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阳莉,陶 云
(云南师范大学 a.教育学部;b.学生处,昆明 650500)
目前,高校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后脱贫时代,这是扶贫工作一个新的历史“拐点”,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物质贫困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只是贫困的表现形式由物质贫困走向了心理贫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贫困”的实质是个体的心理及生理需要缺乏或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缺乏可以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贫困是围绕人的需要缺乏而产生的概念,因为有贫,才需扶贫,贫困是人的贫困,贫困的主体是人,因此从本质上讲扶贫的对象是人,通过扶贫调节人的内稳态。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最重要的一批。现有关于高校教育扶贫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管理的角度[1],还没有研究者将扶贫对象集中在贫困个体自身的角度,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贫困问题不仅在于经济资助的帮扶,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的培养。在后脱贫时代,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存在“心理贫困”问题的高危人群,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和指导,就会对个体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物质贫困是有形的、外显的,是贫困生不能脱贫的外因,心理贫困是无形的、内隐的,是贫困生不能脱贫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帮助贫困生摆脱贫困,高校应在脱贫工作中探索心理扶贫路径,开展扶贫实践。
在后脱贫时代,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对高校扶贫工作的制约性日益增强,因此阐述心理贫困的内涵是开展高校扶贫工作的基本前提。近年来,不同学者针对“心理贫困”这个概念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如何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是高校学生资助管理者在实现高校脱贫攻坚战略任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外研究者Haushofer & Fehr(2014)认为心理贫困是长期物质贫困所致的特殊心理后果[2]。Dalton等(2016)进一步完善了心理贫困的内涵,认为心理贫困是指贫困阶层由于长期处于物质贫困的环境中所导致的不利于其摆脱贫困的心理行为与模式,主要表现为志向失灵和行为失灵[3]。国内研究者张长伟(2005)认为心理贫困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经济贫困的压力而在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产生负性情绪[4]。于海洋(2010)认为心理贫困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5]。黄钢威(2011)认为需要的与拥有的之间的矛盾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引发心理贫困的根源[6]。丁凤琴等(2011)认为心理贫困表现为低自尊和低接纳[7]。通过研究的归纳分析,本文认为心理贫困是指个体因其心理的需要、欲望未得到满足,从而使心理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心理失衡,并通过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影响个体行为表现的心理与行为模式。
舒尔茨认为影响人贫困或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是人自身的素质[8],个体的心理过程受到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制约。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18~25周岁),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定位作用并决定着个体终身发展的方向[9],该时期是个体形成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鉴于其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心理贫困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发生负性变化,从而影响其自身发展。贫困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自卑、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愧疚、缺乏激情、缺乏自信等不和谐心理表现[5],从而导致其在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表现出与非贫困生不一样的特征。心理贫困形成的原因是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和复杂的,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学生资助管理者要想疏解其心理贫困所致的行为,就必须找出导致其心理贫困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策略。
2.2.1 基于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解释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的需要对其行为取向起着决定作用,个体需要首先是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活着的需要),其次才逐渐过渡到心理上的需要(即高层次需要)[10]。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资助广度、资助精度和资助效度不断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生理需要得到有效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扶贫政策的有效回应时,就会产生一种“稀缺”的感觉。稀缺理论认为当拥有的资源不能满足其心理上的需要时,即“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见图1),称之为“稀缺心态”,也可称为“贫困心态”[11],如被他人尊重、得到同辈的认同、正常的社交、自我实现等。当个体长期处于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压力环境中时,个体会在生理和心理上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12]。相关研究证实,当个体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应激或紧张)状态,会对个体的身心都造成较大危害[13],导致心理贫困,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
图1 拥有资源与无限需要失衡模型Fig.1 Imbalance model between owning resources and infinite needs
2.2.2 基于有限认知资源的解释
认知资源有限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认知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个体同时开展多项任务,那么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分配一定数量的认知资源,当几项任务所需认知资源总量大于其自身的认知资源总量时,就会出现认知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任务失败。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调适不当,个体会无限提高对这种需求的重视度,自动俘获个体的注意力,形成注意力聚焦,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方式,从而导致个体行为失灵[14]。同时,稀缺心态会使个体形成“隧道视野”[15],即降低个体的宽带容量(心智容量),导致个体专注于某一事物时就会忽略其他事物从而降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能力[16],最终导致个体难以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做出明智的决策。
2.2.3 基于多元外在环境诱因的解释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处于一系列相嵌套和交互影响的系统环境结构中,个体的心理发展同时受到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影响[16]。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该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看待人与环境关系的新视角。个体的行为是由其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外部诱因是其所处的多元环境,大学生作为系统的中心,其对事件的理解、判定和反应都是依赖于其所处的嵌套环境中,同时还受到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环境等因素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嵌套影响,从而产生“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以及一些不切实际的欲望需求。基于不同视角对心理贫困归因的认识、把握与解释,有助于研究者更深入认识心理贫困产生原因,掌握心理贫困形成的心理机制,为提出疏解心理贫困路径起到助推作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者不能仅从某一单一的维度去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要从不同维度探究和分析,建立一生一策,从而做到精准资助、精准帮扶、精准援助。
个体生理与心理的关系类似于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生理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内稳的心理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前提。心理贫困相较生理贫困而言是无形的,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的显著特征。心理贫困的实质是个体失灵,是造成个体认知资源不足、内生动力缺失和行为决策偏差的首要根源。
第一,占用个体认知资源。贫困大学生长期处于心理贫困的状态中,会严重影响其自身的发展。研究显示,处于贫困心态的个体会过度消耗贫困者注意力、工作记忆等认知资源[17-18],贫困还与个体的幸福感[19]、生活满意度[20]、压力[21]、心理健康水平[22-23]、消极情感水平[24]及意志力[25]显著相关。稀缺理论认为贫困个体会将过多注意力集中在稀缺事物上,导致注意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受到干扰,认知资源在各种任务上的分配决定了个体的行为表现,导致后续任务得不到高效加工。心理贫困导致贫困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分配到学业、社交、见识、就业等方面,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各个方面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致使他们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第二,导致内生动力缺失。贫困文化理论认为贫困问题是经济、社会、文化多方因素的综合表现形式,因此贫困具有累积效应、代际传递次效应和疤痕效应[26-27]。当个体的心理处于缺乏和不平衡的状态时,即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把这种感觉逐渐内化为自身能力不足,产生习得性无助,从而导致其“缺志”。缺志主要表现为主动性不足,自信心较弱,丧失斗志等。缺志会内在作用于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行动取向、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使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自身的期许持悲观态度,继而降低对行为结果的努力程度,从而引发自卑、缺乏自信心、人生目标不明确等心理贫困状态,在未来的就业决策时会表现出目光短浅、消极畏缩等志向缺乏的心理贫困状态。第三,降低行为决策质量。心理贫困大学生不仅缺乏内生动力,还表现出行为决策偏差。稀缺理论认为当个体处于“稀缺”状态时,会导致其一直处于“需要的”和“拥有的”矛盾中,这种矛盾会一直占据资源的分配,致使贫困大学生需要处理的任务量大于其信息加工能力即出现信息超载[28]。注意力资源的蓄电池模型认为当个体同时面临多个任务(信息超载)时,会加速注意力资源损耗、损害注意力资源分配和利用效率,降低决策质量,损害决策绩效,降低决策满意度,引起慢性压力[29]。处于贫困心态的个体会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征,即个体会将过多的注意力分配到稀缺的资源上,超出认知宽带的极限,导致认知资源负载过重,执行控制能力受损,从而使其在学业、社交、就业等方面无法排除干扰进行思考,判断力下降,依赖直觉做出自己难以理解的错误决定。
扶知、扶志和扶智本身都是针对人的一种帮扶手段,归根到底是要维持个体内稳态,扶知是基础,扶志是保证,扶智是保障。扶知和扶志是内力,扶智是外力,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从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转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内生和外生两个维度疏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
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贫困大学生处理任务的复杂程度和数量。处于贫困心态的个体,由于稀缺俘获了其注意力,会损耗其认知资源,影响认知资源的分配,降低其使用效率,做出低质量的决策行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者可以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网站、微博、微信、报刊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环境的外部浸润为抓手,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分散个体过度集中在稀缺资源上的注意力,形成内外结合、内外联动的合力;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注意力分配在能使其愉快的事件或任务上,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缓解注意力聚焦的情况,减少认知资源损耗,将其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在学业、社交、就业等方面。
3.2.1 引导学生对失败进行正确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结果产生原因的推测。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个体行为成败可以归因于“三维度六因素”,三个维度分别是稳定性、内在性和可控性;六个因素分别是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30]。个人对成败行为的不同归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心理变化。高校学生资助管理者在育人过程中,要秉承“自觉”的原则,注重外在灌输和内在认同相结合,通过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变化所致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正视成败,树立正确的成败归因观,引导其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其能够取得成功的自信心。
3.2.2 提升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会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并为此付出更多努力[31],加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都具有重要意义[32]。自我效能感作为衡量成功心理学取向的重要心理变量,它不是个体真实的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时所具有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33]。自我效能预期可以影响个体的努力程度,即自我效能预期越强,个体就会付出更大程度的努力[34]。自我效能感的激发可以提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低自我效能感的人认为贫困是一种威胁,因此他们会采取回避态度和消极应对方式,要想使个体摆脱贫困心态,就必须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转变为积极应对方式,如为心理贫困大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对自我的评价、树立积极的榜样、学会应对挫折等。
在个体的行为决策模式中,存在两个系统,一是依赖直觉的、无意识思维系统,二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思维系统。两种思维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有意识的分析思维容易受到认知资源的限制,加工容量小、速度缓慢;无意识的直觉思维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加工容量大、速度较快[35]。在解决复杂决策任务时,无意识分析思维可能比有意识分析思维更加有效[36],研究显示决策任务难度、思维定势、目标类型、信息呈现方式等中介变量会影响个体的无意识分析思维[37]。高校学生资助管理者要从贫困大学生经常面临的学业、社交、就业等任务类型入手,探索贫困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经验、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准备条件,从而使个体在面对任务时能够通过无意识分析思维进行精确分析和判断,克服认知资源被贫困心态占用的困境,提升其行为决策质量。
心理贫困既是物质贫困的结果,又是贫困长期存在的内在原因,要想使贫困大学生真正摆脱贫困(物质贫困和心理贫困),就要把扶知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既要通过扶知合理分配个体的认知资源,又要通过扶志转变个体的思维模式,树立信心,还要通过扶智提升个体的行为决策能力。高校应通过扶知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同向发力,释放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认知资源占用率,提升其内生动力和行为决策质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为起点和中心展开和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