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水土保持科学规划的探讨

2022-05-29 08:09魏向喜
新农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武山县水土保持探讨

摘要:武山县水土保持区划主要依据武山县地形地貌、林草资源、水文气象、水土流失现状、综合治理现状及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编写。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业水土保持区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结合武山县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对全县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简单规划。依据甘肃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实施全面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大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预防保护力度。科学规划武山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对今后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探讨;武山县

武山县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始于1984年,当时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是在结合武山县水土资源、林草资源及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特征的调查,在查清水土流失现状、综合治理现状及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水土流失情况已发生变化,由垦林垦荒变成矿产资源开采、生产建设项目建设等。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也发生变化,由单纯修梯田变成小流域综合治理,由点到面,扩大了治理范围,提高了治理程度,凸显了治理效果。当初农业水土保持区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根据武山县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及发展趋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情况等,对武山县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简单的规划。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东经104°34′~105°08′,北纬34°25′~34°57′,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

1.1 地形地貌

武山县地形是以渭河干流为轴,形成南北两部,东南高西北低,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沟谷深切。全县地貌形态分为3个基本单元,北部属陇中构造盆地,呈黄土侵蚀堆积地貌;中部属渭河地堑谷,呈河流侵蚀冲积地貌;南部属西秦岭褶皱断块山地,呈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坡度<5°的土地主要是渭河及几条干流冲击的河谷川地,其他区域全部为坡地。

1.2 土壤植被

全县的土壤类型包括褐土、黄绵土、黑垆土、红土。褐土和黑垆土主要分布在草川、杨河、沿安、龙台、滩歌等乡镇森林和草原地带。黄绵土分布在县内其他乡镇的黄土丘陵地带。红土在县内分布比较广泛,但面积较小,主要是沟头、沟坡外露的红土层上。植被以南部山区天然乔灌木林及草原为主,人工林草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渭河南北两山绿化造林,树种主要是油松、刺槐、侧柏。

1.3 降水

武山县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等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为447.5毫米,蒸发量1667.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65.3%,且多以大雨或暴雨形式出现。

1.4 水土流失治理情况

武山县总土地面积2011.5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705.2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84.77%,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600吨/(平方公里·年)。多年来,武山县实施了生态修复、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互协调配套的水土保持工程。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3.59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35.98%,林草覆盖率增加11.79%,水资源涵养量增加2376.29万立方米。

2.1 规划原则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应符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为框架,结合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草)和农村扶贫开发等项目,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目标,合理配置水、土、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减轻水土流失危害。梯田工程应布设在25°以下的坡耕地。山区应优先考虑交通方便的缓坡耕地,在地块布设上要尽可能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总体规划要水土保持措施综合配套,合理布局。

2.2 确定土地利用方向

武山县南部的温泉、杨河、沿安、龙台4乡镇山区植被较好,人为水土流失相对较少,作为重点预防区,应加强保护力度,大力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增强群众对水土流失的认识。其他的11个乡镇作为重点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整流域治理。同时,加大对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措施建设的监管力度,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能恢复原状的恢复,能治理的尽快治理。

2.3 科学布局治理措施

在土地合理规划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布设梯田、坝、林草以及其他防护工程等措施。工程、林草、治坡、治沟等各项措施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将梯田工程布设落实到地块;因地制宜布设林草措施,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树种;沟道小型拦挡工程布设到具体的位置,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土流失。

本规划共涉及武山县城关、洛门、四门、咀头、榆盘、马力、鸳鸯、高楼、桦林、滩歌、龙台11个乡镇的部分区域,全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中,坡改梯片区5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區域4个,综合治理小流域 19条,治沟骨干坝4座。其中总计,坡改梯26266.67公顷,配套田间道路1050.67公里,经济林778.96公顷,水保林4695.8 公顷,种草3552.17公顷,谷坊1040座,涝池179座,封禁治理54.46公顷,骨干坝4座。

2.4 实施步骤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治理时间为2019~2029年。规划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治理期为10年,基准年为2019年,到2030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先期规划主要是针对渭河南北两山大于5平方公里的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中期规划主要是针对武山县北部的马力、鸳鸯、高楼、桦林、滩歌、城关、咀头、榆盘、洛门、龙台等乡镇进行连片治理,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进行坡耕地综合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后期主要是总结治理经验,对水土保持设施加强管护,同项目所在村村委会签订“水土保持设施管护协议书”,确定管护责任人,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运行。

2.5 组织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由政府主管领导负责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研究解决建设任务分解、资金筹措等有关事宜。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加强沟通、互相配合,逐乡、逐村、逐户狠抓落实,落实项目建设的责任。规范工程建设的管理,从规划设计、资金管理、施工组织、考核验收等各个环节,按照项目建设标准和要求,对工程建设实行规范管理。加大技术服务的支持力度,在编制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时,应与当地群众积极沟通协商,在不影响作物种植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机械调配、作物倒茬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片区和制定施工计划。

作者简介:魏向喜(1984-),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武山县水土保持探讨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武山县2015年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总结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