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2022-05-30 16:21杨焕珍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杨焕珍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会让初中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抵触的心理,难以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教师将情感教育渗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则可以让初中生获得更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但能让初中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理论,而且也能提升初中生的法治意识与道德情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情感目标,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在教学方法上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这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而在中学道德法治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情感教育具有内容和形式的双重特征,它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成熟,并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初中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初中生是未来建设家园的关键力量,只有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发挥巨大作用。

第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念。在这个成长阶段,初中生迅速成长的同时,世界观也在形成。这一时期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极大影响。只有初中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取向,才能有效地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基础、发挥思想道德价值观的优势、保证自己在学校中有立身之本。科学合理的价值体系在指导人们的生活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由于初中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課堂,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说是最佳途径,下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展开探究。

(一)深入挖掘教科书,感悟与体会其中的情感因素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与互动的主要来源。教师、教科书以及学生之间能不断实现知识的传输,也能实现情感上的互动。教师深入挖掘教科书中蕴藏的情感因素,不但有助于唤醒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潜能,而且还有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情感因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无处不在,如图片、小故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从宏观角度掌握该学科的特点与内容,并全面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不断钻研并探索教科书中的情感因素,同时制订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

对教科书中显性的情感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实现以声传情、以情润声,用饱满的情感触动初中生的心灵深处。例如,在学习到“我们属于多种群体”中“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时,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播放诗歌《我爱这土地》,并将该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诗人的身份中感受与体味这首诗歌蕴藏的情感。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饱满的情感朗读这首诗歌,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配上音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面对教科书中缺少情感因素的教育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充满情趣的语言为原本平淡的内容赋予情感色彩,从而让内容变得活泼,激起初中生学习与深入探索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加快追赶的步伐——科教兴国”这一内容时,课程基本都是一些有关“科教兴国”的理论性知识,如果教师只是枯燥地将这些知识讲解出来,那么初中生会对该内容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这一内容时可以将我国现如今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我国神州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以及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在“天宫二号”的生活状态等视频资料,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国现如今取得如此重大的科技成就主要依靠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国家强大,有的说是人才。这时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继续提出问题:“是的,人才强国,那么人才是怎么培养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教育。”这时教师就可以用振奋昂扬的语气进行这一教学内容的导入:“对,人才是我国发展的关键,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为国家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通过这样的导入,不但能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而且也让他们认识到科教兴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引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

人们感受或者抒发情感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就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引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初中生营造富有情感的课堂氛围,提升初中生对情感的认知与感受能力,并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与抒发自己的情感。

1.创设生活情感的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兼具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对很多学生而言,这门课就是要求枯燥机械地记忆知识点,所以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致不高,如果加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将会直接导致这门课程远离其开设的最初目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站在初中生实际生活的角度,将生活中的素材与教科书中的知识相结合,使初中生在课堂学习中把自身代入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事件的当事人角色,深刻领会当事人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什么是违法?”这一内容时,在讲到我国关于违法类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初中生理解,如捡到他人贵重物品不归还且占为己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并伤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通过这些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的案例加深初中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再联系学生身边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如欺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学生等,让学生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思考与反思,形成法律意识,用法律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步入违法歧途,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

2.创设活动情感的教学情境

通过具有情感的活动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拓展初中生的思维,让初中生在活动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并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深化情感。例如,在教学“一把‘双刃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展开辩论活动,根据班级学生的意愿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参与辩论的双方辩手、主持人、记录员等,引导他们在课前收集有关科技的利与弊等相关资料,还可以允许他们针对辩论内容向教师寻求帮助。在课堂上,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主持人进场主持辩论赛,双方辩手在辩论赛开始后对本方的观点进行充分阐述,尽情展现自己的能力与风采,让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在这激烈的辩论活动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进而实现观点的升华。在辩论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其他学生对辩论中的观点进行补充发言或者谈一谈自己在参与辩论赛后的感想,最后引导初中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技,并根据身边的科技产品将对科技的认识写成小文章,由教师选出一些优秀的文章张贴在宣传栏中,让班级学生都能观摩与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将辩论赛的照片以及辩论的文字记录等贴在宣传栏中,让初中生能看见自己的优秀表现,从而提升自信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三)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拓展情感教育的途径

新课改突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拓展情感教育的渗透途径,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高效、有趣等特点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从而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达到以情育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内容时,教师应明确这节课的目的在于教育初中生爱护公共设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初中生呈现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有的人在公园里随处吐痰、乱扔垃圾,有的人破坏公共设施以发泄自己情绪……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从这些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展开思考与讨论,最后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这些人的社会意识比较薄弱”的结论。然后,教师要进行情感上的升华,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护国家公共设施,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视频传扬中华传统美德,渗透情感教育,就“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展开辩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老人摔倒要扶,并表示这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延续,让社会上的人感受到温暖。这样,教师的情感教育已经发挥了作用,初中生秉承着“恶小不为,善小也为”的理念,彻底抵制不良思想的干扰,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具有代表性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能活跃课堂学习的氛围,而且还能进一步深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情感目标,推动情感教育打开初中生的心灵,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精神力量,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丰富初中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更注重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练习,引导初中生走出课堂与校园,自主体验与参与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而思考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在教学“生命的特殊体验”这一内容时,教师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与老人聊天、帮老人整理内务、感受老年人的心理,学会尊重与关心爱护老人。教师还可以组织初中生进行登山活动,在登山之前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进行小组登山比赛,以此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在登山时,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与支持,初中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在登上山顶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虽然登山会让学生感到身心俱疲,但是在比赛活动中却也感受到别样的快乐与兴奋,这些都将化为学生不断前进的目的,并逐渐形成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的精神品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帮助初中生从课堂知识的思维局限中“冲”出来,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逐渐获得信心,而且也能让初中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以及为了这些美好而需要付出的努力。

三、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为初中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进而为初中生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开设旨在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所以初中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积极探索与尝试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实現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从而让初中生在学习与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论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这一学科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实现全面发展。

(吴淑媛)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