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顺喜
★我们教材所节选的文言文(包括古诗、古代寓言故事)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当中涉及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民俗、生活习俗、山川历史、人文精神等。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尤其重要。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表达上有较大的差别,由此导致我们理解人的思想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当中所记述的事件距离我们十分久远,加之知识视野有限,因此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可能容易脱离文本的时代背景,也有可能对文本误读。而“知人论世”是我们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
一、“知人论世”的理解和文本解读
儒家“亚圣”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也就是说,后代人想要了解先贤的行为和思想,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对他的诗歌或者作品才能产生深刻的共鸣。东汉文学家赵岐也提及“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这里的“别”是辨别、认识的意思,也就是说只通过先贤作品思想难以知道他的得失、高下之分,需要对有关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揣摩作者的思想,这样文本解读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以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例,这是一篇小品文。作者记述了自己在寒冷的冬日到杭州西湖的湖心亭看雪的经历。在不足200字的作品中,作者张岱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意境开阔的雪景图。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文质兼美,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具有极强的文字表现力。当然,要理解张岱在此文所寄托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對作品的审美意趣,仍需要我们站在作家、作品所处的时代去分析才能做出有效正确的解读。
二、读懂《湖心亭看雪》的孤独与审美
(一)披文入情谈孤独
“孤独”这种心情历朝历代文人皆有表露:李白独坐敬亭山的孤独寂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陈子昂独自登上幽州台,抒发人生际遇的悲怆呐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实张岱也是孤独的人。他是晚明孤独的文人代表,主要表现在:
1.眼前美景皆寂寥。雪景自然与别处不同,很多诗人面对西湖的奇景也曾赋诗以叹,如唐朝李郢在《冬至后西湖泛舟》中吟道:“山影浅中留瓦砾,日光寒外送涟漪。”张岱在《曲院风荷》中写道:“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所以冬日踏雪游西湖别有一番趣味,而在《湖心亭看雪》当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当时远望西湖,只见湖上弥漫着漫天的雪花,天上的白云与冰雪覆盖的山和水融为了一体,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而近景所看之西湖,只见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淡淡的长堤痕迹,一座小小的湖心亭印记,以及一叶小舟和舟中两三个人影,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留下“墨点”的痕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说道:“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清代王夫之也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张岱所看到的景色虽美,但都是单一的、少数的存在: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小舟、两三粒舟中人,放眼西湖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作者与这些物外之境不过是茫茫世界的一点痕迹而已,并且“人鸟声俱绝”更显寂寥,所以这些景色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面对寂寥的西湖——张岱注定孤独!
2.“天涯何处觅知音。”张岱是一个孤傲的人,当其他的文人、纨绔子弟在家里喝暖酒、品暖茶、拥暖被的时候,他居然选择在寒冷的冬日去看雪,可能他也想看看世界上还有没有人像他一样“痴迷”山水、“痴迷”雪景,于是怀着这样的期待独自前往西湖寻觅知音,希望重遇、延续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所幸,天待他不薄,在湖心亭居然发现有人在此喝酒,此景此情即使跨越了千年的我们依然能够想到张岱的惊喜——张岱寻觅到了知音,真是大团圆结局。但真实的情况是:湖心亭的人只是在这里做客的(“客此”)。做客的人其实就是匆匆过客而已,他们来这里喝酒、赏景纯粹是出于游客丰富旅游见识的愿望,不像张岱这样遗世独立的人,所以这个人注定不会是他的知音,只能是张岱寻觅知音路途中的匆匆过客。于是张岱“强饮三大白而别”,文人嘛,喝酒是常事,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像李白那样号称“千杯不倒”,如果是“知音”怎会“强(尽力)饮”呢?又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分别呢?难道不应该赋诗吟对、畅谈世事吗?所以,张岱其实是找不到知音,表示礼貌喝了一点而已。即使后来的舟子说的“更有痴似相公者”,也真的只是“似”而非“是”。难觅知音——注定孤独。
(二)身临其境说审美
古代先贤对于写景状物总有特别的情思,有时候以景勾连情思:时光飞逝,但景物依旧、物是人非,自然能生出伤感怀旧的情怀,于是这种景色之美感就与众不同了;有时候以景渲染气氛,用以直抒胸臆,于是这种情况下的审美也会别具一格。从文学的角度看本文的审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浑然一体的景色美。晚明汪珂玉曾这样评价西湖:“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也就是说,冬日的西湖是最美的景象。而张岱别具艺术性的描述和体验也为欣赏西湖、描绘西湖开创了全新的视角。先看“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雪后,昔日人声鼎沸、鸟语花香的西湖顿时寂寥了,仿佛一下子被冰冻了一样“顿失滔滔”:无声无色无味,呈现出空灵寂静的美感。这里很容易让人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岱其实正在经历前人那样的苦寒,那样的萧瑟,而他的品行更是那样的高洁傲岸;再看“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彼时的西湖风雪漫漫,寒夜雾气迷蒙,天地间一片苍茫,又呈现出一派空寂、浑然一体的朦胧的美景。这里,张岱使用的是白描手法,对西湖之景不渲染也不雕饰,追求简洁朴素自然,于是张岱笔下的西湖就好像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卷一样在读者面前慢慢铺开,这种手法其实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简约手法不谋而合。显然,这种景色带有空灵淡雅的美感。
2.清幽淡远的意境美。张岱笔下的西湖又被称为西子湖。这个称号主要是因为宋代诗人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将西湖比喻成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也就是说西湖具有柔美女子的风姿绰约特征。但是,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并没有描写西湖这种女性的柔美,而是把西湖置于更庞大的白色背景之下,西湖本来就算大的了,但是与张岱构建的苍茫世界相比,就显得渺小了。且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寥寥数字,营造了一个幽远朦胧、宁静空明的寂寥意象。相比于庄子《逍遥游》中远大阔达的壮观,这里把人、物缩小化描写,大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受。这里其实融合了作者的真实体会:年轻时的张岱类似于纨绔子弟,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昔日每天在西湖边上挥金如土、纵情作乐、声色犬马,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禁让张岱感叹——在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人其实很渺小,并且如今难觅知音,穷困潦倒、年华不再的张岱再次游历西湖,多彩多姿顿化为几笔黑白的淡墨山水,显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戚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他特别强调,后人可以沿着作家作品的文辞窥见、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张岱应该是幸福的,因为他在这样新旧交替的时代,仍能坚守自己的一份信仰,固守自己的家国之思,不为斗米而折腰,不失一个文人的尊严。另外,张岱虽然是孤独的,这份孤独也只能由张岱个人去承受,因为他有承受孤独的勇气。但张岱绝对是超越时代的,他不但具有独特的审美眼光,更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一代文人的代表。当我们怀着这样一份情感去解读《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时,颇有难以言表的对其人、对其情的心灵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