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多针对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成功普及的媒介。在媒介考古学的视野中,“想象媒介”(imaginary media,或译为虚拟媒介)的重要性不亚于成功媒介,因为一切成功媒介都曾是概念性的想象媒介。除了从想象变为现实的媒介之外,媒介考古学还区分出不合时宜的想象媒介(如巴贝奇的差分机)和无法实现的想象媒介(如传递灵魂之声的留声机)。笔者借用这一概念,将元宇宙视为将要从想象变为现实的想象媒介。
鉴于元宇宙的技术基础(通信、算力、交互、人工智能、物联区块链、VR、AR 技术)已经具备,对元宇宙的想象已开始实质性地影响现实的社会活动。在我们接受这些想象之前,也许有必要首先考察,“走向元宇宙”这一表达本身具有怎样的社会学意义?既有的想象如何塑造出来,是否需要对想象本身进行批判和反思?
社会学家易洛思(Eva Illouz)把想象视作一种制度化的文化实践。人们所表达的想象看似天马行空,实则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形成的话语系统密不可分。想象会在遵从一定规则的话语系统的影响下,制度化为看起来无须证实的信念。以此视角来看,人们对于媒介的想象是制度化的结果;抛开关于元宇宙的诸多细节上的想象,“我们必然走向元宇宙”这一信念本身亦是制度化的结果。
想象媒介作为制度化的文化表达,在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例如,中世纪天主教神秘主义大师苏索(Heinrich Suso)想象过一个由时钟控制的与神交流的媒介—智慧女神的时钟。智慧女神“用双手握住时钟之轮,并将时钟的运动调整为均匀的间隔”。想象媒介不仅仅是现实的反映,也在积极地塑造现实。智慧女神的时钟“代表了一种美德,即将神圣的规则传达给飘忽不定的尘世生活”(克塔腾贝格:《虚拟媒介的考古学》)。对中世纪的修道院信众来说,智慧女神的钟表并非中性的计时工具,而是直接作用于生活世界的神圣装置和永恒秩序;它在神学话语中产生并被纳入其中,成为信众制度化的想象。
再举一个现代案例。一九一六年, 作家弗里德兰德(SalomoFriedlaender)创作了名为《歌德对着留声机讲话》的短篇小说。女主角安娜非常喜欢歌德,非常想听到已经去世了的歌德的声音。爱恋着女主角的普绍尔教授要为恋人发明一个机器,让她梦想成真。于是普绍尔去坟墓挖到歌德尸骨,根据尸骨做出咽喉模型,放到留声机上。机器做成后,歌德真的开口讲话,甚至发出打鼾声。能够传递歌德声音的留声机,看起来是小说家妄想出来的想象媒介,其实是技术性媒介出现后制度化的“灵魂技术”实践在文学中的呈现。在现实中,有关灵魂的想象媒介同小说一样魔幻。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摄影师威廉·穆勒(William H. Mumler)推銷“灵魂摄影术”,宣称能够拍出已故亲人的影像。一九二0年十月二十日《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杂志刊登文章《爱迪生关于生死的看法》(“Edisons views on life and death”),爱迪生声称正在研制与逝者交流的电子设备:“我倾向于相信,我们的人格在死后会产生物质影响。假设这个推理正确,那么,如果我们能发展出一种工具,它足够精妙,能被我们来生的人格所影响、感动或操控,这一工具一旦问世,就应该能记录某些东西。”也有从事超自然电子异象研究(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a investigation)的人员,希望通过声学装置去捕捉超自然的灵魂之声。
可见,钟表、留声机、电子设备、声学装置等技术发明,皆是在一定的话语系统中被制度化地想象为与上帝或灵魂沟通的媒介。元宇宙概念的流行,是在具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由商业话语扩散到社会话语的过程。商业公司罗布勒斯(Roblox)告诉我们:“随着日益强大的消费者计算设备、云计算和高带宽互联网连接的出现,元宇宙的概念正在实现。”这体现的是马诺维奇(Lev Manovich)所谓“文化的计算机化进程”。商业公司通过广告、宣传片等话语形式将其制度化为社交媒体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未来想象。借着新冠肺炎人们只能宅在家的“东风”,一种足不出户就能迈向未来的想象便像病毒一样风靡全球。
推出想象媒介的永远是少数人(中世纪的大师、十九世纪的发明家)。在当代,少数人与资本、权力紧密地捆绑在一起。资本和权力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元宇宙想象中依然无法回避。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我们必然走向元宇宙”本身就是资本和权力塑造的制度化的文化表达,这种表达不仅弥漫在商业广告中,也弥漫在政府话语、媒体话语乃至学术话语中。就像中世纪的人无法摆脱神学世界观,我们已然很难拒绝这一表达。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以接受走向元宇宙的命运为前提。如果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商业公司提供的单一想象,接受商业公司设定的必然道路,那么未来已来,对元宇宙的任何思考皆属无效。也许可以稍微乐观的是,至少从媒介史上看,虽然人类对媒介的想象总是在一套制度化的文化实践中展开的,但不是线性、单一、必然的直线,而是发散的、多元的、偶然的。只要想象还有些许开放性,我们就依然可以发问:我们正在想象什么?我们应该想象什么?
在扎克伯格的想象中,元宇宙也许是新一代的、改变生活方式的社交媒体。在大众的想象中,元宇宙也许只是一种娱乐工具、一种新式游戏。在投资者看来,元宇宙是一种经济现象,在元宇宙中投资房地产和现实中投资房地产具有同样的保值增值动机。在科幻作者看来,元宇宙或许是人类抛弃肉身,进入数字永生之门的通道。
任何一种单一的想象,都无法洞彻元宇宙对人类未来的可能性影响,也许保持开放,甚至保有拒绝的权利依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人们已接受了“走向元宇宙”这一无须证实的信念,且正在激烈地争夺更具细节性的“想象权”。一旦夺取了想象权,赋予某种想象以压倒性优势,它就会作为一种制度化想象塑造当下的元宇宙实践,从而塑造未来。
下面引自传播学核心期刊的元宇宙想象也许可作为一种主流想象:“当互联网发展的‘上半场完成了随时随地与任何人的连接之后,互联网的‘下半场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们要在随时随地进行任何信息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在任何场景下‘做事(将几乎所有在线下所做的事搬到线上来做,并且更有效率、更加精彩、更具想象力地实现)的突破。”
互联网的“上半场”确实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弱连接”,我们直接把批判矛头指向“互联网的下半场”。在“在任何场景下做事”这个表述就已经比较恐怖了。本来人只需要在办公场所的固定时间办公,有了社交媒体后,在家也可以辦公,睡觉时间也可以办公,只要是在线时间就都是办公时间。如果元宇宙“进一步实现在任何场景下做事”,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加速?
我们期待科技帮助我们节约时间,把精力放在更有创造性的事情上。罗萨(Hartmut Roas)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指出,科技虽然给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但随着科技进步,事务量也在成倍增长。但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巨量事务产生的非创造性时间会压过科技节约给我们的时间,所以现代人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如果再让元宇宙加剧这一状况,追求所谓“更有效率”,不就是在助长罗萨所批判的加速社会?
那么,元宇宙中的生活是否“更加精彩”?“更加精彩”这一表达预设了新媒介时代比旧媒介时代更精彩,可事实是,随着新媒介的广泛使用,往往伴随着新的问题,比如互联网带来的网络暴力,社交媒体带来的“群体性孤独”。目前,VR 性侵已经成为虚拟世界中的新问题,何谈“更加精彩”?
最后一点,元宇宙似乎是比以往的媒介“更具想象力”。不能否认,元宇宙也许可以像艺术作品一样,用来激发想象力。但如果把想象力全耗尽在元宇宙上,那就是在局部上发挥想象力,在整体上封闭想象力,压制整体性、具有精神成长性的想象;“人们的目光,从星空中收回。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引自刘慈欣的演讲)。在《不可思议的物理》(加来道雄著)这本展望未来的书中,有隐形、心灵感应、机器人、外星人、UFO、恒星飞船、反物质和反宇宙、时间旅行,甚至有曾被认为是骗局的永动机,唯独没有元宇宙。元宇宙反而可能是对想象力的限制,使我们从广阔的宇宙龟缩回地球之中,借用鲍德里亚的概念,这会导致想象力的“内爆”—在想象中消灭想象。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拥抱元宇宙是拒绝向外探索、拒绝不确定性的群体心理的写照。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加速内卷的社会(还有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流行传染病),人们不再追求不稳定和创造性的活动,而是渴望规避风险,过上安全的生活。在元宇宙概念流行之前,人们就已然把目光从星空收回,退回到内在的小宇宙。这也许是元宇宙概念流行的社会心理基础。晚近现代性的世界将人们挤压在方寸之间,人们期待元宇宙在方寸之间打开一个不用与人相争就可以栖居的世界。
鉴于走向元宇宙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文化表达,批判性话语自然无法扭转这一趋势,但也许可以提供一些主流话语之外的另类话语,避免少数人对想象权的垄断。在更一般的社会层面,科幻作品在提供另类想象方面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许能够帮助普通读者反思主流想象的问题,面向更广阔的想象世界。
如果我们必然走向元宇宙,元宇宙不应是与现实对立的宇宙,而是宇宙中用以理解宇宙的宇宙。相反,如果只以元宇宙本身为目的,遗忘促使我们成长的宇宙,人类会进一步陷入算法编织的“精神世界”,在算法提供的过度饱和的体验中经历“精彩的人生”,且无法将体验整合为具有精神成长性的生活经验。如果元宇宙的“精彩”意味着生命体验的片段化乃至狂乱变化,倒是和罗萨描绘的晚近现代性特点相一致。这种现代性将导致人们把生活视为由一堆不相关的片段所拼成的随机图案,使自己像代码一样疯狂运转,不再关注精神的成长,成为困缚在代码世界中的片段化的数字幽灵。
如果我们必然走向元宇宙,我们也许更需要想象减速的元宇宙,想象缓解晚近现代性精神危机的元宇宙,想象同“星辰大海”保持联系的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