壑声、峰影与“中间地带”

2022-05-30 10:48王升远
读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沟壑大江冲绳

关于《万壑有声》的书名来由,陈言交代,“时代越是向前推进,卑微如我者越是能够听到历史的峰壑之间来自壑的回声,我试图聆听并且回收这些声音,故将此小作名曰‘万壑有声”(陈言:《万壑有声—中日书间道》,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这里的峰壑之喻,让我想到了丸山真男在《忠诚与反叛》中的一段深刻的论断:“生活环境越被‘政治化,积极的忠诚与积极的反叛之间的中间地带也就越小,此时,忠诚对象的转移,就不仅是一个政治信条或宗教信条发生改变的问题,它会带来生活关系的全盘激变。”若将“积极的忠诚”与“积极的反叛”视为一种地壳运动意义上不断抬升的双峰,就不难发现,是山峰的挤压使得中间地带渐趋逼仄,直至丧失,从而造就了沟壑,这是高空俯瞰群山者不难获得的视觉体验。木山英雄曾以其周作人研究的实例为丸山的论断给出了一个直观的注解。在写作于一九三七年六月十六日的《日本管窥之四》中,周氏黯然宣称将结束自己的日本评论,对此,木山指出:“正像周作人十年前所担心的那样,介于‘反日与‘亲日之间的‘持第三种研究态度的独立派的生存余地业已完全丧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壑声、峰影的释析,在其背面实则关乎我们对宽狭不一、难以用非黑即白的逻辑粗暴处理的“中间地带”之揭示、审视与理解,这便要求我们走向峰之底部、边缘,侧耳倾听双峰交界的沟壑间那些被“主流”压抑、排斥的声音。

《万壑有声》的前三辑将关切视野投向了战争及其周边问题,这是陈言多年来的本业,其中涵盖了对战时知识人精神史,以及战时战后日本知识人之战争记忆与省思的评论,而这也正是我长期关注的问题域。意大利作家皮耶尔乔治·奥迪弗雷迪曾嘲讽说:“愚蠢是没有终点的。如果有,其中之一应该就是相信战争有什么崇高的动机:种族、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哲学,甚至道德。”(皮耶尔乔治·奥迪弗雷迪:《人类愚蠢词典》,姚轶苒译)一九四五年战败之后,武者小路实笃等日本知识人便是以“相信”“被骗”为由,躲过了GHQ(驻日盟军总司令)、日本文坛在政治和道德层面的战争责任追究。高桥哲哉在比较日德两国的战后责任时揭示了一个惨淡的事实—“德国在纽伦堡审判和各占领国的连续审判后,仍然继续追究纳粹犯罪分子,……的确,德国和日本从法律责任来讲有所不同,但是在德国搜查纳粹分子超过了十万件、判决有罪超过了六千件;而在日本则完全是零,就是说,日本人自身进行的审判是零”,并将“日本不处罚(impunity)战争罪犯的问题”视作“作为罪责的战后责任的核心”。面对战后日本战争责任清算的虎头蛇尾、潦草收场,面对亚洲诸国,大江健三郎、家永三郎和堀田善卫作为日本人带着罪恶感在良心法庭上的“自我审判”姿态,便具有不容忽视的思想史意义,《万壑有声》对此予以了详尽的揭示。

陈言在书中以《当内心的法庭遭遇世俗的法庭》和《冲绳战场的“收尸人”》两篇短文评述了《冲绳札记》之出版所引发的“大江健三郎·岩波冲绳战审判”事件。在这起诉讼中,冲绳战中驻守冲绳座味间岛的守备队长梅泽裕少佐,以及渡嘉敷岛的守备队长赤松嘉次大尉的弟弟向大阪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诉大江名誉侵权。而事实上,大江在作品中并未提及赤松姓名。对此,陈言总结了大江的初衷:“追究某个个体并无意义,只有挖掘出事件发生的结构性问题才是有意义的,而这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日本近代化以来的皇民化教育渗透到冲绳的国民思想,日本军第三十二军强加于冲绳民众的‘军官民同生共死的方针,列岛的守备队长这种纵向构造,它的形成及运作形态。”(39页)作为战后成长起来而战争体验相对欠缺的作家,大江面向未来提示的战争经验之思想价值固然值得高度评价,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点。尽管在他那里,“守备队长只是谨守军纪,认真执行命令,绝对服从帝国命令”(32页),但阿伦特在意识到体制问题的同时,依然强调“法庭程序或独裁之下的个人责任问题不允许从人到体制的责任转嫁”,她犀利地指出,“向那些参与罪行并服从命令的人提出的问题绝不应该是‘你为何服从,而应该是‘你为何支持”,唯此,方可“重新获得从前时代被称为人的尊严或光荣的东西:它或许不是关于人类的,而是关于人之为人的地位的”。责任的问题,若不能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身上,民族道德颓废的历史往往只能被架空为历史“经验”,而非“教训”。对每一个个体的“恶”的审视,与对每一个受害者的尊重是互为表里的,世俗的法庭也不应因内心法庭的存在而缺席,个体的责任不应也不能被笼统的民族、国家、组织概念所替代和覆盖。其中自然有不可磨灭的人的主体性精神和知性尊严。基于个体的主体性自省、历史性反思而形成的罪责意识会转变为自觉的赎罪意识和坚守良知、捍卫真理、揭露真相的强韧意志,陈言高度评价的历史学家家永三郎便是一例(44页)。因历史教科书问题状告政府“审定违反了保障学术和表现自由的宪法”,并与之颉颃三十五载的家永先生在其名著《战争责任》的前言中,引述了自己一九五三年七月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太平洋战争期间,我是一位迂腐的读书人而未成为一位佞儒。直至现在,我已禁不住自责自己是个消极的、怠忽阻止战争的义务而不作为的战犯罪人。这次,我决定不让自己再度后悔。当同胞们被逼到毁灭之路时,我们更应勇于面对。”同年十一月他又决绝坚辞日本学术会议会员,并表示:“而今,已再难忍受怠忽守护真理、毫无作为的自责。现在已由过去的梦魇中甦醒过来。此次为了坚守学问,决心奉献所有,一定要为过去赎罪。”

大江与家永的历史反思与战争责任批判中有一个颇值得瞩目的共性—他们始终将“日本”的问题内化和具象为“我”的问题、将民族国家的历史问题与现实层面的个人生存在紧密关联中予以反思和阐发,从而使其论说获得了历史纵深感和知性的尊严。这让人想到了一九三八年二月受納粹打压、流亡美国的托马斯·曼走下轮船时发表的那句著名的宣言:“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小“我”在承担起历史责任之时则变得无限大,陈言也是在此意义上不满于日本的另一位世界级作家—村上春树“三一一”后在加泰罗尼亚国际奖颁奖礼上发表的“反核宣言”。她犀利地指出:“对于核问题,村上春树始终是以‘日本人或‘我们日本人作为主语,使问题一般化,而不是当作自己的问题去面对。”(93页)在涉及历史责任、社会责任的讨论中,世界级的作家抹去自家面目,将自己回缩到群体中的去历史性、去责任化表述,让陈言感到愤懑。我想,在作者那里,这种痛切的责难一方面固然是以对村上的深切期待为前提的(96页);另一方面,就“村上春树对于重大灾难始终保持着疏离的态度”(92页)而言,又显然是以大江为潜在参照的。与村上不言自明的“日本人”意识,以及疏离现实政治的姿态相反的是,在大江那里,让其痛苦自问的命题恰恰是“日本人是什么,能不能把自己变成不是那样的日本人的日本人”。而这一追问的一个重要思考契机,恐怕便是核问题,是冲绳问题,而其背后则始终贯穿着身居边缘朝向中心、主流发问和质疑的伦理自觉和社会参与。从《广岛札记》(一九六五)到《冲绳札记》(一九七〇,陈言便是本书中文译者),再至其他相关著述,在大江那里,核问题得以在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上展开。在核战争的历史阴影与核能利用的现实诱惑之往复撕扯、在拥核派与反核派的激烈论争中,大江提醒民众,“对核战争的悲惨后果要在每一天都持续地发挥最为丰富的想象力,这是抵御核战争的第一要务,否则不足以产生强大的抵抗力量”(79页)。唯有通过“核时代的想象力”,才能将核战争的潜在风险落实到民众的日常感觉层面,从而形成广泛而有力的日常抵抗。较之于村上轻描淡写的宣言,历史批判视角的介入旨在提示人们警惕“草丛中有一只老虎”(柯林伍德),这些富于洞察力的盛世危言最终都被“三一一”东日本大地震所验证。思想家子安宣邦在“三一一”那天则想到了“八一五”,在他看来,“之所以做此思考,是由于我们正在直面终结日本‘原子能发电体制之难。终结‘原发体制,是一个与日本的亚洲·太平洋战争的结束方式、终结方式在结构上深刻关联的问题”,“我们的战争是被迫终结的,并不是我们自己去终结的”,而“原发”体制终结之难亦在于此:“我们并没有将民主主义理解为作为市民介入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重大政治决定过程之权利。这种介入的权利也未曾获得制度性保障。眼前的实态,让我们必须将市民介入政治决定过程的民主主义作为我们自己的事去对待。”(子安宣邦:《近代日本的中国观》,王升远译)历史与“我”有关,当下与“我们”有关,唯有在过去的幽灵与当下的现实之间建立起历史联结,让“我”与“我们”形成命运的连带,将参与和介入当作“我们自己的事”,才可能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抵抗力量。

然而,知易行难。现实却是,芥川奖得主堀田善卫在其获奖三年后揭露南京大屠杀的作品《时间》却陡然遇冷(49页);连“仅仅喊出反核口号,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村上春树“都被日本一些人视为‘非国民”(96页);大江健三郎和家永三郎更是饱受诉讼官司的消耗,被本国人视为“叛徒”(87页)。作为知识人,他们是矗立在权力、社会主流甚至民族国家对立面的少数派。而在日本战后文学史、思想史甚至社会运动史上,正是这样的少数派捍卫甚至拓宽了人们政治认知、学术智识甚至日常生活的“中间地带”,努力使之不被山峰挤压、收编为沟壑。他们也是被峰影所掩盖、遮蔽、压抑的沟壑中人之代言人,是曾经的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大东亚战争”受害者、核战争受害者、核污染受害者及普通民众的利益捍卫者和发声者,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在召唤“我们”,而“他们”事实上也便是“我们”。本书作者陈言所致力赓续的正是其评论对象们所传递的批判和介入精神。这位“精神在押的迷途问津者”在本书小引中自白称:“因为处理的问题多与战争中的人性有关,让我深感人性的不确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落在无知里,以为自己是衡量事物的尺度;同时告诫自己要对人类困境有切近肌肤的理解,要持续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性监控。”乐观主义者常宣称“山高人为峰”,而现实往往是沟壑中人山人海。陈言是倾听者,她在沟壑中回收到了知识界的边缘人、少数派、叛逆者所传递的伤者、弱者的呼喊;她也是沟壑中的呼喊者,她听到了卑微如己者的回声。

猜你喜欢
沟壑大江冲绳
冲绳之旅
沟壑
百万雄师过大江
心中的大江
哲理漫画
搞笑秀
冲绳“复归”45年后,日本民意仍撕裂
冲绳抗议
黄土沟壑地貌区传统聚落形态演进研究
大江和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