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水浒传》的人一定记得,在武松打虎这一章节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这里的“大虫”指的就是老虎。
那么我们不禁就要问:作为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老虎这种凶猛的食肉动物怎么就和虫子联系到一起了呢?
原来,老虎被称作“大虫”的最早文字记载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其中记载:“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
事实上,在古代,人们通常用“虫”来泛指一切动物。正如清朝著名学者郝懿行对《尔雅·释蟲》一章的注释那样:“或行或飞,或毛或蠃,或介或鳞,以虫为象。”
同时,古人还将所有的虫都进行了分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
而“大”有长、为首的意思,如称兄弟中排行第一的为“大哥”;“大”又是敬词,如称“大人”“大夫”“大王”等。
虎属毛虫类,是兽中之王。古人把“五虫”的首领与五行方位相配,西方之神即为白虎。“大虫”也就是毛虫之首领,兽中之王的意思。这与东方之神龙为鳞虫之长,南方之神凤为羽虫之王而被称为“龙王”“凤凰”都是同样的意思。
所以,将老虎叫做“大虫”,其实是一种“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