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探究问题,用数学的方式育人

2022-05-30 20:28余叶军杨广清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数是数轴距离

余叶军 杨广清

大部分教师往往采用有序评讲的方式进行习题课的教学,这种方式缺少知识的重新架构、宏观的视角、整体的思维,与当下大单元教学的观念背道而驰。要想切实地解决这些问题,习题课教学就要在知识的整体结构、核心内容和重要思想上做文章,让学生既见树木也见森林;要以知识为载体,思想方法为核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承担主人翁角色,有效体现思维的生长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一节“乡村共同体”联合示范课,教学对象为一所学校的七年级学生。本节示范课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对数轴的再认识,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建立方程的模型,提升数学思考能力,为后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作铺垫。由此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在活动中生成,在生成中成长。本节课的教学主线是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算一算,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方法,最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数轴的相关知识,请你说说你心中的数轴是什么样子的。

生1:一条有正方向的直线。

生2:还有原点和单位长度。

师:请你画一条数轴,说说数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3:正数、0、负数可以在数轴上有序排列。

生4:可以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一想数轴的样子,在脑海中直观感受数轴的形象;再通过画一画让这种感受成为现实,也提高了作图的能力;最后,通过说一说,进一步体现理性思维。

活动探究1  读图(图1)获取信息:

师:我们能从图1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5:我能得出A、B、C、D四个点表示的数分别是-3、-1、2、3。

生6:这四个数的大小关系从图中能直接看出。

生7:能求出每个数的绝对值。

师: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

生8:绝对值表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师:那么数轴上点A到点B的距离是多少?

生9:点A到点B的距离是2。

师:你是怎么得出的?

生9:我是从图中直接看出来的。

师:非常棒!借助数轴,直接看出,几何直观,一目了然。请同学们看图2,此时数轴上点A和点B的距离是多少?还能直接看出来吗?

学生一脸茫然,随后陷入沉思,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有想法了吗?

生10:AB=b-a。

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10:我是借助于图1,多举几个特殊的例子,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师:我发现了有部分同学的结果是a-b,正确吗?

生11:正确,因为a-b是负数了,距离不能为负数。

师:距离可以用之前学的什么知识来表达?

生12:绝对值。我们可以求a-b的绝对值。

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结论的形式统一呢?

生13:AB=[a-b]或[b-a]。

设计意图:看图说话是学生将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的重要途径。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获取图形信息的问题,既是对学生数轴知识的再一次唤醒,又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再一次提升。教师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线段长,展现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最后通过一个一致性的表达去统一思想,体现了数学结论之美。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同时,也为后续解决问题提供了生长点。

活动探究2 观察图3,回答下列问题:

(1)[4-1]表示哪两个点之间的距离?[4-(-1)]呢?

(2)你会用式子表示A、C两点之间的距离吗?

(3)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另有一点P表示的数是x,你会用式子表示A、P两点之间的距离吗?

(4)你能说说[x+1]表示的含义吗?

(5)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你能说说[x-1]+[x+3]表示的含义吗?观察数轴,你还有什么想法?

师:同学们对哪一个问题疑惑最大?

生14:我们小组对问题(5)疑惑最大。

师:其他小组是否也有同样的疑惑?举手示意。

师:问题(5)与问题(4)有联系吗?我们的经验在哪里?可以怎样变形呢?

生15:式子[x-1]+[x+3]可以变化为[x-1]+[x-(-3)]。

师:很好,离成功不远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这个式子的含义了。

生16:从数轴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x到1和x到-3之间的距离和。

师:表达得非常准确。我们再用变化的眼光去直观感受一下,在x变化的过程中,x到1和x到-3之间的距离和怎么变化呢?

生17:利用数轴,我发现x在1和-3之间时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4。所以[x-1]+[x+3]最小值為4,没有最大值。

师:问题(5)从数的角度很难解决,因为涉及七(下)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式子的特征联想到数轴,通过几何直观,利用数形结合来解决。

设计意图:活动探究2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学生搭建思维的“脚手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让探究走向纵深,体现了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让学生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利用类比去探究、去构建,激发数学思维活力。

活动探究3 观察图4,获取信息:

师:AC+BC等于多少?

生18:AC+BC=8。

师:若点P在线段AB上,则PA+PB等于多少?

生19:PA+PB等于8。

师:若点P在数轴上,且PA+PB=10,你能求出点P表示的数吗?

生20:PA+PB=10时,点P有两个位置。若点P在点A的左侧,则点P表示的数是-4;若点P在点B的右侧,则点P表示的数是6。

生21:借助前面的学习经验,我可以设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x,因为PA+PB=10,可以得出[x-(-3)]+[x-5]=10,然后分类讨论求解。

师:两位同学经过思考都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方法,成功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了问题。同学们能否根据图4,在刚才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个问题呢?

生22:若点P在数轴上,求PA+PB的最小值。

生23:若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x,当PA+PB有最小值时,这个x的位置确定吗?

生24:若点P在数轴上,PA+PB+PC有没有最值?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非常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探究3的学习,学生感受到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后,实现由课堂走向课后的教学评价体系,让评价体系更加完整。

三、教学反思

1.合理设计探究问题,促进学生整体领悟

“双减”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在课后自我发展,构建生长型习题课就尤为重要。生长型习题课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着很好的整体领悟能力,而合理设计探究问题是促进学生整体领悟的一个有效路径。如活动探究1,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不断地让学生去回忆数轴的定义、用途,为后续深度探究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合理探究,得出了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表达式,归纳出后续应用的结论。在有序的思考中,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完整思维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数学思维经验化、能力化、成长化。

2.合理设计探究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能引领学生思考、有梯度、有價值的问题,让问题成为思维提升的有效着力点。如活动探究2,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问题设计层层递进,探究难度逐步增加,思维要求逐步提升,能力要求逐步提高,一系列的问题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探究问题时,不仅要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更要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比如“你能说说[x+1]表示的含义吗?”这就需要学生有联系地去学,整体地去想,在活动中去深度探究,在深度学习中体会数学内部是相互联系的。

3.合理设计探究问题,促进学生质疑评价

学生的质疑是课堂教学宝贵的财富。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往往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去提炼、概括,寻找普适性的方法,然后举一反三,产生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这种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可以适用于一般的、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活动探究3,在前两个活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若点P在数轴上,求PA+PB的最小值。”“若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x,当PA+PB有最小值时,这个x的位置确定吗?”这样的质疑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而是在本节课一个个活动层层探究后产生的,充分说明本节课前面两个活动探究的学习是有价值的,体现了合理设计探究问题的必要性。学生能够有效地从数量特征联想到几何特征,从而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创造性地利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创新才能,激发创新意识,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育人的方式。

(作者单位:1.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2.江苏省仪征市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数是数轴距离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数轴的作用
算距离
确定中间圆圈里的数是关键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