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
深度学习视野与因材施教决定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初高中语文知识结构的转变呼唤分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教学研究关注生本差异化问题,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显著差异的不同班级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要有差异,因学定教,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从教学目标设计到实践,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准确清晰地进行分层设计表述。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所有涉及的科目中,语文学科承载的任务最大,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布鲁姆在目标分类学理论中提出目标教学的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应用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层次区分包含了下列六点:一是知道(知识)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呈现;二是领会提示—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三是应用提示—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四是分析提示—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五是综合提示—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六是评价提示—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基于此,设计问题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认知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此外,在问题设计中,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初级认知,高级认知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关注在认知领域层面分层次提出问题在语言综合能力提升教学层面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因材施教决定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国内外学者对于深度学习的概念给予了不同视角的界定,早期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存在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深度学习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从关注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向关注深度学习的结果和过程转移。深度学习不仅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使教师把握学科本质和学生学习规律,在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中,弄懂学习发生的深层原理,明确学与教的关系,对于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至关重要。简言之,深度学习是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针对某个挑战性主题积极参与持久研究,促进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从深度学习的结构性特征来看,学生学习态度,能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学习的课程內容,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的任务驱动,要有挑战性,高投入;学习的过程,要聚焦问题解决、知识运用与创新;学习的结果,走向批判、创造等高阶思维,或整合认知与非认知的割裂,发展情感价值观或追寻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更为造就时代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实现深度学习,就要进行深度教学。在高中的语文深度教学中,分层教学设计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体现。既要从学生学习投入的状态着手,调动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有情感上的投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与情感的迁移与转化、分享与合作,从而获得由外到内的深度理解,助力素养与观念的形成。通过教育教学的分层,教学更有针对性,深度教学所提倡的“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才可能得到落实。
初高中语文知识结构的转变呼唤分层教学 从教学内容来看,初中语文教学在内容的设置上比较简单,课程内容的密度比较低,难点比较少,且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低。学生只要按照单元到课文的详细体系,进行相关的阅读、听说和作文训练,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且坡度比较缓,知识的设置和安排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但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面对高考,课程内容无论在篇幅还是问题设置上,在容量和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学科题目的设置更多地渗透了其他学科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密度大、难点多且应试性、研究性和综合性都增强。除此之外,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给高中语文教学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首先,从学习心理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基本上都是就近入学,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老师和同学,且学习任务不重,在心理上一般不会有较大波动。但到了高中阶段,很多学生离家远,选择了住校,第一次离开家,学生的心理上会有更多的焦虑、恐慌以及对新环境的畏惧情绪。其次,高中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时期,情绪的波动以及无法排解等都是高中生难以适应高中生活,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原因。初高中的知识跨度大,进度推进快,学生一开始跟不上学习进度,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放弃的心理,甚至在行为上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所以,教师要分层指导,通过学生的深度学习、深刻理解、提前预习、认真听讲、积累复习等,才可能学好高中语文。
分层教学设计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的改革,重在强化思维训练,突出能力培养,让每一个学生能全面发展,进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既要考虑问题的深浅程度,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水平,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顺序,使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依次逐个解决,犹如长江大河,一浪推一浪,解决前一个问题为解决后一个问题打下基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又是前一个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为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并达到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因为素质教育是使人类全面发展的教育、普遍发展的教育和主动发展的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问题,善于设计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如何进行深度学习视野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分层设计,让教师做好深度教学的准备 根据学生的层次,教师需要有不同的指导思想。比如对后进生采用基础性目标:低起点,拉着走,多鼓励;对中等生采用提高性目标:慢变化,小步走,多练习;对优秀生采用发展性目标: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只有目标分层,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才可能达成深度教学。
该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层次1:诵读诗词,把握现代诗歌的写作特点;层次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诗歌阅读能力,探究“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层次3:赏析诗歌,从意象角度感悟诗歌的内涵美和画面;层次4: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前两个层次是所有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可以达到的目标。层次3是找到诗歌内在的语言规律,中等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层次4是优生应具有的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分层设计,逐步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
首先,主体内容学习。①初诵词作,读情韵之美。问题:这首词给你什么样的感受?②细析秋景,赏壮阔笔墨。问题:词的上阕、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③由景及情,感凌云壮志。问题: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意写得富有生机,读起来让我们顿生豪情呢?青年时代,毛泽东的胸怀和壮志体现在哪些地方?这三个问题的难度是依次提高的,是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先请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朗读,由其他学生评议,再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学生朗读,并配以一定的体态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内容学习,从数量、色彩、动作等方面,分析词中的景物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词中秋景的生机盎然;朗诵方法的指导丰富学生对词句的感知;通过对写作背景的了解,体会毛泽东因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所以写出了生机之秋,理解情景之间的交融。
其次,小组合作探究。①探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有怎样的含义。②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探究文中景与情的关系。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出分层教学的意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言语交流、阅读鉴赏和梳理表达的有机融合。小组合作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如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以及时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给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从而調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课后作业分层设计,让深度学习得以延续 一是纪录片《诗人毛泽东》对毛泽东的生平和诗词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请在课后观看节目,丰富对毛泽东的了解。二是毛泽东一生创作了100多首诗词,作为革命领袖,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查找课外资源链接(毛泽东诗词书法网址),朗读欣赏,试着背诵其中你喜欢的诗篇,和同学交流赏析。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出分层教学思想,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增加对毛泽东领袖和诗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这种整体结构性安排下,学生因个性差异会关注自己的学习重点,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活动训练使学生乐在其中、学有所得。
辅导评价分层设计,让学生信心得以展现 在深度学习视野下,学习辅导、考试评价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内容分层设计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比如实行学习小组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档案管理,语文实践活动进行班级小组ABC层级评价管理,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养的提高;充分利用学分制评价方式形成良性引导,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提升提供持续动力。因此,我们要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创造条件,让学生全员性参与;指导方法,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特别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尽可能给予其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时,享受参与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
教师的理论水平需继续提高。深度学习视野下的分层教学设计就是让教师有意识地挑战自我,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做到整体把握,高屋建瓴,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传统观点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分层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取水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更多的取水方法。
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需加强。深度学习视野下的分层教学设计备一节课等于备两节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开展好集体备课更是重中之重。集体备课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攻克难关,实现智慧和资源共享,弥补各位教师独立备课的不足,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真正做到博采众长,可以保证备课的质量。但由于备课组中每位老师对分层教学设计的认识不同,造成了有时候集体备课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合作交流,打造分层教学设计的和谐团队还尚需时日。
深度学习要求教学不仅关注语文知识与写作技巧,更要关注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向高阶思维阶段(分析、评价、创造)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分享。“学习金字塔”理论揭示:在小组讨论分享或实际应用中学习效果的巩固率是最高的。比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一课时,将教学目标前置,在合作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与此同时,注意了分组方式对于学习效度的不同影响,注意了差异化分组对于多元思维立场的促进,可以看出同质化分组更有利于推动协作认同走向深入的特点。既体现了深度学习的要求,又兼顾了“学习金字塔”的主张,进行了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