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晨倩
世界照相机的发展进入了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后期,开启了中、小画幅相机研发和生产的新时代。携带使用方便、功能完善、结实耐用、镜头素质优良成为中小画幅相机的主要特征,并成为经典相机时代的主流机种。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经典相机时代持续生产和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使世界照相机发展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制造生产中心由德国转移至日本,并成为现代相机工业研制和生产的主要国家。
在经典相机时代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徕卡35mm相机的模式和影子一直贯穿始终。徕卡布帘快门、慢门机构、自动测距系统、各种高素质镜头的设计等这些创新设计和精致、精良的加工制作,都已成为经典相机时代小型化相机研制和生产的范例,并为小型化相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徕卡35mm相机卷片旋鈕、倒片旋钮和自动计数机构的设计,美观、经典,为很多小型化相机所广泛地效仿和采用,影响深远,成为35mm相机的精华之一,也是今日广大的相机收藏爱好者最喜欢的相机结构之一。
现如今,大量保存完好、功能正常的全金属、全机械135旁轴相机仍被相机收藏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用来拍片,享受传统胶片相机拍片的乐趣和老相机老镜头素质的魅力,感受旋钮卷片、倒片的传统经典相机的手感和操作过程所带来的愉悦。
在经典相机时代,135相机作为主流机种之一,从相机的主要结构上来看,分帘幕式快门和镜间快门两种主要的形式。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两种快门已经达到非常成熟和完美的程度。以德国徕卡Ⅲg(螺口)和M3(卡口)为代表的布帘快门35mm相机已成为高端旁轴135相机的标志和典型的代表;而以柯达莱丁那Ⅲc和阿格斯C44为代表的135相机镜间快门也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些著名的135旁轴相机,无论是在外观造型上、相机的结构上,还是制作的精细、精良、美观的程度上,都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堪称相机中的工艺品。
然而,岁月流转,进入上世纪的七十年代,由于135单反相机的兴起并成为主流机种,在经典相机时代曾有过辉煌历史的德国、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相机工业由于种种原因,已经跟不上世界照相机发展和生产的潮流,逐渐淡出了相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相机工业的崛起。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以尼康、佳能、美能达等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日本相机公司,不断地向市场推出了135旁轴相机的仿制品和经过重新设计的改制品相机。这些做工精细、精良的135旁轴相机质量可靠、结实耐用、款式新颖、镜头素质优良,由于价格上的明显优势受到相机专家、摄影爱好者的欢迎和好评,很快占领了海内外的相机市场。此时,日本的照相机工业水平已全面赶上了德国,日本制造的各种相机也开始走向了世界。
从为数众多的日本早期生产的135旁轴相机来看,这些经过重新设计和精心加工制作的相机特色鲜明、外观造型别具一格、质量可靠、结实耐用。特别是相机普遍安装有高素质F2和F1.8等大口径镜头。比如佳能7型135相机安装有50mm F0.95超大口径的镜头(图1),镜头结构为7片5组。相机还安装有超薄的不锈钢金属帘幕式快门,厚度仅为0.18mm。快门表面涂有黑塑膜,最高快门速度为1/1000s。相机于1961年开始上市。
日本AIRES(阿瑞斯)35-Ⅴ型自动测距相机为镜间快门35mm相机(图2),有硒测光表,可更换广角和中焦镜头,标头为45mm F1.5大口径镜头,快门速度范围B、1~1/400s。相机由阿瑞斯相机公司生产。
日本塔龙135旁轴自动测距相机的固定式镜头是TARON 45mm F1.8镜头,有硒测光表,相机的快门速度范围B、1~1/500s。相机由塔龙相机公司生产。
以上三台日本设计生产的135旁轴相机可作为经典相机时代的典型代表。可看到,在这一时期日本设计和生产的135相机,无论是在外观造型、相机的结构还是加工制作的质量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色鲜明。由于在相机的加工制作上大量地使用新材料、新工艺,生产效率和合格率明显提高,因此使相机的制造成本明显降低。此时日本的相机生产以品牌众多、生产效率高、数量大、功能完善、使用可靠、物美价廉等明显的优势,很快地进入了国际相机市场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日产相机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使一向以不惜工本、精工细作、外观设计传统、保守的美欧经典相机的研制和生产受到重创,在激烈竞争的相机市场上终于败下阵来,昔日的辉煌已成为过去。本文所介绍的这三台美国阿格斯公司生产的135相机就是最后的缩影。
阿格斯C44型后期版135自动测距相机
图4为阿格斯C44型135相机的正面外观。图5为相机的侧面。该机生产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后期,是阿格斯C4、C44传统的旋钮卷片、倒片方式改为扳把卷片和摇把倒片的结构方式。此外,相机的快门按钮按下后,也不再采用下沉的方式,而是立即弹回原位。相机的做工也更加精细、精致。纵观这台阿格斯C44终结版的外观可看到,该机除了还保留这个测距调焦大圆盘的特色外,已经具有了明显现代135相机的风格和特点。
比较阿格斯C44早期版和终结版的外观和结构,可看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存在的明显差异。图6为阿格斯C44相机早期版(左)和阿格斯C44相机终结版(右),以下简称C44早期版和C44终结版。
两台相机的相同之处为:
①相机的外形和外形尺寸基本一样,机身为铝合金制造,沉甸甸,全金属、全机械结构。外形尺寸为140mm×78mm×75mm,机身厚度30mm;
②两台相机的测距调焦方式都沿用了阿格斯C4相机特有的大圆盘方式。这台阿格斯C44终结版的测距调焦大圆盘上有argus c-foty-four标识;
③两台相机都安装有同样的标头argus 50mm F2.8 COATED CINTAGON。镜头结构和接口完全一样,都可以更换相同接口的广角和中焦镜头;
④两台相机的快门结构完全一样。
两台阿格斯C44相机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①阿格斯C44早期版的卷片、倒片方式为传统、经典的旋钮方式,而C44终结版相机改为扳把卷片和摇把倒片的流行方式(图7);
②两台相机的快门速度调节盘的结构和标识有所变化。图8是阿格斯C44早期版(上)和阿格斯C44终结版(下)的快门速度调节盘和标识。阿格斯C44早期版快门速度盘上的标识为B、1/10、1/25、1/50、1/100、1/300,快门速度盘下有阿格斯相机特有的图案标识。而阿格斯C44终结版的快门速度调节盘和标识有所改变,快门速度盘上的标识改为现代相机常见的B、1/8、1/15、1/30、1/50、1/125、1/300,在快门速度盘的下面只有argus标识,取消了阿格斯相机的图案标识;
③两台相机的快门结构虽然基本一样,但是阿格斯早期版C4、C44相机的快门按钮在快门释放后都采取了下沉的方式,只有在卷片上快门时,才能看到快门按钮缓慢的上升,直至卷片完成,快门按钮也上升到位。而这台阿格斯C44终结版相机的快门按钮改为和常见的相机快门按钮一样,快门释放后可立即弹回原位,快门不再下沉;
④两台相机的背部有所不同(图9)。图中阿格斯C44早期版的后部(左)有提示使用滤色镜的大标牌,阿格斯C44终结版的后部(右)取消了这个大标牌。
打开这台阿格斯C44终结版相机的后盖,可看到相机的内部(图10)。相机的内部做工精细、精致,卷片轴很漂亮。机身的左端為胶卷仓,中间为片框,机身右端为卷片仓,片框与卷片仓之间有输片八牙轮。该机卷片上快门可同时完成,卷片时需扳快门扳手两次,第一次角度大,第二次角度小。按下快门按钮同样可以听到清脆悦耳、十分响亮的咔嚓声。快门按钮不再下沉,可立即弹回原位。该机的各档快门速度工作正常。相机底部有相机编号No.1730334994和MADE IN USA标识。
阿格斯C44终结版相机的镜头制作精细、精致、美观(图11)。镜头底部有MADE IN USA标识,表明镜头为美国设计、制造。镜头的直径为49mm、长度31mm。镜头内圈的标识为ARGUS f2.8 50mm COATED SINTAGON。镜头有蓝、紫色镀膜。镜头前部的圆环为光圈调节环,环上有光圈范围标识F2.8~F22,共7档,定位明确。在F5.6~F8之间为半档定位,并有红色Δ标记,表示在使用超焦距拍摄时,这是可以使用的最大光圈。在光圈环的后面有宽大的调焦环,调焦环的前部有一圈间距较大的浅弧形细凹槽,有很好的调焦手感和装饰性效果。镜头的后部有调焦范围的刻度,由∞~3英尺。在调焦距离刻度15英尺处有红、黄色两个Δ标识,表示在使用超焦距拍摄时,可以使用的最近的拍摄距离。
阿格斯C44型相机为阿格斯C4型相机的升级版本,镜头的接口完全不同,更换镜头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两种机型的镜头也不能互换。阿格斯C44型相机除了安装有上述的标头外,也可以更换和标头接口相同的广角头和中焦头。
阿格斯C44相机的镜头更换时,可按箭头方向按住镜头底部的锁钮,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即可把镜头卸下。图12为阿格斯C44相机的机身接口和卸下的镜头。图13为阿格斯C4早期版相机的机身接口和卸下的镜头。可看到,两台相机的接口不但完全不同,快门的颜色也不一样,早期版相机的5叶片快门为发蓝处理呈天蓝色,而终结版C44相机的5叶片快门为发黑处理呈全黑色。卷片上快门后,释放快门时,可听到同样清脆悦耳、十分响亮的咔嚓声。C44相机镜头装回时,把镜头的红点和机身上的红点相对,顺时针旋转即可锁定。
阿格斯C44终结版相机安装中焦头和取景器(图14)。阿格斯C44相机的标头50mm F2.8为阿格斯公司设计和制作,其配套的广角头和中焦头为阿格斯公司设计,由德国著名的慕尼黑相机厂制作并带有原厂的金属遮光罩(图14)。镜头外圈上的标识为Lens made in steinhell München Germany。镜头的外观造型与标头相一致,镜头的做工精细、精致、美观,无可挑剔。
相机可插接阿格斯公司设计和制造的独立的广角、中焦头的取景器。取景器前面有argus标识,取景器的左侧有35mm、50mm、100mm的转换圆钮,旋转时定位明确,在取景器内可看到画面的变化。取景器的右侧有调节近距拍摄时调节视差的大圆钮。
阿格斯C44型终结版安装广角头和闪光灯的外观(图15)。闪光灯由阿格斯公司制造,背面粘贴有在使用柯达ISO64感光度的胶卷、1/100s的快门速度拍摄时,各档光圈有效的闪光距离范围的参考表格。在相机的后面设有闪光灯M、X的转换拨钮,把拨钮向右拨,可显示M标记,可使用单次闪光泡。把拨钮向左拨,可显示X标记,可使用多次闪光灯拍摄。
从以上所介绍的情况来看,这台生产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阿格斯C44相机最后的升级版本,除了这个测距调焦大圆盘和快门的特殊响声还保留着阿格斯C4、C44系列相机的精华和风范外,相机的主要结构都已显现出现代135相机的风格特点。至此,阿格斯C44型相机无论是外观造型、结构和做工之精细、精致程度都已达到了极致,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和研究价值。
美国阿格斯公司自从1936年首次向市场推出了特色鲜明、物美价廉的阿格斯A型135相机之后,受到了市场和摄影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并最终形成了著名的阿格斯C3方砖型135相机系列和阿格斯C4、C44型135相机系列,生产时间长达二十多年。这两大特色鲜明的系列化相机,不但体现了美式相机风格的主要特征,而且也表明阿格斯公司是一个具有创新型和不断进取的相机公司,在经典相机时代普及型相机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成为阿格斯公司发展史辉煌的一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种不惜工本、精工制作的相机,其成本也必然很高。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相机市场,无论是相机的品种、数量等方面,已经明显竞争不过新崛起的日本相机工业。因此,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为了保留阿格斯这个著名的相机品牌和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得不走国际合作的道路。本文以下介绍的这台与德国合作的阿格斯V-100型自动测距高档相机就可作为美德合作生产的135旁轴相机的一例,仅供参考。
美国阿格斯V-100型自动测距硒测光135旁轴相机
这是一款阿格斯公司继阿格斯C3相机系列、C4、C44相机系列之后上市推出的具有现代相机风格的新机型(图16、图17)。该机生产于1970年前后,相机的外观已焕然一新,与同时期的德国相机很相似,完全没有了早期阿格斯C3、C4、C44相机的影子。
相机为全金属、全机械结构,外形尺寸为124mm×80mm×74mm。铝合金铸造机身,机身粘贴黑色饰皮。相机有双影重合自动测距功能,有硒光电池测光表进行外测光。卷片自动停片,自动计数。相机安装有阿格斯公司设计生产的著名森塔刚高素质镜头,镜头的口径为1:2。相机的快门采用德国结实、耐用、可靠的同步康盘快门,最高的快门速度为1/500s。镜头为固定式,不能更换。从以上所述的情况来看,这台阿格斯V-100型自动测距相机已经具备了高档135旁轴相机的主要特征。
相机的左端设有倒片的折叠摇把和闪光灯附件插座。机顶右端有硒光测光表(图18),在测光表弧形窗口可看到指针随光线强弱的晃动,通过追针式的调节方式,可确定最佳的曝光组合值。
图19为相机的背部,右端有卷片上弦扳手。机身四周看不到后盖的开合和锁定机构,十分简洁。原来相机后盖的开合和锁定方式与众不同,比较特别。在机身右侧的内部设有长度为35mm的弹簧片固定在机身内的右端,相机后盖靠弹簧片的反弹力卡在机身上被固定。后盖的两侧有90°的挡板可插入机身两侧的卡槽。卸后盖时,可捏住机身后盖的两侧从右侧先行打开后盖的一端,然后卸下后盖的另一端即可。打开后盖后,可看到机身内右侧长度为35mm的弹簧片和机身左端的卡槽。为了防止后盖装反,后盖的左端较窄,右端较宽,装后盖时左端先入槽,右端向里一推,后盖即被弹簧片卡牢。该机的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也许在135相机中极为少见。
图20为相机的内部结构。该机的制作表里如一,打开相机后盖就可看到相机的内部和后盖内部的做工十分规整、讲究、美观,有很好的装饰性效果。机身底部有相机编号No.610354259。机身的左侧为胶卷仓,中间为片框,与众不同的是,输片八牙轮不是设在常见的片框和卷片轴之间,该机的单边输片八牙轮设在了片框上部的导轨上(图21)。
此外,该机卷片仓内的卷片轴也与众不同,采用了超大直径的卷片轴,经测量卷片轴的直径达φ23mm(图22),轴上有插头的细缝,卷轴旋转一周正好是曝光两张底片,因此卷轴旋转18周可拍完一个135胶卷。常规135相机的卷片轴直径为9.5mm。该机这个卷片轴的设计显然是沿袭了阿格斯AUTRONICⅠ、Ⅱ型自动相机卷片轴的结构原理设计的(有关阿格斯AUTRONICⅠ、Ⅱ型相机的情况本刊已有报道,可参阅)。
此外,这台阿格斯V-100型自动测距相机的自动计数机构也很有特点。计数器的小窗口设在了镜头后部的弧形基座上(图23),可以从上面观看。手动归0的拨轮则设在了相机内部八牙轮的上部(图24),在确定卷片無误后,关闭后盖前,需先把计数器归0。
这台阿格斯V-100型135相机从外观上看与经典相机时代德国生产的大量135相机的外观非常相似,已经看不到美式风格相机的影子,但是在相机的结构上还是明显具有阿格斯美式风格的主要特征。相机的制作非常精细、精致、简洁。在取景窗和测距窗之间有argus V-100标识,机身外部看不到多余的东西,相机底部只有三脚架螺丝孔和倒片按钮。
图25为相机的镜头外观。该机的镜头为阿格斯公司设计、制造,比较少见的大口径F2森塔刚高素质镜头。镜头内圈的标识为ARGUS F/2.0 48mm CINTAGONⅡ2132317。镜头有蓝、棕色镀膜。镜头的快门为德国制造的同步康盘高级快门SYNCHRO-COMPUR。这种镜间快门结实耐用、可靠,在德国生产的中高挡相机上常见。快门的速度范围B、1~1/500s,共11档。镜头的光圈范围F2~F22,共8档。镜头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可以联动,也可以单独调整,有V、M、X转换拨钮,V为自拍机档;M、X为单次和多次闪光灯档。镜头的后部有调焦环,调焦范围∞~3英尺。
通过以上对这台阿格斯V-100型135相机的解析可以看到,在经典相机时代的后期,由于时代潮流的推动,平视旁轴135相机的外观和结构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开头所介绍的三台日产135旁轴相机就是很好的典型代表和例证,可代表相机发展的新潮流。因此,由于日产相机在国际相机市场上已占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使昔日的德美等国家生产的各种135旁轴相机已处于非常不利的劣势地位。
时间进入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功能完善、使用携带方便的135单反相机兴起并成为现代相机的主流机种。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初期,是全金属、全机械135单反相机生产的高峰时期,以日本的尼康、佳能、宾得、美能达等著名的相机品牌为代表的日产135单反相机,已经成为国际相机市场上的畅销商品并占据了相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与质优价高的德国相机相比,日产135单反相机以质优价廉、功能完善、结实耐用的优势,赢得了相机市场、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和使用。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日产135单反相机质优价廉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使生产效率和相机质量显著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有关这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情况,将在后续文章中专门介绍。
在135单反相机成为流行的主要机种年代,阿格斯公司为了保留住阿格斯相机的著名品牌和降低相机的生产成本,也开始走上了和日本合作的道路。笔者见到的两款由阿格斯公司设计,日本生产的全金属、全机械135单反相机,相机的标牌为argus大字标识,机身有MADE IN JAPAN标识。
美国阿格斯135单反相机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是日本全金属、全机械135单反相机研制和生产的高峰时期。一大批真材实料、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135单反相机占领了国内外的相机市场。尼康玛特、佳能FTb、宾得SP、美能达SRT101等众多的135单反相机,以结实耐用、各种配套镜头和摄影附件齐全而享誉世界,同时也为日本相机工业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台阿格斯135单反相机就是阿格斯公司和日本相机公司合作的产品(图26、图27),除了相机正面的argus大字标识外,相机的外观与同时期日本135单反相机的外观非常相似。相机的体积较大、较重,全金属、全机械、真材实料制作。相机的外形尺寸為148mm×93mm×98mm。相机的顶部有相机机身的编号No.3857749(图28)。机顶左端为倒片折叠旋钮,机顶中间为固定式五棱镜眼平取景器,取景器的后面可插接独立的闪光灯和附件插座,机顶右端为卷片扳手和自动归0的计数窗口。卷片扳手有30°的预备角,卷片的角度较大。取景器和卷片扳手之间有快门速度调节盘和快门按钮。相机的快门速度范围为T、B、1~1/1000s,共13档。该机设有T门很少见,T、B、门为白字;1s~1/30s为桔红色字;1/60~1/1000s为绿色字。快门速度盘旋钮和倒片钮的侧面都有精细的直丝滚花,很美观。
这台相机的背部比较简洁、美观(图29),上面有MADE IN JAPAN标识,表明机身为日本制造。机身后盖的中间有可调节的圆盘,圆盘上有胶卷感光度ASA和DIN标识,可提示机内所装胶卷的感光度。机身的左侧有闪光灯FP和X插口,可插接闪光灯,插口的下面有相机后盖的开合锁定的插销。
打开相机的后盖,可看到该机安装的是横走式的布帘快门(图30)。机身左端为胶卷仓,中间为片框,机身右端有输片八牙轮和固定的卷片轴。相机后盖的压片板非常光滑并设有使胶卷暗盒定位的金属弹簧片(图31)。
相机的镜头为阿格斯公司设计(图32),日本制作,镜头的底部有标识LENS MADE IN JAPAN。镜头内圈的标识为ARGUSSEKOR 1:1.7 f=58mm No.837710。镜头有棕、紫色镀膜,非常漂亮,可使用通用性好的φ52mm各种滤色镜和UV镜、遮光罩。镜头的调焦范围∞~0.5米,需旋转约230°。光圈范围F1.7~F16,共8档。镜头左侧上部有景深预测钮(图33),有红点标记,按住此钮可观察景深效果,松手后光圈开放。在镜头这个位置设置光圈预测钮,比较少见。
这台阿格斯135单反相机的取景器也非常实用,毛玻璃屏的中心有裂像式对焦,它外面的圆环为精细的磨砂玻璃对焦环,取景、对焦效果很好。相机镜头的接口为卡口,镜头的左侧有镜头锁,按住锁钮,逆时针旋转镜头,可把镜头卸下(图34)。可看到,这台标示为阿格斯品牌、日本相机公司制作的机身和镜头,外观朴实无华,全金属、全机械、真材实料制作的卡口135单反相机,体积较大、较重、制作精良、结实耐用、可靠,有很好的厚重感。经实拍表明,这支argus-SEKOR 58mm F1.7,大口径标头不但做工精细、精致,镀膜漂亮,而且镜头的素质优良。无论是拍彩色片还是黑白片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图35为使用柯达金100彩色135负片拍摄的样片效果。F8、1/125s拍摄,底片放大8×12英寸。图36为使用乐凯SHD新一代135盘片拍摄的黑白样片效果。F5.6、 1/125s拍摄,底片放大10×12英寸。
从所拍摄的样片可以看到,日本在七十年代生产的镜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但镜头的口径大、制作精良,而且镜头的清晰度、反差、层次、色彩还原、饱和度等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阿格斯公司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与日本相机公司合作生产的另一款有argus标牌的135单反相机为通用性好、深受摄影爱好者欢迎和广泛使用的M42螺口135单反相机,相机型号为CR-1型(图37、图38)。
这台全黑色的相机,外观造型比较美观。相机为全金属制造,体积较大、较重,给人以结实耐用的厚重感。相机由阿格斯公司设计,日本相机公司制作。相机的外形尺寸为145mm×96mm×95mm。相机外观的设计新颖,标牌的设计别具一格。相机镜头上面的标牌为经电镀的argus标识和电镀的亮框,亮晶晶十分醒目、美观(图39)。相机的取景器为较大的平顶设计,而不是常见的尖顶设计。机身前部右侧有CR-1相机型号。
这台相机的机顶也很美观(图40)。机顶左端有一个大旋钮,旋钮上有EMPTY、B-W、T-COLOR-D三个标识,提示使用胶卷类型、机身有白点作标记,可调节,大旋钮的上面有折叠的倒片旋钮。机顶的中间为一个宽44mm较大的平台,平台上有闪光灯和附件插座。机顶的右端为卷片扳手和自动计数窗,在取景器和卷片扳手之间有快门速度调节盘和快门按钮,快门速度盘上有使用的胶卷感光度的调节窗口。相机的快门速度调节范围B、1~1/1000s,共12档。1~1/125s为桔红色数字,其余为白色字。
相机的背部十分简洁,有JAPAN标识和机身编号No.267659。相机底部有倒片按钮,三脚架螺丝孔和一个大钮扣电池仓。相机有内测光功能,从明亮的取景器内可以看到,相机的取景屏十分精细、精致。取景器右侧有游动的指针和“+ -”标志的缺口,缺口上有红色箭头作标记,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使指针对准红色箭头的尖部即为正确的曝光组合。
相机的镜头由阿格斯公司设计、日本相机公司制造,镜头底部有LENS MADE IN JAPAN标识(图41)。镜头设计美观、大方,外形尺寸较常见的广角头要大一些。相机安装的是M42螺口自动光圈的广角镜头。镜头的内圈比较宽大,上面的标识十分醒目,一目了然。黑底白字的标识为Argus CINtar 1:2.8 28mm No.770805 62φ(原厂62mm IA UV镜)。镜头为全黑色,直径为64mm、长47mm。镜头前部有宽大的调焦环,调焦的范围∞~0.4米。镜头后部为光圈调节环,光圈调节范围F2.8~F22,共8档。光圈环的后面设A-M转换挡拨钮,显示A时为自动光圈档;显示M时为手动调节光圈档。镜头有棕色和蓝色的镀膜,镜片洁净,功能正常。这台很新的广角头和黑色外形较大、设计新颖、制作精良的全黑色平顶取景器的机身,可看作是天作之合、相得益彰。
机身前部左侧 X、M闪光灯插口。机身内安装有当时比较先进的钢片快门(图42)。各档快门均工作正常,快门按钮有快门锁,把快门外的拨钮转向L,可锁住快门。
图43为阿格斯135单反相机加接M42近摄皮腔的外观。加接后就可以进行近距、微距和大于1:1的微距拍摄,可以获得比标头更广阔的画面,细节的表现也更加充分。实拍效果表明,这支Argus CINtar 28mm F2.8广角头成像优异,无论是拍彩色片还是黑白片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图44为使用柯达金100彩色135负片拍摄的样片效果。F8、1/125s拍摄,底片放大8×12英寸。图45为使用乐凯SHD100新一代黑白盘片拍摄的样片效果。F11、1/125s两底叠放,底片放大10×12英寸。
图46为阿格斯公司生产的小型底片观片器的外观和标准的幻灯底片夹。把拍摄的底片剪开后,放在底片夹内,插入观片器后部的插口内,按住底片夹,电源接通观片器后部的照明灯亮起,可从观片器前面的放大屏幕上观看效果,松手后电源开关被切断,可取出底片夹。这个观片器使用2节5号电池供电,屏幕尺寸为50mm×80mm被放大的底片一目了然,可以拿在手上观看。观片器做得很精致。
综上所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是经典相机时代后期135单反相机兴起和开始流行的时期,也是国际相机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期。日本的相机工业在二战后的和平时期,走过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的道路,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众所周知,相机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相机的研发团队和劳动力的成本,在相机产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35单反相机功能先进、结构复杂,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质优价廉的相机产品就成为相机公司能否生存下去的關键所在。
日本以精机工业扎实的基础和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使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的品牌众多、数量庞大、质量可靠的135全金属、全机械单反相机,以价格上的明显优势,迅速占领了国际相机市场的主导地位。昔日的欧美相机工业强国已力不从心,在竞争面前已处于劣势。本文上述所介绍的阿格斯公司生产的三款135相机走向,就成为很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