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归是中药材中一种很重要的药材,作为重要的药材之一,必须规范当归的种植,才能有助于中草药产业的发展。本文对当归的规范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分析种植过程中的操作流程,确保科学防治的实施,保障药品安全。
關键词:当归;规范化种植;病虫害防治
当归又称干归,花期6~7月,果期7~9月。它的药性温偏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另外,当归还能治理风湿疾病,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在西医中,当归也是药物组成重要部分,它含有很多营养物质。
1.1 选择播种土壤及育苗
当归的养殖环境建议比较湿润阴凉,种植时避免阳光直射,地段选择在海拔2500米左右最佳,土质应该选择疏松没有石块的土地,最好的种植地是含有腐殖质的黑壤土荒地中。当归种子到育苗是育种的第一阶段,育苗选种要观察苗株高度,高度在30~50厘米的苗株进行留种。
1.2 移栽及除草
当归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建议选地阴凉潮湿、土壤肥沃。移栽时,当归苗根茎不可低于 0.3厘米,移栽过程中保证穴位错开,移栽后及时覆土最后进行施肥。当归每年要进行3~4次除草,除草时一定要细致,避免伤害到幼苗。
1.3 施肥浇水
当归在幼苗期时一定要控制好肥量,如果掌握不好用量,很容易让幼苗早熟。当归苗生长到中后期时就要进行灌溉和堆肥,要保证肥量适宜,满足当归苗的生长所需。当归的灌溉一般在当归苗生长到12厘米以上,不仅要及时灌溉,也要做好排水,以防造成当归根部腐烂。
1.4 种子处理
当归一般生长期为3年,从种子到育苗,幼苗到成株,成株到种子。在当归的种子处理上,需要种植人员根据种植的情况进行种子处理,一般在7~8月进行,采摘时要注意等到当归呈椭圆状时再进行采摘。种子务必要进行阴凉处理,避免烟熏以及阳光直射。
当归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种植当归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当归的常见病虫害有麻口病、根腐病、蛴螬病等。
2.1 麻口病
麻口病是种植当归中最常见的病害,有效防治麻口病就要掌握轮作情况,通过有机肥的进化,并在伏耕晒垡时对病原体进行消除,同时也要做好土壤消毒,人工在耕种时铲除杂草,保障苗床的管理,提升幼苗的抗病能力,达到麻口病的防治。
2.2 根腐病
根腐病是产生在当归根部的疾病,当归出现根腐病时必须将当归拔除,如果不及时拔除会严重影响当归生长。拔出的当归要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用量控制在200~300克。
2.3 蛴螬病
蛴螬是一种常见的虫卵,它的防治一般在冬季进行土壤翻覆,再加以药材进行绝杀。翻土一定要进行深翻,根据土壤情况进行撒药,堆肥的施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变虫卵的环境,起到蛴螬防治作用。
综上所述,当归的规范化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有助于提升当归的质量和产量,关系着中药产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简介:沈映山(1990-),男,本科,农技员。研究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