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芳
警方一个3人小组到犯罪嫌疑人家里去实施抓捕,进门后发现嫌疑人的小孩也在家。嫌疑人知道自己早晚会有这一天,可此时还是显得有些紧张无助,眼光看向自己的孩子。3位警官相互使了个眼色,就以谈工作为由把他带出家门,直到走出孩子们的视線,才给他戴上手铐。嫌疑人对警官的举动一再表示感谢,自己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这个细节,专业说法叫柔性执法,符合中国人情—理—法的法治文化逻辑,其实背后的内涵,还是通人情、懂人性,这也是我们在之前说过守规矩、讲分寸之后,想再说道说道的内容。
俗话说得好:“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所以,伤什么也别伤了别人的面子,很多时候,能转个弯就绕过去,尽量给别人留点面子,人人都有自尊心,都爱面子,孩子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给别人留有余地,同时也是在给我们自己留余地。再者,这事也透出宽容,宽容不是懦弱、退缩的压抑,而是一种忍辱负重的大智大勇,是能识实相、敢担当、懂化解融通。为他人着想,是为自己铺路,宽容不是纵容,考虑的是别人的自尊和承受度。
有一位男孩,高中时搬了新家,隔壁的男主人是位警察。在他上高三的时候,这位警察因公殉职,留下了10岁的儿子和他的妈妈。以前,男孩放学回家,从不带钥匙,都是到了门口就大声喊爸爸来开门。可是当邻居警察过世以后,爸爸却让他自己带着钥匙,不要再喊爸爸来开门了。男孩不解,问为什么。爸爸说:“因为你每喊一次爸爸,都会提醒隔壁那个小男孩爸爸不在了的事实,我怕他心里不好受。”
一个女孩乘坐的车马上就要开了,但是排队取票的队伍依旧望不到头,无奈之下她走到队伍前面,跟排在第一的小伙说:“可以让我先取吗,我的车快开了!”小伙欣然同意,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她,然后默默走到队尾,重新排队。
这种修养,来自内心能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种善良,就是拥有一颗大爱心、同情心,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一个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遭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人活于世,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是人我共生,相互间最深度的连接,无非是试着换位,将别人放在心上——世间所有的温柔,往往因感同身受而产生。
当然,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不但有A面,还有B面甚至C面,这也是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有清醒认识的地方,不然在经历社会现实的无情捶打时,难免落得一败涂地。因为,每个人活在世界上,各有各的困顿和欢喜,各有各的晦暗与皎洁。正如唐代诗人张谓在《题长安壁主人》中所写:“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张谓寄居长安时,自恃高沽却屡遭挫折,所以他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深有感悟。所以,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更不可低估人性的趋利避害之心甚至翻脸不认人的可能。
不过,梁晓声在《知青》中也写道:“人不但无法选择家庭出身,更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但无论这两点对人多么不利,人仍有选择自己人性坐标的可能,哪怕选择余地很小很小,于是后人会从史性文化中发现,即使在寒冬般的时代,竟也有人性的温暖存在,而那是社会终究要进步的希望。”罗曼·罗兰就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仍然热爱生活。
杭州路边的爱心冰箱,每天为快递员、外卖员提供免费冰水。有一天,视频监控显示,一名男孩打开冰箱,放进去了一个什么东西。工作人员走上前查看,原来男孩放了一封信进去,男孩的父亲是一名快递员。信中写着:“谢谢给爸爸送水的叔叔阿姨们,是你们让这个夏天变得更温暖。”帮人一把,情长一寸,岁月是一亩田,你若种植善意,便会长成惊喜。爱永远是相互的,欣赏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从来,不想刻意地去遇见谁,只是对那些美的、善的、明媚的人和事,始终心怀敬意——因为欣赏,所以靠近。
学术一点说,人情世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修炼于课堂上,更在日常生活中,一辈子学不完。如果历练得好,就能够帮助我们自己缓和与他人之间的紧张度,让人感受到与我们交往的愉悦感与建设性。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简单说来,人的一生,大半是在欲语还休、扭头不看和沉默寡言中度过。一生之重,不过饱餐与被爱;一生所求,不过温暖与良人。(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