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娟
(山西省国有林场和种苗工作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2)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是山西地区重要的乡土造林树种。沙棘生命力强,繁育速度快,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首选树种。其果实营养极为丰富,含有人类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酸、超氧化物等物质,可加工成保健茶、饮品及化妆品。山西省是沙棘的重要天然分布区,沙棘品种众多。随着沙棘被不断开发利用,急需选育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高的沙棘品种,以满足市场对优良沙棘品种苗木的需求。
试验地设在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景尚林场的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行政区域属于晋中市寿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居潇河中上游。整个地形西北部、北部较高,向东南逐渐倾斜,呈阶梯状分布。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寒温干燥区和寒温半干燥区交错地带,春秋季短暂不明显,夏季凉爽,冬季长而寒冷。年均温7.4 ℃,年均日照时数2 858.3 h,年均降水量518.3 mm,无霜期140 d左右。当地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冰雹和大风。
在山西各地区选择43个优良沙棘品种种子,分别命名为yy-01至yy-43,在景尚林场进行育苗对比试验。所有沙棘种子均为饱满合格种子,种子采集时间和地区见表1。
表1 43个沙棘品种种子采集时间和地区
于2019年春季进行播种。播种前将沙棘种子进行消毒浸胀[1],之后进行条播。试验地四周用围网阻隔,采用水平带状整地。每个品种播种1行,行距10 cm~15 cm,深3 cm。播种后约7 d出苗,当出现第1对真叶时,开始第1次间苗;出现第4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使株距保持在15 cm左右,每个品种保留50株苗木[2]。苗木生长期间,采取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理措施,冬季做好防寒工作[3]。2020年秋季落叶后,统计各沙棘品种的苗木保存率,每个沙棘品种随机选择15株成活苗木测量其高度和地径。
试验地2020年各沙棘品种的保存率及生长情况见表2。
表2 2020年各沙棘品种的保存率及生长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1个生长季后,43个沙棘品种保存率在90%以上的有23个,其中,12个沙棘品种的幼苗保存率达到100%,表现优良。保存率在70%~90%的有6个品种,表现上等。保存率在50%~70%的有3个品种,表现中等。保存率低于50%的沙棘品种有11个,其中,2个沙棘品种保存率为0%,表现下等。通过保存率指标来看,有53.49%的沙棘品种保存率达到90%以上,表明大部分沙棘品种在景尚林场有良好的适应性。
由表1可以看出,保存率大于0%的41个沙棘品种经过1个生长季后,植株平均高度达到1.0 m以上的有4个品种,分别为yy-01、yy-29、yy-11、yy-30,平均高度分别为1.29 m、1.19 m、1.11 m、1.08 m,在高度生长方面表现为优良;植株平均高度在0.71 m~1.00 m之间的沙棘品种有15个,在高度生长方面表现为上等;植株平均高度在0.51 m~0.70 m之间的沙棘品种有18个,在高度生长方面保湿十分重要。
表现为中等;植株平均高度在0.50 m及以下的沙棘品种有4个,在高度生长方面表现为下等。
由表1可以看出,保存率大于0%的41个沙棘品种经过1个生长季后,植株平均地径达到18.00 mm以上的有4个品种,分别为yy-01、yy-11、yy-03、yy-29,平均地径分别为21.25 mm、21.22 mm、19.53 mm、18.44 mm,在地径生长方面表现为优良;植株平均地径在16.00 mm~17.99 mm之间的沙棘品种有10个,在地径生长方面表现为上等;植株平均地径在14.00 mm~15.99 mm之间的沙棘品种有12个,在地径生长方面表现为中等;植株平均地径在14.00 mm以下的沙棘品种有15个,在地径生长方面表现为下等。
综合来看,平均地径、平均高度和保存率3个指标均表现良好的沙棘品种为yy-01、yy-11和yy-29,表明这3个沙棘品种对景尚林场的立地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是当地引种育苗的首要选择。
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yy-01、yy-11和yy-29 3个沙棘优良品种,可在景尚林场及土壤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进行小面积推广,进一步验证上述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本试验中沙棘幼苗培育时间均为2019年春季至2020年秋季落叶,培育时间较短,仅有少量植株结果。因此,在统计中未引入果实的相关数据。保存率大于0%的41个沙棘品种有2个品种结果数量较多,分别是yy-15和yy-34,但果实较小。为了解各沙棘品种的结果情况,应继续进行沙棘品种选育试验,待所有品种全部结果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试验中还发现,沙棘yy-01、yy-30和yy-34 3个品种干形良好,可进一步进行杂交试验,选育出各项性能均优良的沙棘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