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
开放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和以教材为载体,联系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形式。开放性教学是现代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是现代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的重要保证。高中政治要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倡导开放互动式教学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突出政治科目的开放性特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要求:“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要着眼于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高中阶段成长的新特点,引导他们步入开放的、辨析式的学习路径,理性面对不同观点。”“根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特点,学业水平考试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开放性试题。”在此,笔者就高中政治课程开放性教学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开放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人手,开放教育观念是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封闭、落后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和陈旧的教育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由此可见,我們只有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冲破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建立开放、多元、民主和谐的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政治课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做到教学观念的开放性。一是鼓励教师、学生对具体的事情、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认识、观念,甚至可以发表多种不同意见。二是鼓励教学有不同的观念开展交流。鼓励教师、学生对不同的观念开展交流、讨论,甚至争辩。比如,就某一个政治观念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参加讨论,真理越辩越明,从而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原则。
二、开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纲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存在重视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对教学目标的解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当下教学的目标被从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分别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以这三维教学目标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过程的体验,同时也充分考虑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养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到课堂知识目标的落实,同时也要把教学放在一个长远的方向,着眼于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给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上有所提升。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的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可以体验到的人们生活的变化,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一个手机的例子,手机的变化是科技变化的一个缩影,十年前,手机和今天的手机相比还是云泥之别的,再看看今天的手机,不仅功能全,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许多手机俨然一个微型的电脑,可以在上面处理许多事情。在给学生讲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国家的形势。中国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让学生看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三、开放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观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把教材看成汇集人类知识的精华,认为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就是“以本为本”,不能越雷池半步,不能对教材内容做任何的调整与变动。而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材内容的局限性、相对滞后性与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必须实施开放性的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完善。这就要求教的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创造性地应用教材,突破教材的限制。在日常教学中,应以教材为点、以现实生活为面,在运用好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向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延伸。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及时将鲜活的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与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生活、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
四、开放教学评价
在现实教学中,相当多的学校把教学评价与高考挂钩,教师则围绕高考指挥棒搞题海战术,从头至尾都是把学生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致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根本谈不上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和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完全违背了思想政治教学规律,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进行开放性教学就必须确立积极、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考核时,可以多元、开放,把笔试与各种形式的考核结合起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如可以实行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相互交换完成试题;也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关注,根据学生平时的考勤记录、作业完成、活动参与、学习态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另外,我们还要改变政治教师独自评价学生的情形,要多与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家长沟通交流,让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