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暖
刘巍,东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东莞)初中语文学科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访问学者,广州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合作导师,粤东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群首席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中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专家,江西省、贵州省“国培”主讲教师,广东省中语会常务理事,东莞市中语会副事长,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提出“知行语文”教学主张,出版个人专著四部,教学成果多次获省、市奖项。
《广东教育》:刘老师,从简历来看,您既是实践研究者,又是理念建构者。我想,正是这样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自觉,才让您结出累累硕果。
刘巍:您过誉了。不过,我在教育教学教研过程中,确实注重从联系实践的角度来建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知行语文”教学主张,就是我正在充实与完善的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探索。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和团队一直在路上。
《广东教育》:您是基于什么思考提出“知行语文”的主张呢?
刘巍:在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研工作中,我发现初中语文教学常有“三化”现象:一是窄化了语文学习范畴,把语文教学等同于课文教学;二是泛化了语文学科属性内容,把语文课程上成了其他课程;三是模糊化了语文教学的边界,把语文学习变成了个体经验的传承。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注重涵咏、品味、欣赏和理解,但语文教学以及对语文教学的研究理应是科学的。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经验、尤其是个体的经验并不总是可靠的。真正可靠的是经验背后隐含的规律与学理,是提高对个体经验的分析、推断、归纳与总结,是倡导基于实证的语文教学及其研究。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基于教学实际的判断、推理与验证,需要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主张。这种判断、推理与验证是一种与主观、虚构、抽象、模糊等相对应的“知行合一”的理念。由此,我凝练并提出了“知行语文”的教学主张。与此同时,我和东莞初中语文团队也一起逐步探索“知行语文”的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这也是东莞品质教育、品质课堂探索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旨在建设东莞初中语文教研共同体,创设合作共享、互助共赢的教研文化,带动一批、成长一片、凝聚一群。这种探索,是一种目标引领,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使命担当、信念追求与理想情怀。
《广东教育》:您能具体描述一下“知行语文”主张吗?
刘巍:“知行语文”是基于“知与行”结合的语文教学,是践行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语文教学;“知行语文”以泛在学习理论为支撑,以创设真实或虚拟的生活场景与情境为特点,试图构建起一种别样的、本真的、认知与实践合一的语文学习世界,从而让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可。
“知行语文”是基于实证的研究,是将认知的过程与实践的过程统一于教学活动中交融共进、实施知行耦合的教学主张。“知行语文”既重情境下的认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习的泛在化;又主张从“知行”走向“智行”,重实践的科学化与精准化,力图将感性的认知上升为理性的、信息化的融合。
“知行语文”认为“知”与“行”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情境中以知为行,以行践知。在推进中有三个关键点:一是要拓展语文学习的宽度。语文学习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强调人人、时时、处处。这是知行语文的前提。二是要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创设基于真实或虚拟的生活情境场域,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這是知行语文的保证。三是要注重语文学习的整合。选择基于大单元、大主题的教学形式、内容和方法,进行课堂的联合、内容的整合、线上线下的融合,最终达成知与行的耦合,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知行语文的实施途径。
《广东教育》:您刚才提到“知行语文”是东莞品质教育、品质课堂探索的一种形态。那么,您推进的“知行语文”品质课堂有什么特色?
刘巍:东莞成为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千万人口特大城市,GDP突破万亿大关)以来,全市各行各业正以实际行动努力写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东莞教育也步入了快车道,东莞教育人正大力推进品质教育、品质课堂的建设,发挥教育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当然也进行了适合莞邑本土学情的教学教研探索。我从四方面来阐述“知行语文”品质课堂的特色。
一是精准化,即满足个性需求的初中语文课堂。我们努力探索基于个性化的融合创新精准教学,关注并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性需求,把握其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把课堂集体学习中的每一个学生当成个体,精准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发展中的需要。在精准分析的基础上,培育形态丰富的语文学习成长土壤,匹配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教育资源,创设过程性的语文评价机制,努力为学生制定符合他们学科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
二是情境化,即立足高阶思维的初中语文课堂。我们努力探索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积极探寻“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语文教育教学样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互动式学习;注重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的、合宜的语文学习方式,促进初中生在信息时代开展个性化的、跨界跨学科的语文学习,开展由低阶的识记理解到高阶的创新思辨的语文学习。
三是生活化,即探索知行合一的初中语文课堂。我们力争拓宽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知语文、行天下。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在生活中学习和实践语文,在语文中学会更好的生活,让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让学习语文无时不可。
四是人本化,即注重追求幸福的初中语文课堂。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课标和统编教材规定的各种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更应在语文的教学与熏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我期望“知行语文”实践,能带给东莞学子幸福。
《广东教育》: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东莞)初中语文学科主持人,在东莞推进品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您是如何带领您的团队一起研究和践行“知行语文”主张的呢?
刘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我们其实也还在路上。在这里,我就以我和团队探索的基于OMO的名著阅读教学和教研来谈一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知”与“行”。
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是指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的整合模式。基于OMO的名著阅读理念研究、推进策略研究与课例开发研究,从名著阅读过程维度、课型维度等,基于实证研究,对名著教学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提炼,对课例进行开发和优化,体现“知行合一”的语文特色,形成实证化、科学化、精准化的教学内容与课例实施指南。
一是创新名著阅读方式。在OMO的理念指引下,立足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探索实现“人人可读”“时时可读”“处处可读”的泛在式学习方式。
二是聚焦信息化赋能。融合式的课例研究与开发,使学生在线浅层阅读、学习、交流、监测与线下课堂深度阅读学习、讨论、专题研究交替进行,融合、贯通甚至回环,让学生在信息化加持中,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系统中。
三是开展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教学和教学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统编教材推荐的必读名著可教点、能教点、该教点有很多,而且阅读教学也是学习者(学生)、教学者(教师)、编写者(教材编委)、文本(写作者)、研究者和评价者(命题人员)之间的對话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从写作者、编写者、评价者、教学者等维度,通过数据分析探索,从中一窥名著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取点;同时,从实践探索出发,从策略研究、评价研究等角度,精选并分析东莞市部分青年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课例,依此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四是凝炼名著教学的核心价值点。从写作者角度来看,名著往往有一套复杂的、完整的、自成的系统,既有写作者的思想意图、个人情趣,又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从教学者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发掘每一部名著独特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追求知识教学基础上的能力点以及背后的规律,从而在名著教学中落实重点、难点,进而以精确清晰的名著阅读资源,以精准有效的学习方式,达到理解的名著阅读学习效果。
《广东教育》:作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您是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研究能力的?
刘巍:作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个人的成长一定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平台的帮助和导师的引领。我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一名教师想要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则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学理研究、教学诊断与分析,学会深入思考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思考教学之间的因果联系。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知行合一,把握学科教学的真谛。
所以,我依托“百千万”培养平台,在导师的引领下,通过语文的实证研究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我所理解的实证研究与分析,是指减少主观判断、不只凭借或过分依赖个体的教学经验,对语文教育教学现象、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及其发展趋势做的客观研究、判断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理联系和教学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教学行为的效果。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