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 张芳芳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相较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言,其所体现的社会价值有着进一步的提升和进步,该种护理模式更侧重人的个性属性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有研究表明[2-4],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实践性意义,作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在2016年,中国肺癌发病数高达74万左右,病死率占患病率的3/4。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随着环境的改变,肺癌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肺癌疾病往往不容易察觉,到医院检查并确诊的患者大多数病情已经发展至中晚期,中晚期肺癌患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化疗对身体伤害较大,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加之受不良反应的影响,患者往往恐惧治疗,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此现象在男性肿瘤患者中得到更为彻底的体现,肺癌位居男性肿瘤患病中的首位[5-7]。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癌最彻底和最有效的方式[8]。然而,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其术前与术后的护理方式有着很大关系。所以选择恰当的护理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表明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干预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说明实施恰当的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极佳。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癌患者,共58例。将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二者均采用相同的肺癌肿瘤组织切除术。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54.8±9.1)岁;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0.4±11.4)岁。纳入标准:在手术前经过各项实验室检测,患者可确定为肺癌且能正常进行手术,经检查后发现无心血管和肝脏类疾病,且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心血管疾病,急性肾衰竭等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不参与此次研究者,精神状况不佳,且家属不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过比较之后,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一般常规化护理。在进行手术的前一天需要禁烟禁酒,并进行心肺功能强化锻炼,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手术前12 h禁食,术前8 h禁水。动手术前需预先留好导尿管,并在1~2 d后拔除,除此之外,还需留置胸腔引流管,当3 d的引流量均小于50 mL时,才可将其拔出。患者疼痛时可给予必要的镇痛处理。在手术麻醉清醒后的6 h可适当进食部分流食,且每日体液量需要控制在1 500 mL内。当手术后没有出现头晕呕吐现象的时候,可恢复正常饮食,还要帮助患者排出肺部痰液,防止进一步感染。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习惯、收入、病情的严重程度等,需要真切的了解到患者的护理需求,并及时和家属进行沟通,制订好完备的方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增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加强相关护理技能的培训,植入个性化护理的思想理念。②个性化心理护理: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包括其心理因素和身体状况,在进行手术前,大多数患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鼓励,并适时进行干预。向其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梳理讲解,据研究显示[9],多数患者在经历手术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精神方面的压力,导致头晕,呕吐等并发症,影响后续的康复诊疗。当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时,责任护士应该给患者适当的鼓励和安抚,提升其抗病的信心,同时应当告知患者家属,因为家庭对患者整个术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呼吸护理: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询问其是否有过吸烟史,是否咳痰喘,依据其实际情况制订术前护理方案,如有吸烟史,需在手术前戒烟戒酒,学会用腹部进行呼吸,可在术前3 d,通过吹气球锻炼其呼吸能力,每日3次逐步增强其肺功能。帮助患者排除肺部痰液,待其咳嗽时可通过固定其胸部,减轻因咳嗽带来的痛苦。当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都趋于平稳时,应当鼓励患者做适当的活动,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制订出良好的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临床术后指标包括心电监护时间、吸氧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相关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内部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来进行表示,采用χ2的方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心电监护时间、吸氧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肺癌已经逐渐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手术切除是目前为止最佳的治疗方案[10-13]。癌症一直以来都令人闻风丧胆,肺癌最为常见,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且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就是晚期。癌症的治疗过程本身非常痛苦,再加上晚期患者后期卧床,对患者身体的折磨较大。传统的护理方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但患者在进行手术切除后,因切口较大,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包括部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都会影响后续的康复治疗,因此,采用恰当的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干预[14-18]。
此次研究,通过比较两组肺癌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机体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来对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作出阐述。其中观察组在经过有效干预后,其身体各项指标及身体心理负性情绪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实际效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历此次护理模式后不仅身体各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也增强了其抗击病魔的信心。因为不同的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身体素质和经济收入等方面都不一样,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在熟练地掌握各项护理技巧的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订完备的护理方案。此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在经历个性化护理模式后,术后康复效果远好于对照组,因此,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康复诊疗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降低治疗费用[19-25]。
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于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由于术后各种不适带来的负性情绪,使其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态度迎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表明个性化护理,能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后续诊疗,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26-30]。此次研究通过运用个性化护理模式,使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生理指标,得到更好的提升。也使得患者得到了更加精细的护理,减轻了术后带来不适反应,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概率[31-32]。
综上所述,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莫大的帮助,充分体现了以人性化为理念,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通过精细化的护理,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程度以及身体各项机能均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且有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保持,提升了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