,而《大学》则很好地通过影像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这种精神结构的内在肌理。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云天西南联大清华大学
西南联大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竹之韵
曾华伟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胖夫妻减重200斤,成健身教练
习作点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