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项目推进机制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2022-05-30 23:01:15孔翠芳
中国经贸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鹰潭谋划机制

孔翠芳

加强项目管理是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期,补齐项目推进工作短板弱项,聚焦谋划、审批、建设和考核等关键环节,健全项目全流程管理体制机制,对于推动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调研中发现,江西鹰潭通过探索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在项目谋划、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和考核激励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打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肠梗阻”,提高了项目工作质量效率和推进力度,稳住了地方经济大盘,值得借鉴。

一、项目推进工作存在四方面突出问题

(一)项目谋划储备“守株待兔”

一是不愿谋。一些地方主动谋划少、超前谋划意识不强,存在坐等“领导下任务、临时谋划、突击上项目”现象。二是不会谋。一些地方对央省及行业政策动向研究不透,项目谋划人员专业能力缺乏,导致谋划出的项目不符合相关政策要求。三是乱谋划。个别地方项目谋划储备存在一定随意性,出现项目信息混乱、项目结构失衡、项目不符合实际需求、论证不充分、投资估算不准确等问题。

(二)项目前期工作“差强人意”

一是跟踪服务有差距。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询问进度、督促建设的多,跟踪协调、帮办代办的少,落实专员制、保姆式服务机制还有差距。二是手续办理不及时。项目前期规范性要求较高,部分项目选址、用地、立项等前期工作没有及时完成;部分项目土地、林草地、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周期较长,影响项目按期开工。三是要素保障不充分。主要受到资金、用地、用能和环评等要素限制难以开工,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财力紧张,落实配套资金困难;一些企业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问题突出;一些项目受用地影响迟迟难以推进。

(三)部分项目建设“缓不济急”

一是调度督导力度不足。一些地方存在重争取、轻建设的现象,项目落户后疏于督促落实,项目建设现场监督管理工作松懈;一些地方调度机制不完善,进展看的多,问题解决的少。二是信息化支撑不足。一些地方项目建设管理仍沿用纸质件签送、图片展示进度等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相关部门之间难以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共享和协同联动,导致项目工作推进效率较低。

(四)评估考核机制“流于形式”

一是评估工作缺位。一些地方因人手有限没有开展政府投资类项目后评估工作;一些项目后评估只注重工程项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方面的评价,对于项目相关性、效率、影响和可持续性的评估较少。二是奖惩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对不同考评的对象没有进行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奖惩方式也不明确,影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二、在实践中探索创新项目推进工作机制

鹰潭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重要抓手,有力支撑了经济稳定增长。2022年上半年,鹰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2%,居全省第二;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一)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在“准”上抢先机

选准选好项目是项目推进的前提条件。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解决项目从哪里来的难题。鹰潭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投资政策导向、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明确的重点工作,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分析,紧跟大政方针谋划项目。二是坚持分级负责,解决项目谁来谋的难题。鹰潭市建立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市领导牵头负责本项目谋划,市直有关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项目谋划推进,各区(市)负责本辖区项目谋划推进落地,市发改委统筹全市项目谋划。三是坚持遴选审核,提高项目谋划质量。鹰潭建立项目谋划储备三级审核机制,由市直主管部门、市政府分管领导、项目谋划储备领导小组逐级审核把关入库。

(二)全力优化项目服务,在“好”上求突破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政府的服务指数换取项目的活力指数。一是优化服务,压缩审批时间。鹰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创新实施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通过“拿地前”提前策划生成、“拿地中”并联预审会商、“拿地后”承诺容缺快速办结,已有多个工业项目实现5个工作日内快速落地开工。二是创新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针对本地铜加工企业资金需求缺口大实情,从委托加工垫资代采、应收账款保理、集采集销服务、质押担保服务等方面创新铜供应链金融模式,2022年以来为99家铜企业提供资金97.7亿元;为促进本地物联网企业研发创新和成果运用,创新推出“03专项贷”,为129家物联网企业项目提供资金23.2亿元。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家企业融资0.6亿元。

(三)突出项目建设实施,在“快”上下功夫

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是项目推进工作的重头戏。一是分类建库推动项目落地。根据项目成熟度进行分类管理,所有谋划项目入储备库;从储备库中筛选出未来2年拟开工的项目纳入管理库;对管理库中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当年必须开工建设的项目,纳入到实施库。二是实行重大项目滚动管理。每个季度末将计划外新增重点项目扩充到全市大中型项目盘子,2022年3月末市大中型项目由365个滚动增加到450个。三是加强项目实施调度和督查。在调度上,鹰潭市发改委每周一调度、分管副市长半月一调度、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专题调度。在督查上,市委联合督查组及市发改委每月对省大中型、省重点、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项目进行督查,市发改委分管领导及市直有关单位每月对所属领域的项目进行抽查。在协调上,每月10日组织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在“实”上见真章

健全项目考核激励机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一是建立分级约谈通报机制。鹰潭对项目实施和项目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实行“三单(白、黄、红色督办单)”管理,实行分级约谈及通报机制。对区(市)及市直项目责任单位当月排名倒数第一且未完成当月计划的发“白色督办单”,由市发改委进行约谈。连续2个月排名倒数第一的发“黄色督办单”,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连续3个月排名倒数第一的发“红色督办单”,由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并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二是注重项目工作考核。鹰潭建立项目建设考核工作机制,将项目推进、现场会排名、项目入统、调研督导及抽查等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年度考核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范畴。对于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及奖惩,项目责任单位若被三次红单问责,将实行一票否决,不得评先评优。

三、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议

(一)健全项目谋划机制

一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紧扣政策和规划方向,提前谋劃事关民生和长远的项目。二是建立项目谋划工作机制。实行分级分类负责工作机制,健全各部门之间协调机制,分梯次筛选审核入库。三是提升项目谋划能力。各地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编印项目谋划储备指南,详细讲解政策方向、支持比例、申报条件等;做好业务培训,组织项目谋划与管理、专项债项目申报等培训班,提升各部门项目谋划能力。借助“外脑”“外力”,发挥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的专业优势。

(二)创新服务保障机制

一是优化项目管理和服务。深化营商环境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精简审批环节、材料、时间,降低审批成本,提升项目手续办理效率。建立重点项目审批“1对1”服务机制,由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高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升项目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建设智能化、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推动审批事项部门联动、“秒批秒办”,提高管理服务效能。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原材料和用工等方面协调力度。用好国家“一揽子”信贷支持政策,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项目清单,召开项目融资对接会,保障项目融资需求。建立项目信息分级公开制度,吸引社会投资进入。

(三)强化调度推进机制

一是实行动态管理机制。项目实行清单化、动态化管理、对于推进困难的项目列入专项调度库进行重点管理。二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推进方式。分级组织现场会和观摩会,集中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组织调度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联合督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现场调研督导,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争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四)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一是明确考核评估标准。制定项目综合评价标准,开展项目综合绩效考评和项目后评估。二是以评促建,推动项目进度。完善约谈、通报机制,定期通报进展和评价考核情况,促进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加强奖惩激励。安排一定的预算内投资作为正向激励资金,对排名靠前的地区和部门进行奖励。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评,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在项目一线跟踪考察干部,对项目有突出贡献人员可优先选拔任用。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鹰潭谋划机制
鹰潭火车文化研究
速读·上旬(2021年11期)2021-10-12 23:04:05
强化责任勇担当 统筹谋划抓落实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汇聚心声 谋划未来
新农业(2016年22期)2016-08-16 03:34:40
谋划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谋划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