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智涛
主持人语
2022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呈现形式,是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近期,编者特邀部分学科专家和一线名师,带着我们一起解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敬请期待。
摘要
2022年版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为此,我们必须站稳语文学科的“C位”,巧妙选择跨学科的交叉点,开发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依托情境任务群的创设,引领师生跨界融通,共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2022年版新课标 语文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比较热门的一个概念,其中明确表示:“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跨学科学习倡导打破学科壁垒和学科课程的局限性,让各学科协同作战,真正践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何跨学科学习呢?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
一、从语文学科地位的变化看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
曾几何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如雷贯耳;当下,经常会听到数理化老师说,“要想考高分,首先要学好语文”。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数理化老师何以改变认知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当下的中考学科试题,从中找找答案。
1.在诗词歌赋中跨界科学知识
请看一道中考化学试题: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一道典型的跨学科学习的试题,它将语文与化学学科相勾连。学生答题正确率如何呢?中考数据显示,得分率偏低。为什么?很多学生把“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理解为烧香的炉子,烧香涉及物质燃烧,是化学变化,因此不少学生没有选择A项。其实,诗句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紫烟”是瀑布水面的雾气,并没产生新物质,它属于物理变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解读能力直接影响题目完成的正确率。
再看一道中考物理试题: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词人描述“山是运动的”,他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A.船B.山C.河岸D.树木
这道题将语文与物理学科相勾连。两句古诗描写了动静相对的生活景象——这既是一种文学的表达形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山的动态之美;也涉及物理学科中的参照物知识。这种化静为动的手法,在古诗词中是非常普遍的。
与古诗词中的科学知识联系最紧密的是地理学科。因为纬度差异而导致物候现象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景物特征也是诗人最善于捕捉的。诗人往往将情感附着在它们身上,借此传情达意。因此,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地理学科,教师都会自然地将两门学科跨界融合,共生核心素养。
这就启示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不能只停留在意象情感的赏析上。我们既要欣赏诗歌描写的自然景象,也要关注其中蕴含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要体悟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也要思辨文学语言与科学表达之间的差异。
2.在文言典故中跨界科學思维
先看一道中考数学试题:
《庄子·天下篇》记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如图,直线l1:y=[12x]+1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2:y=x于点O1,过点O1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1于点A,以此类推,令OA=a1,O1A1=a2,……,On-1An-1=an,若a1+a2+…+an[≤]S对任意大于1的整数n恒成立,则S的最小值为 。
[y][x][O][l1][l2][A][A1][A2][O1][O2]
这是一道填空压轴题,该题引用了庄子的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通过这句话,命题者力求体现新课标理念,创设情境,考查学科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
面对这道题,笔者不禁思考:创设这个情境有何意义?引用的这句话能否去掉?如果去掉,是否影响学生的答题?不少数学教师吐槽:学生如果读不懂这句话,就应该抛开,不要为此花费时间。如果纠结于此句,反而会影响答题速度与质量。那么,庄子的这句话真的跟完成试题没有关联吗?其实是有关联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棍棒,每日截取它的一半,永远截不完。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具有无限可分性。命题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极限思维来解题。
这道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各学科中蕴含的哲理是相通的,只是它们演绎的方式不同而已。同时,这道题也告诉我们:跨学科学习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能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不能为了创设人文情境而创设人文情境。这种跨界应该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浅表的伪情境创设。
再看一道中考化学试题:
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率百万大军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着的原因是: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将大火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烧得更旺。
这是一道语文与化学学科跨界的典型试题。它巧妙地创设了人文情境,在经典的故事情节中考查化学学科知识。对“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从文学的角度思考文章是如何表现主题思想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突出了诸葛亮的“智”。而化学教师则是从化学学科思维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3.在语文情境中跨界审美创造
有这样一道中考语文试题:
(内心独白略)
为上面的内心独白选配背景音乐时,你选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结尾部分(歌词见下),你向图图说明了理由。
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这是一道语文与音乐跨界的中考试题。
令人欣喜的是,语文教师的跨学科意识正在逐步增强。语文学科不只停留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前沿科技”的主题跨界上,也开始向音乐、美术等美育学科跨界。遗憾的是,语文学科的跨界步伐还比较保守,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界,仍拘泥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层面,没有真正与乐曲等相融合。如果设计不同旋律的曲目,让学生根据那时那境的内心感受进行选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那么跨学科的意图会更鲜明。
4.在生活场域中共生核心素养
有这样一道中考生物试题: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江水“绿如蓝”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藻类植物 D.裸子植物
文学的描绘应基于现实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想象就缺失了与读者的共鸣。这道题既考查了生物学知识,也紧扣生活常识。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故选C项。这道试题启示我们:眼中要有自然万物,要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其实,学习不仅在课堂中发生,生活就是课堂。学生不能忽略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必然演变成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这样的“两脚书橱”是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的。
还有这样一道中考试题:
2022年4月25日,“书香安徽·皖美阅读”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拉开帷幕,通过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等“六大行动”,传承弘扬安徽崇文重学、书香传家的优良传统,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和知识力量。
(1)爱读书,让生活书香四溢。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2)爱读书,还要善读书。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书中的知识和观点。
这道题有点像语文的综合实践题,但其实它出现在中考政治试卷中。此题打通了学科边界,融合了学科知识。第(1)小题考查学生整合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要求从政府、新闻媒体、社会、学校、公民等角度进行阐述。第(2)小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从阅读思维角度来说,学科间本就是无界的。对学生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各学科间也是相通的。这就为学生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实现跨学科学习的几点建议
如何做到学科融通,共生核心素养呢?笔者提四点建议:
1.站稳语文学科的“C位”
跨学科学习不是简单的拼凑。就语文学习而言,要以语文学科的重难点为起点,整合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2.巧妙选择跨学科的交叉点
跨学科学习不是没有边界的,要确立跨学科学习的视角、主题与目标。要巧妙地找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从现实情境中提炼出跨学科课程研究的视角,从课标、教材、学生需求以及现实生活中确立跨学科学习的主題,达成语文学习的素养目标。
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体察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提供生活的源头活水;关注诗词歌赋中的科学现象,能够合理解读;讲究语言表达的简明规范,熟练撰写各类报告;搭建音、诗、画转化的桥梁,提升审美创造能力;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理性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等。归根结底,要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最终指向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开发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教师要学会借力,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社会场所等各种渠道和途径,实现广阔视域下的学科联动、能力互生。
4.创设情境任务群
教师应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在相关联的任务驱动下,完成跨学科知识的主题融合;依托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特色项目,结合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实现跨学科学习。
总之,2022年版新课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之境,引领师生跨界融通,共生核心素养。就让我们开启智慧,一起转动跨学科学习的魔方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