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仙境,理想之地

2022-05-30 15:55秦明信
课外语文·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田园生活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秦明信

★“乌托邦”,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创造出来的名词,指没有的空想的理想国度。看起来高大上,其实与我国古代所追求的“世外桃源”是一样的。“世外桃源”也代指理想的世界,需要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奋斗、为之拼搏。只是在封建的旧时代,这种愿望只能是一种奢望,难以存在。古人虚构的这个理想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桃花源记》的前世今生

关于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向往,一直以来都是历代文人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从《诗经》中的“乐土”开始,到儒家构建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一直在他们的诗歌中、著作中潜意识地构造着这个社会,安放他们自身不屈的心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新的名词“世外桃源”才破壳而出,这个词语来自《桃花源记》。作者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它是陶渊明一系列“桃花源诗”的序言。与以往时代相比,它有更为深刻的背景:西晋统一全国后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灭亡,随着晋室的东迁,北方出現了十六国的混战,东晋也发生了王敦、桓玄等人的叛乱。后来,北方相继诞生了北齐、北魏、北周,南方也相继经历了宋、齐、梁、陈几个朝代。一次次政权更迭带来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斗争。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老百姓在乱世中苟延残喘,可谓政局动荡、社会离乱、人性崩解。于是,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桃花源”便成为后世众多文人共同的“太平梦想、美好家园”。

二、《桃花源记》的文化意蕴

(一)原文分析

《桃花源记》由发现桃源、做客桃源、重寻桃源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捕鱼人意外发现桃花林,“忘”“异”“欲”都表明了他被美丽的桃花林风光吸引。第二部分,写捕鱼人看到的桃花仙境中人与人和谐共处,家家户户热情待客的场景。第三部分,写捕鱼人重拾标记找寻桃花源却无功而返。从这三个部分可以看出,作者的描写亦幻亦真,虚实结合,让桃花源真的成为一个“仙境”。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巧妙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美好社会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

(二)关于理想国度的憧憬

陶渊明作为一名文人,一直有“大济苍生”之志,但是魏晋的政治形势只会让其“壮志难酬”。陶渊明自身的性格较为耿直,不善于变通,在官场上是一个“异类”的存在。当县令也仅仅八十一天就挂印辞官,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隐居生活与当时的朝廷真是不能同日而语。这里鸟语花香、生态优美,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没有朝廷的腐朽,在他的笔下:

1.世外桃源——美丽的山水田园图

通过捕鱼人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山水田园美景。首先,美在花海。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桃花争艳图。只见“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捕鱼人看到整片的桃花林,放眼望去花海阵阵,缕缕清香扑鼻而来,充满春天的气息。“中无杂树”说明这个地方的桃林应该是人工种植的,更显现其美景盛况。踏着新鲜的、嫩绿的青草,看着纷纷扬扬的鲜花,让人置身于春色的包围之中,心旷神怡。其次,美在整齐。捕鱼人走进发光的洞口,开始的时候是狭小的,但是一瞬间“豁然开朗”,看见平坦的大地,鳞次栉比的房屋,让人想到这里是一个有序的世界。相比于桃花源外的断瓦残垣的残破景象、悲惨景象,这里太美了。再次,美在田园。隐居后的陶渊明过着优哉游哉的田园生活。在他所创作的一系列田园诗词中,他这样描绘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丝毫不抱辛苦之意,反而乐在其中。这样的山水田园生活是作者向往的生活。桃花源也是一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池塘,这种田园之美,美得令人神往。

2.世外桃源——美妙的和睦相处图

如果只有美景其实算不上美好,毕竟作为个体,要和身边的人往来,才能有人情的来往。同时代的谢灵运也经常与乡邻交往,他积极地帮助穷苦人民,既供耕田人吃饭,亦供采桑人购买衣服(“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这是他真实的写照。陶渊明作为后来人也深深敬佩。《桃花源记》里面也有这样的描述。其一,这里老幼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代指长寿的老人,“垂髫”指的是小孩子,两者都享受快乐、自由的生活,可以说实现了孟子追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形态。相比桃花源外战争下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里很美好。其二,这里的人热情好客。面对捕鱼人这个陌生人,惊讶之余“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且“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捕鱼人受到桃花源人每家每户的热情款待,而桃花源人从不计较得失,这种氛围与桃花源外“穷在闹市无人问”“杯杯先敬富贵人”形成鲜明对比。这里风土人情淳朴,让人流连忘返。

3.世外桃源——清贫的自给自足图

田园生活本身一定是远离社会经济生活的。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似乎是“自挖坑”,自寻死路。但是,在古代物质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田园生活本来就能够满足桃源人生活的需要。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人,虽然自我封闭,但是过的是自给自足的丰足生活。这里有“良田”,能生产足够的粮食,况且“阡陌交通”,田埂交错相通,明朗分明。这就为粮食的收割提供了必要的便利,桃源人生活的地方不必上缴赋税,没有任何剥削,粮食更是丰足。这里有“美池”能产鱼,还有鸡鸭犬,肉食种类很多。捕鱼人这个陌生人也能顿顿盛宴招待,物质不可谓不富足。这里有“桑竹”,桑叶用来养蚕,蚕产丝,这样能生产必要的用来裹体的衣服,这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象征。至于竹子,用途更为广泛,竹子可以用来建造房屋。竹子还可以用来运输泉水,还可以吃到鲜嫩的竹笋;作斗笠和蓑衣,遮风挡雨,还可以砍竹子制作管乐笛来自娱自乐……所以,桃花源人生活虽然看起来落后,其实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相比于桃花源外为了五斗米折腰、为了生活尔虞我诈、为了生存抢掠劫杀,这里的生活实在是平平淡淡的富足。

读完《桃花源记》,我们会发现它与一系列的神话作品是有区别的。神话是虚无缥缈的,像蓬莱仙岛住的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但是桃花源人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需要生活。与老子的理想社会区别更大。老子本人主张“无为”,他的理想社会较为单纯,他主张人们不需要太多的技术装备和复杂的技巧。人们只需要回到远古时期的朴素自然,没有争斗,自然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社会要求发展、个人要求发展,怎会回归到“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呢?更何况,老子强调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似乎又太苛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为什么被称为亦幻亦真呢?在于桃花源的描述有其真实的一面,里面的人有衣服穿,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能耕作是一个农业相对发达的社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是一个尽孝的社会。这其实就是社会真实面貌。所以,抛开物质生产水平来讲,陶渊明创造的桃花源仙境才是未来的社会形态: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猜你喜欢
田园生活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桃花源记》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田园生活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归纳演绎,寻觅文化的“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
椁朴的印尼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