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注意力、思维、情感都尚未发展完善。很多学生在生活交际中都会存在叙述不清事情经过的情况,如此要想让他们完整、形象、生动地去讲故事就更难了。因此,二年级的教学目标中对于讲故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把故事复述完整。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去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故事的讲述,学会把事情说完整、讲连贯。下面就以二年级下《蜘蛛开店》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地讲解如何训练低年级学生讲故事,以达到讲准确、讲完整、讲生动等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人物形象 将故事讲准确
在课堂中,根据整体教学目标让二年级的学生直接讲述故事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笔者发现,教材的编写者先是从借助课文段落的中心句和图片作为抓手开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再到借助词语、思维导图讲故事。这就体现了一个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这在课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故事中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做的,人是故事的首要元素,也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他们最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因此,要想让学生讲好故事,首先得让学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只有把握了人物形象的特点,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表述才能形象且饱满。
《蜘蛛开店》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四个人物:蜘蛛、河马、长颈鹿和蜈蚣,以蜘蛛为中心,三次开店形成了三段有趣的小故事。河马、长颈鹿、蜈蚣这三个动物各有鲜明的特点:河马嘴巴大、长颈鹿脖子长、蜈蚣脚多。要想让学生把故事讲准确,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特点加以关注、牢记心中。教学中笔者是这么引导的:
师:蜘蛛的店开张的第一天,小蜘蛛卖什么呢?
生:卖口罩。
师:口罩编织店开业了,请一名同学来做销售员。
(学生读课文,挂上店员牌,大声吆喝)
师:销售员的吆喝声吸引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谁来读?(学生读课文)
师:这位客人(指示看图)有什么特点?
生:大大的嘴巴。
师:用手比一比。你们瞧(出示蜘蛛图片),蜘蛛那么小,而河马的嘴巴那么大,织一个这么大的口罩,要用多久呢?
生:一整天。
师:是啊!从白天忙到黑夜,又从黑夜忙到白天,多辛苦呀!谁能看着板书讲讲口罩编织店的故事?
(随后,一个学生讲故事,其余学生评价)
鉴于故事中三次开店的过程、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我采用了“1+X”的教学方式。先详细讲述“口罩编织店”的部分作为示范引领,然后以学生为主体略讲“围巾编织店”“袜子编织店”两个部分。在体会长颈鹿的特点时,可结合投影动画片,让学生扮演小蜘蛛,抬头和长颈鹿讲话,感知长颈鹿的脖子长,扮演蜘蛛花很大的工夫去织围巾。这样,学生很快地把握住了三个动物的特点。而在“袜子编织店”部分,课文三两句话就结束了,学生在关注蜘蛛被吓跑了的同时,追问一句:“他看到谁了?是什么样子的?”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发现蜈蚣的特点。再让学生猜测:这次蜘蛛织好袜子需要多久?用两三句话把故事补充完整,这样学生再讲起故事来就能准确地把握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准确地讲述故事情节。在第二课时,我要求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来买东西时,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自由想象,快速地说出有特点的其他小动物。学生把握住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就能准确、流畅地回想故事、续编故事,一举两得。
二、运用思维导图 将故事讲完整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理清思维的脉络,把握文章的思路。在《蜘蛛开店》的书后习题中,提供了一幅树状的思维导图,并明确了“讲述故事”这一要求。这幅图用虚线并列连结了三个情节和对象,清楚地指引了故事的内容,训练中可以与教学活动巧妙地结合,提示学生有序地注意思维导图的各个有关部分,从而把故事讲完整,把情节表述得有头有尾。
在教学活动中,我抓住蜘蛛会吐丝这一特点,讲授新词编织,并借势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对书后提供的思维导图进行合理改造。结合图片和板贴,训练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分三个部分讲故事。在每一个部分教学后,再结合课文内容讲故事,班里其余学生做小听众,并让他们进行评价、补充。先舉例,后迁移。通过这样的方式,班里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讲故事的活动中。他们先讲口罩编织店的故事、再讲围巾编织店的故事,扩容到讲袜子编织店的故事,最后将前面三个部分整合起来,把故事讲述得更加完整。这样有序推进、先分后总的方式,相比一下子学完课文再来讲故事会更容易些,更顺利些。这篇课文结构相似,学生在有了先例后,进行二次讲述就有了基础。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很快抓住人物特点和内容情节,减少磕磕碰碰和丢三落四,从而降低了讲述难度,确保故事讲得完整。
三、巧用妙招提示 将故事讲生动
很多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但不知怎么讲述。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讲故事时,只是对课文的语句内容进行重复叙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让学生把握住人物的形象特点,还可以在学生讲故事的环节中,插入两个“友情小提示”,引导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作为“小妙招”,让他们把故事内容讲生动,做到有声有色。
在学生讲述“口罩编织店”的故事时,教师可及时提示学生:讲故事和读课文可不一样,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小妙招:自我问一问——“想到小动物的特点了吗?怎么讲故事才完整?”再让学生试着讲一讲“口罩编织店”的故事。在第一位学生讲述完故事后,及时让学生运用妙招进行对照、点评。这样,不管是讲故事的学生还是听故事的学生都会关注教师的“友情提示”,后面的学生再次讲故事时,能力就会有所提升。第二个小妙招:在“围巾编织店”的故事讲述之前,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加上动作、神情,注意夸张一点,要求与长颈鹿的特点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讲故事时,根据妙招一的要求,同时“吸收、消化”妙招二的要点,故事讲述起来效果就比“口罩编织店”好多了。
教师将两个小贴士融入课文内容教学中,搭建支架,让学生有效地关注要素,对学生的要求逐级提升,可以促使学生能够高效地讲述故事,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故事训练,既结合了课文,又实现了扎实练习,慢慢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