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中山国文字整理与艺术特征研究

2022-05-30 10:25代晴吴帆
东方收藏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代晴 吴帆

摘要:文章主要以战国中期中山国的“中山三器”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出土的战国时期中山国文字进行整理和分析。中山国文字是战国文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山国文字的考释和书法艺术特征的研究,一方面对中山国文字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则从书法艺术角度出发,对战国时期中山国文字的线条、结构等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独特的艺术宝库。

关键词:中山国;文字整理;艺术特征

一、战国时期中山国文字概况

中山国(前414—前296),是战国中期位于燕赵两国之间的千乘之国,实力紧跟“战国七雄”之后。中山国的历史是鲜虞部的华丽蜕变史,也是不同民族的大融合史,也正因这种特殊的民族构成,当时中山国的社会生产力和军事能力,与中原诸国相比也是强悍的。中山国的地理位置刚好位于太行山一带,山地和平原优势均占,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得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有效融合,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文化、政治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山国的手工业也在此情境下迅速发展,被冠以“多美物”的誉称,“中山三器”的发掘更是证实了当时手工技术的高超。这对于中山国文字特色的形成和流传造就了极好的衍生环境,也为后人研究中山国文字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以“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来形容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语言与文字,其时文字材料繁多分散,并且数量有限,较难提取、总结其中的规律。中山国便是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各地域语言纷呈、文字各异,因此当时的文字极具时代特性与地域特征。

20世纪70年代,中山王墓在河北省平山县被发掘,墓葬出土文物、遗址出土文物及货币等上面均有中山国时期的特殊文字。据统计,带有铭文的器物有118件,铭文约有3000字,其中,4件铭器带有文字,刻着长篇铭文:中山王鼎有467个字,中山王方壶有450个字,中山王圆壶有182个字,兆域图铜版(图1)有484个字。丰富的出土器物为学者们的研究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文献资料与图片素材,无论从器具材质、铭刻图像与文字,还是器物形制等方面,都将中山国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可以说,中山国青铜器的发现为我国学者探究中山国文字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为战国时期的文字研究做了重要补充。战国时期的文字是指这一时期诸国地域内使用的文字,为汉字演变的关键时期。在界定战国文字时,多数学者一般会依据字法体系及其运用范围,将文字分为“六国文字”与“秦国文字”两大体系,其中,中山国文字被划分到三晋文字体系中。在时间界定方面,大部分学者以国家行政时间为依据,何琳仪在其文章中将战国文字定义为春秋末年至秦统一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内,大陆范围内七国曾使用过的文字;汤余惠的《战国文字编》则涵盖了战国时期文字、部分春秋晚期以及秦代的文字。从字体角度出发,在战争和地域的影响下,此时的文字字法多处于融汇交叉时期,草体、装饰化几种书体并行,书风具有独特的面貌。

二、中山国文字艺术特征

(一)中山国文字书法艺术界定

书法字体的演变进程直到隶变的完成才得以结束,处在隶变时期的战国文字依然会显现出字体上的割裂。王贵元于《隶变问题新探》中曾分析战国时期的汉字体系由线条化转向笔画化,各系文字的总体变化相同形成的现象可划为“隶变”。因此,中山国时期的文字处于受其他七国文字影响下自我意识并行的阶段,使得当时器具上的铭文与秦统一六国后的小篆相比,多了几分装饰性。丛文俊先生曾描述战国文字的特征是:由注重稳定的秩序感和内在的质朴美,逐渐转化为强调外在形式的优美华丽,书法逐渐从注重实用性转向装饰化与视觉效果。此时的文字处于庙堂意味与实用并存时期,为了体现铭文的庄严性与重要性,装饰性的线条与结构仍然存在,但是已逐渐开始向去装饰化而重实用性与简化性演进。

(二)中山国文字书法艺术表征

“中山三器”(图2)的铭文多为契刻而成,刀口清晰简洁,线条灵动流畅,柔和与力量感并存。中山文字作为篆书系统中的一员,相对于秦小篆来说多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拘谨;相对于鸟虫篆来说,疏朗有致,有装饰性但不过度,别具一番韵味。

以篆书为体系纵向对比观察,通过将历代具有一定代表性与同质性的小篆提取出来进行对比(见表格),可以发现中山国器物上的铭文在汉字演进方面已经定型,在书法艺术风格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色。春秋时期开始盛行的具有装饰性意味的鸟虫篆,整体重心靠上,字形瘦长,起笔较尖健,转折处圆润厚实,线条粗细变化处自然流畅;秦朝统一六国文字后,整理出统一的官方文字小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斯的《峄山碑》,秦小篆作为官方小篆的开创之体,整体来说气象宏大,更具工稳中和之美,纵势偏宽,起收笔偏圆,笔画圆劲。到汉代,篆书地位的回落与隶书的升起,使得篆隶杂糅的风格盛行,原本作为日常书写文字的篆书因其繁复性逐渐被隐去,大部分出现在具有一定庙堂气的作品上,如《祀三公山碑》篆隶杂糅式的隶书便极具时代风格。《祀三公山碑》的起收笔多方圆兼备,笔画中隶意横生、行间茂密、大小穿插、古劲烂漫,具有辩证统一之美。唐代时期的篆书是继秦代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期,李阳冰小篆的书写风格可比李斯,故而被世人并称为“二李”。李阳冰的小篆可谓是铁线篆的极致,对秦篆、汉篆扬弃发展,笔画粗细均匀、结构左右对称,上紧下松。至清代,篆书随着各种书体的复兴一起创新,清篆也因为文人书家们的独特用笔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邓石如“书从印出,印从书出”的书写风格,使其小篆打破了传统的程式,形成了婀娜与劲健共存的书风,相背关系明显,是前面各时期小篆所不具备的书写性。相对于以上几种篆书风格来说,战国中期的中山国文字尚且处于成型阶段,锻造手法会对线条质感产生影响,形成斑驳刚劲的线质,整体呈纵势,前两横距离偏近,竖画较长,线条趋近圆起尖收,洒脱飘逸。

从书法角度来分析,中山国时期器铭文字(图3)刚劲与柔和并重、婉约与灵动共存。从“可”字能够看出,其字法与普通小篆不太相同,第一笔横画多出一些装饰性转折用笔,为整体增加了柔和灵动的因素,起笔较为尖细,转弯处浑圆厚重,收笔处也较为细致,结构上注重相背关系;“明”字为左右结构,右边的主体字呈半包围形式,将左边的“日”字旁环抱其中,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装饰化倾向,这又与早期甲骨文时期的字法相接近;上下结构的“易”字造型独特,下方的“勿”字第一撇拉长了传统的字形空间,将字形重心下移,起笔较尖,契刻线条的收笔处较为圆厚,气息平和。半包围结构的“有”字呈现向右倾斜的动态态势,结构轻盈灵动,下方的“月”字也具有一定的象形特征,线条流畅刚劲,结构舒展开张。“中山三器”的文字虽为契刻铭文,但其线条入笔收笔的粗细对比与变化,让人仿佛可以看到契刻过程中线条速度的快慢变化,从而使文字更具动态感与书写感,线条中的醇厚处又为文字增加了坚毅的质感。

在整体章法上,“中山三器”铭文均较为整齐,横成行纵成列,字与字的间距较为均等,疏密有致,为厚重的器具质朴感加入了一些灵动气息。镌刻的铭文虽没有界格进行界定与划分,但依然稳固有序、气息通畅。字与字之间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呼应、布白得当。在保证每个字的疏朗开张的同时又使得空间节奏稳定。正是这种空间上的疏密与线条上的均衡灵动,形成了中山国文字书法艺术章法上呼应得当、灵动富有变化又浑然天成的特征(图4)。

三、中山国文字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中山国所处的时代与地理位置,都为其文化艺术带来了特殊的影响,刚柔圆融并存的风格展现了当时书法对立统一的独特美感。“中山三器”风格婀娜刚健,线条起收笔飘逸丝滑,但同时也急徐兼用,装饰化的活泼线条与稳健的线质在对比中形成了中和。后世众多书家及篆刻家多从早期各种载体上的篆书作品中进行风格及技术的吸取,以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由于中山国的独特地理位置及所处的时代,也为其文字艺术带来了独特、不可复制的价值。

中山国文字的契刻是战国时期书写的主要手段,“中山三器”的流传为后世研究战国时期文字与书法具有极大的补充作用,且可推断出当时的冶金技术与工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程度。所以,中山国文字不仅是当时文字艺术风格的审美体现与文化依托,更为当时古文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同时对后世书家的艺术创作带来了重要的艺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书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710.

[2]王贵元.隶变问题新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03):155-159.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232.

作者简介:

代晴(1993—),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北美术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书法史、书法教育。

吴帆(1993—),女,汉族,山西大同人。河北美术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书法美学。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