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 王舰 吴成宝 刘传生 田巨
一、引言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里提出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民航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民航机队规模快速发展,安全持续运行的要求不断提升,飞机的维护与综合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培养高技能型飞机维修人才是目前民航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
但民航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著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供给与行业企业需求无法精准对接、课程教学体系对民航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不足,信息化教学建设不够等诸多问题。因此为应对民航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推进民航人才强国战略,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广航院飞机维修工程学院针对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立足于行业标准,紧紧围绕着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这条主线,不断寻找有效途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现高素质技能人才民航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航高职飞机维修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
首先,职业能力的概念是指个体从事职业活动时运用所获取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下能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因素的综合。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能力结构的划分,职业能力主要是由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等因素组成。因此,界定某种职业的职业能力及其内涵时,应结合所研究的实际对象或工作岗位进行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为明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我院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厘清企业高技能人才结构现状与需求状况,岗位群设置、有关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本专业就业岗位、岗位发展迁移状况,了解企业对高技能飞机维修人才在知识储备、工作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要求;采用阅读文献、统计资料、参考权威分析报告、研制民航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标准以及召开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等方式进行行业深度调查,明确行业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要求;深入比较分析国内同类高职院校对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信息化建设水平、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及培养手段;利用企业以及毕业生调查问卷的反馈获取职业技能训练等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等。通过上述大量的资料统计分析,从而明确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及岗位技能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即可确立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职业能力内涵。
(二)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就业岗位群
为了界定就业岗位群和划分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对调研材料的整理分析,围绕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了高职院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基本就业岗位群以及发展迁移岗位,同时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立本岗位能力要求,具体就业岗位群划分见图1,岗位能力具体要求见表1。
(三)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职业能力结构
根据对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就业岗位群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解析,结合行业调查分析结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对高技能维修人才能力的要求等因素,按照知识及能力的递进关系,将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分解为三个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具体见图2。
其中专业基本能力是飞机维修工作岗位的最基本要求,指个体从事飞机机电维修职业工作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是培养飞机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专业核心能力是指个体需熟练掌握飞机系统维修的专项维护技能,在飞机维修生产实践中能够合理地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体职业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技能人才特质的外在体现;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包含了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体现了个体的职业综合应用素养,同时应具备独立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拥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三个模块紧密相连,形成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结构的有机整体。
三、职业能力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为实现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我院紧紧围绕培养职业能力的理念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从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行业企业需求出发,结合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平台创建、健全教师培养管理体系、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民航行业标准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提高专业设置与岗位(群)核心技能有机衔接,将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定能力与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同时依据职业教育规律,融合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构建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基本技能培训模块、专业技能培训模块、方法类课程模块、工具类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和顶岗实习等八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另外,根据《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和《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等中国民航法规的指导内容,利用行业标准进行编排课标,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根据客观的教学逻辑关系进行重新组织为层次分明、能力要求递进教学体系,将飞机维修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和岗位技能需求融入转化为教学模块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具体要求,真正地实现“课证融通”,达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有机衔接的目的,充分体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教学理念。因此课程教学体系对民航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适应性。根据本专业知识及能力结构要求,合理安排各教学模块,有效地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见图3。
(二)创建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我院根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围绕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构建了多层次协同式实践教学平台。第一层次,飞机维修基本技能训练平台: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航空维修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建立安全操作意识,培训内容包括紧固件保险、金工、钳工、标准线路施工等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扎实操作的基本功,同时使学生对现代维修理论、适航管理等有初步认识。第二层次,飞机部件专业实训平台:将真实飞机部件和虚拟仿真训练平台结合,针对飞机结构与附件、发动机系统、电气系统、电子系统等典型系统开展专业实训。飞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构建虚拟维修实训教学场所,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高风险、高投入等痛难点,使学生了解飞机典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飞机典型系统的专项维护技能。第三层次,飞机维修工程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维修环境,主要包括模拟故障排除、飞机维修实训实习等内容模块。通过开展典型排故分析,培养学生在飞机维修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职业素养贯穿融入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思维。各个层次平台各自独立,训练难度递进,又是有序整合形成系统,实现基本技能、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多层次实践能力协同培养。
(三)健全教师培养管理体系
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我院设立了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建立健全与现代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选聘、培养、考核、激励、评价”五位一体的教师成长机制。以增强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实施“双师素质”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实施教师能力升级计划,开展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专项教学能力提高培训;不断强化教师参加行业内培训考证项目,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机型和执照培训考证等,拓宽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渠道。
我院以协同教学为着力点,实施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吸引计划,通过资源共享、待遇提升、柔性管理等措施,面向民航行业企业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建立学校教师与兼职教师协同教学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实践知识和能力方面等优势,让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参与教学团队建設,鼓励其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产学融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开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教育基本功培训,帮助解决其短板问题。我院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打造一支高层次人才引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民航特色的教学团队。
(四)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为了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整合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我院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着力点,针对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创建了数字化、网络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资源信息化覆盖。我院协同成都航院等多家行业内院校建立国家级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集成国内优质课程建设成果,提供了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可为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提供服务,深度践行“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理念,不断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还带动了高职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教学方法创新。通过利用云课堂、精品资源共享课和MOOC等信息化教育资源解决了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同时学院积极开发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MR、VR仿真平台,该平台可开展体验式教学,用人机交互技术构建虚拟维修实训教学场所,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高风险、高投入等难点。我院不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鼓励教师采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呈现教学内容,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民航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院紧紧围绕行业需求,立足于行业标准,以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理念,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民航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探索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郝建豹,林子其,谭华旭. 基于“平台引领、双景融合、四层进阶、三维对接”的机器人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3):246-250.
[2]蔡小玲,李继明.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职业技术教育,2017,(37) :13-16.
[3]李光亮.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类教材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3):83-86.
[4]雷曙光,田巨.飞机电子维修工程专业四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探讨[J].价值工程,2012,(28):282-284.
[5]苟爱梅,江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2,20(01):74-76.
[基金项目: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飞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1X0111),项目主持人:王渊。]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