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拉·依不拉音:凿出指尖上的“嘉音”

2022-05-30 06:03:21白英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塔尔手艺人乐器

白英

每逢喜庆,维吾尔族人民就会在街头庭院摆开乐队,用苇茄(筚篥)和胡琴演奏起欢快悠扬的当地乐曲。这个生动的情景,是我们熟知的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1845年新疆任职奉召回京候补途中,在托克苏的托玛回庄借宿时记录的生活场景,诗中提到了维吾尔族的乐器。托玛回庄,就是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乡加依村,享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美誉。“十步之内,必有工匠。”百余年来,加依村(图1)“萨孜其”(乐器制作匠)人才辈出。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加依,寻找乐器制作手艺人,感受这古老村落的民风民情。

“天籁加依”

“天籁出渭水,古音彻九霄。”进入新和县感觉很奇特,这座小城所处的位置,在天山中部的前沿山脉雀勒塔格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渭干河西岸,正是古丝绸之路天山中段古代龟兹文明发祥的地域。虽然今天的道路笔直通畅,沿路村落民居焕然一新,但行走在依然如昨的山峰河谷间,仿佛与昔日丝路上的古人同行,时空不断在思绪间转换,心情格外激动。

加依村距县城不远,不费什么工夫就顺利找到了。一进村口能看到“天籁加依”的醒目招牌,长约一公里多的街道两侧,民居依旧保持了古老的建筑风格,房屋外墙均采用黄土手工涂抹而成。时值午间,我停在一家做新疆拌面的家庭饭馆门前,边吃饭边打听村里做乐器的手工艺人。待我们吃过饭,很快就来到了阿不拉·依不拉音(图2)的家。

这是一座风格古朴、民族风情浓郁的小院,门楣木牌上的“手工乐器制作销售专业合作社”几行字非常醒目,边上还有块木牌写的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乐器制作专业户”“旅游指定家访点”,主人阿不拉·依不拉音是一个身形壮实、朴实厚道的汉子,一点也没有远近闻名的“乐器能手”的架子。小院里十分热闹,几个妇女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忙着手里的乐器活儿,几个半大的孩子跑来跑去,葡萄架下堆着枯干的桑木,未上漆半成品乐器整齐地放在院墙下的角落里。

听闻我们的来意,阿不拉·依不拉音十分高兴,他先把我们领进陈列室,小屋用挂毯布置得富丽堂皇的,上百件色彩斑斓的精美乐器或摆或吊,把陈列室點缀得琳琅满目。“这是都塔尔,那是沙塔尔,还有弹拨尔、热瓦普和达普。”阿不拉·依不拉音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边说边顺手拿起一把都塔尔弹奏起来,如同天籁之音般充满着浑厚的底蕴和亘古般的悠扬,让人不由沉醉在自由、欢乐和幸福的境界里。

“大水瓢”

跟随阿不拉·依不拉音,我们来到了位于院里一角的乐器制作室,半面墙上悬挂着还没装弦的都塔尔和弹拨尔,偌大的屋里堆满了小山一样的各式乐器的“肚子”和“脖子”,几个手艺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手里的活计,“一把上好的乐器从选材到制作完成费的时间可不少,需要精雕细琢的真功夫。”阿不拉·依不拉音拿起一把刚做好的都塔尔仔细地端详着,都塔尔外形像个长柄的大水瓢,由共鸣箱、琴颈、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他指着“大水瓢”共鸣箱告诉我,这是乐器制作中难度最大和最关键的部位,需要用十几块两端窄、中间宽的木板条拼接而成。最好的都塔尔必须要用桑木,因为桑木的柔韧性比较好,在弯曲的过程中不容易断,而且用桑木做的都塔尔,声音也最好。首先要把木条用水泡,然后再用火烤,慢慢弯成所需要的弧度。“这样制作出的共鸣箱,不会变形,不会裂缝,不会炸漆,不会走音。重要的是,越放音色越浑厚。”而都塔尔的“脖子”(琴颈),则是从一截桑木开始,通过凿、雕、刻几道工序成型的,“劲儿大了会挖穿,劲儿小了挖不动,关键都要靠手上的力道。”每一道工序都决定着这件乐器的成功还是失败,这也因此考验着他的手艺,而所有的尺度都握在他的手中和心中。(图3~图4)

制作一把普通的乐器也许3天就能做好,但是要做成一把精美的乐器则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好在是阿不拉·依不拉音和手艺人们分开工序在做。见识了共鸣箱的制作,他又为我们示范和讲解了各个环节的工艺特色,在做琴杆和琴柱时,他先画出琴杆、琴柱的样式,用小锯子锯出琴杆,又拿出一把小刀,按照画好的琴柱形状飞快地削起来。他用锉刀把琴柱、琴杆锉平,确定支撑的琴马和琴柱的位置。之后,他用钻头在琴柄正面钻孔,安装琴柱。最后是面板的粘接以及护板和托手的安装,然后把琴杆上需要的图案镶嵌进去之后再定弦,“琴弦的松紧、琴马的高低,不能有一点马虎。”对于有多年都塔尔制作经验的阿不拉·依不拉音来说,只需要一根烟的功夫琴弦就上好了。这也意味着所有程序的结束,一把都塔尔就要显示出它生命的力量了。(图5~图6)

在手艺人的眼里,一把都塔尔,不仅是把乐器,还是一件传世的艺术品。进行精深加工,首先要在都塔尔的琴身上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刻出相应的小凹槽,再将事先加工好的骨头或牛角用小刀切成一块块细至1~2毫米的贴片,然后用黑白贴片依着图案镶到凹槽中拼接成各种图案,然后用锉子将突出的部分锉平,最后再用砂纸打磨。因为太费功夫,所以只有最好的都塔尔才能享受这种待遇。“你看这把都塔尔,花了半年时间才做成,仅镶嵌装饰物就用了2个多月。做这个活儿枯燥乏味,太熬人了。但好马配好鞍,心血都在手艺里。”阿不拉·依不拉音给我们展示他制作的精品都塔尔,都塔尔上流畅的花纹,精致的琴弦,华丽的骨质雕刻,传达着难以言说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匠人精神,他轻轻抚摸着乐器,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透着无限的爱惜。

“嘉音加依乐器合作社”

“我会制作近20种民族乐器,乐器的每一道工序都很烦琐、单调,而想要做好一把乐器,需要沉下心来。”从祖父那代之前,他家就开始做乐器,到现在已有200多年历史。阿不拉·依不拉音生于1979年,从小耳濡目染,对乐器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十来岁开始,他就跟随父辈学习手艺,心灵手巧加上勤奋刻苦,还有发自内心地对这项手艺的喜爱,让阿不拉·依不拉音的技艺长进很快。他始终遵循着父亲的教诲:不能为图省事,用机械生产乐器,嫌弃手工制作。都塔尔、弹拨尔、沙塔尔、热瓦普……他制作的乐器工艺精、音色好,不但是旅游景点上的热销品,而且连北京、上海,甚至国外的游客也会慕名前来选购,慢慢地他开始被人称为“乐器达人”,2013年他又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由于制作樂器出了名,阿不拉·依不拉音的家变了样,原来的土坯房变成了一座两百多平方米的大院子,不但有了乐器制作室,还有专门的乐器展示厅。不同于老一辈艺人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处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阿不拉·依不拉音有了更多的想法。过去,他虽然有乐器制作的技术,但在加依村打造旅游文化村之前,只是偶尔带个把徒弟,利用农闲时做几把乐器,一方面娱乐自己,另一方面也为家庭增加一点收入。“以前每年的乐器销售额不会超过十万元,纯利润也不过一万多元。但自从加依村成为旅游景区,游客逐年增多,加依村乐器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我制作的乐器不够卖了。”于是,阿不拉·依不拉音就想到了把村里手艺人组织起来,一方面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手艺人的行列:最初的工作并不好开展,大家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我们投了资了,挣不到钱怎么办?我们辛苦地做好乐器了,卖不出去怎么办?”于是,他自己带头拿出了全部积蓄投资,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作为生产车间(图7),与五个常年合作的手艺人共同出资15万元,在2014年成立了“嘉音加依乐器合作社”。他对合作社的日常生产分了几个层次,关键部件的制作由自己带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乐师在合作社制作,而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序,就由村民们带回家去,做好了再送到合作社组装。如今,合作社订单络绎不绝,收入相当可观,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保护和传承了乐器制作技艺。他还通过举办乐器制作培训班,带动几十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们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也找到了谋生的手段,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能人”

在加依村,组建合作社本身就是一件新鲜事,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是让村民不敢想象和刮目相看,阿不拉·依不拉音成了全村人心目中的“大能人”。原因是他为这个“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带来了“网络销售”的新鲜词,加依村每年能制作数千件民族乐器,然而,由于传统的销售渠道所限,仍有不少乐器“找”不到一双能弹会拉的手,寂静地挂在墙上成为摆设。“如果传统乐器销售能搭上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快车,会发生什么?”阿不拉·依不拉音发现了在网上卖乐器的便利,2015年3月初,他在新和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聘请了几个精通电子商务的大学生,注册了“天籁嘉音民族手工乐器合作社”电商平台。村民们看着他每天包装乐器、填单、托运忙个不停,十分好奇和不解。当得知这是在做生意之后,大家争先恐后地把自家制作的乐器送到他那里,委托他进行销售。“乐器的性能、价格都在网页上有具体的介绍,不管身处何地的购买者都能看到,选择起来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费用,所以很受大家欢迎。”阿不拉·依不拉音看着比传统销售方式日益增长的销量,喜上眉梢,“想不到我们这古老的手艺,也能连上互联网,真是神奇啊!”

农家院里,手艺人手中的刨子和凿子在木头上发出“嗤嗤”“咚咚”的声音,妇女做乐器活儿的说笑声,放学在家孩子们兴奋的喧闹声,琴弦试音的悠扬小调声,融在一起汇成了欢快的天籁声,回响在加依村的上空。加依村,给我的感觉很美妙,质朴典雅的古龟兹风格房屋街道、古色古香的乐器展示中心、自然灵动的小桥小溪,伴随着悠扬清新的音乐和袅袅升起的炊烟,使整个加依村充满了诗情画意。文脉绵绵,曲声悠悠,没有乐器,就没有加依村;没有制作技艺的传承,加依村就会失去灵魂。正是有阿不拉·依不拉音这样的手艺人群体,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肩负历史的使命,带动着古老的技艺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让这新疆传统乐器制作技艺成了新时代丝绸之路的一张亮丽名片。

摘编:《中国手艺人》(2022年10月13日)

(编辑 王凡)

猜你喜欢
塔尔手艺人乐器
学乐器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06
A new beginning
维吾尔族手艺人
乐器
小太阳画报(2019年5期)2019-06-25 10:56:04
累并快乐的手艺人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32
母亲的餐桌
润·文摘(2018年4期)2018-05-14 09:01:41
四川小金清代穆塔尔墓碑考释
西藏研究(2016年5期)2016-06-15 12:56:25
那些有趣的奶酪们
手艺人
奇妙乐器
琴童(2009年7期)2009-07-20 1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