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闭症儿童心理特征的服饰色彩与图形探究

2022-05-28 04:50赵梦菲孙月方程子鹏陆啸天潘国峰
西部皮革 2022年8期
关键词:自闭症服饰图形

赵梦菲,孙月方,程子鹏,陆啸天,潘国峰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21503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据调查显示,当代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据2007 年第二次全国抽样调查显示,中国0~6 岁的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千分之1~2,总数约为11 万人,并且这一数字预计每年仍要增加约1.5 万人。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作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学界普遍认为患有此症的儿童有人际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和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等特点。正因如此,人们描述他们为“星星的孩子”,他们能听、能看、能说但却始终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天外来客般,格格不入。色彩的呈现与光和能量有关,不同颜色会有不同能量的呈现,进而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将色彩和与图形运用在服饰上可以时刻影响患者,从而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所帮助。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色彩心理学、色彩与图形对儿童的影响和自闭症儿童心理特征的了解,将色彩与图形运用在自闭症儿童服饰(包括儿童服饰、陪护人员服饰以及其他服饰环境)中,考察服饰中的色彩与图形对自闭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以期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影响。

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以服饰为媒介,将色彩和图形进行搭配,考察其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的影响。以宏观的视角探讨了色彩、图形与自闭症儿童心理的关系。经过改造的服饰具有功能性,从而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有所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色彩方面:林云强(2013)采用颜色图片视觉搜索任务的形式,要求儿童迅速判断由红绿方块所组合成的矩阵图片刺激界面的异同,并借助Tobii X120 眼动系统采集和分析被试的眼动数据,得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颜色视觉突显,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和干扰项数目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突显有影响[1]。这就意味着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与普通健康儿童一样能够区分不同的刺激来源,这也是人类进行信息加工和社交知觉的前提,所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基本完整的知觉探测机制,色彩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此外Krysko 和Rutherford(2009)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被试者,同样能够良好地完成对社交面孔的视觉搜索任务,更加说明了自闭症儿童具有基本完整的知觉探测机制[2]。以上研究说明了自闭症儿童具备了基本完整的知觉能力,虽然其知觉的准确程度不足,但基于服装色彩的治疗方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在图形方面:翟孟(2008)的研究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图形加工能力好于言语加工能力,并且对于图形的局部加工能力优秀。在智商言语能力匹配的情况下,相较于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对于图形信息局部加工的擅长[3]。在认知方式方面,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更倾向于场独立性加工即更多的对内在参照有依赖倾向,在言语智商能力匹配的情况下,正常儿童则大都表现为场依存性加工即依赖自身所处的周围环境等外在参照。同时,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的能力会受到加工任务难度的影响,产生一定波动。另外,胡丽涓(2014)的系列研究发现,儿童的图形偏好要比成人稳定,且与成人存在差异[4]。因此,基于自闭症儿童的图形认知特点和偏好来设计服饰更加合理。

色彩作为一种感官刺激,基于刺激接收者的年龄、性格和文化等的不同,可以在人的心理、情绪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色彩对患者尤其是心理患者的治疗研究,国内外研究颇多,但目前,鲜有研究从色彩与图形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的影响入手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

2 自闭症儿童心理特点分析

2.1 自闭症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自闭症(Autism)是一种以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的行为或兴趣为主要表现症状的广泛性发育障碍[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将使用涵盖范围更广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定义这一类症状,提出自闭症的两大表现特征,一是社交能力与社会互动障碍,二是行为、兴趣或活动的狭窄和刻板,其包括普通自闭症和高功能自闭症(具有较高的言语能力或思维能力的自闭症患者)等不同人群,各个人群之间的言语能力与智力水平差别悬殊,这可能会导致相关结果差异[6]。

许多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情绪共情能力上存在障碍。不仅在情绪共情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自闭症的感知觉加工模式异于常人,使自闭症儿童体验着与常人完全不同的世界,会导致其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或重复性行为,因此服饰的色彩、图形需选用处于刺激程度适中的元素,以防自闭症儿童产生极端反应,选用简洁且轻松的具象形态,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辅助其治疗。

2.2 自闭症儿童色彩偏好

对自闭症儿童颜色偏好的问题,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开始探索,但结论并不统一。有实验得出自闭症儿童具有色彩偏好特征,自闭症儿童中大多数偏爱蓝色和绿色,其次是黑色和棕色,再次是橙色和红色,最后是黄色,紫色等鲜少有人喜爱。从性别角度划分,男孩更喜欢蓝、绿等冷色,女孩更喜欢橙、红等暖色。同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对于黄色的偏好程度较高,而对红色和紫色的偏好程度较低,男生更偏爱黄色、抵触紫色,女生则偏爱黄色和黑色、抵触红色。此外,自闭症儿童的色彩偏好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7]。他们对于对比色表现较为强烈,部分儿童会有“恐色症”(Chromophobia)现象。自闭症儿童对某些颜色的排斥会体现在情绪和行为上,例如暴躁、忧郁和语音及行为上的抵触等[8]。验证了色彩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影响,并且提出色彩可以成为自闭症儿童干预治疗的手段。有关自闭症儿童的色彩偏好研究实验在国内依旧稀少,需要更多的研究用更加准确定量的方法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但上述研究为后续研究的实验范式提供了参考。

2.3 自闭症儿童图形偏好

本课题选取儿童偏爱的动画形象,进行再创作,激发自闭症儿童对所穿着服饰的兴趣。许多发现指出,一些自闭症患者具有“孤岛能力”,类似于电影《雨人》的主人翁雷蒙所表现出的超强记忆力,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在拼写、阅读、算术、音乐或绘画等领域具有超出常人的特殊才能。有研究显示,25%的自闭症儿童可能表现出超越普通人平均水平的特殊认知技能,并且可能高于自身的整体智力水平。例如,研究者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和辅导的过程中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镶嵌图形测验上表现良好,自闭症儿童在图形加工能力同语言加工能力、图形局部加工能力同整体加工能力上存在分离。

3 儿童服饰色彩与图形应用分析

3.1 儿童服饰设计基本要求

童装设计是以儿童作为载体传达出的艺术形式,因而童装设计要以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从儿童审美习惯出发,满足童装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童装面料强调柔软性、透气性、舒适性、安全及健康的选用原则。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并不具备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对其所用产品的安全程度要求较高。比如儿童可能会将衣服放进嘴里,面料与儿童的口腔和皮肤等部位发生大面积接触,所以对于儿童服饰所用材料应严格遵循安全和环保。在服饰款式上,帽子、下摆或裙带等位置,所用的绳、带都需要限制在合理的长度,防止过长而形成套索,避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被周围物体钩住或误套,造成窒息等意外伤害。

3.2 儿童服饰色彩、图案应用分析

色彩在童装设计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时期儿童对于色彩的认知和喜爱,是童装色彩应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搭配和运用色彩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育和形成良好的性格,赋予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服装的色彩以明快鲜艳为主,衬托出儿童天性活泼可爱的一面。色系的同色彩搭配柔和文雅,能产生秩序的渐进美感,取得端庄、沉静的效果,但易显单调,缺乏生气。邻近色的色彩搭配雅致柔和,配色效果丰富,给人活泼可爱、自然大方的视觉印象。对比色的色彩搭配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有浓烈的色彩气氛,但要注意设计对象的年龄及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

图案是童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要符合儿童的心理,服从童装整体的统一性,且适应童装结构和功能,具有美感。具象图案比较直观,容易被儿童认知和接受,产生某种情感,例如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动画角色等。抽象图案以平面构成原理及简单的几何形为基础,传达一种抽象理念和美学形式,更加注重感觉,比如三角形会给人稳定、尖锐的感觉,而圆形则是圆滑、动感。

4 基于自闭症儿童心理特征的服饰设计实践

4.1 设计构思

以儿童喜爱的动画为灵感来源,结合自闭症儿童偏好的色彩与图形,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和配色进行组合、拆解和再创作,选用邻近色进行色彩搭配,辅助性的加入小面积对比色,让自闭症儿童在感到愉悦舒适的同时,能够有一定的知觉刺激,以期对其治疗有所帮助。

4.2 设计实践过程

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状况、如色彩偏好,4~6.5 岁汉语自闭症幼儿总体偏好冷色调,其色彩偏好顺序为绿、蓝、红、紫、橙和黄;而年龄相匹配的普通幼儿则喜欢暖色调,其色彩偏好顺序为红、橙、绿、黄、蓝和紫。然后,项目组与香港安安-苏州工业园区爱之翼儿童早期发展干预中心取得了合作,为进一步测试孩子们对色彩与图形的喜好方向,我们为其设计了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对象对图形的喜好;第二部分是被试对象对配色的喜好;第三部分是被试对象对图案的喜好。我们根据机构的统计数据与文献中的数据制作了10 套色彩搭配方案与10 套图案,作为实验素材。

4.2.1 实验一:单纯颜色偏好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采用对偶法针对4~7 岁自闭症幼儿对颜色的偏好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自闭症幼儿的颜色偏好有什么特点,其对颜色的偏好顺序为何,为进一步了解自闭症幼儿的图案偏好做准备。

被试:实验组有约15 名自闭症儿童来自江苏省(香港安安)爱之翼儿童早期发展干预中心苏州分部,所有儿童均被按照PEP-3 的标准诊断为自闭症儿童,并排除色盲等视觉疾病。

实验材料:基于实验前期的问卷调查,实验采用红、粉、黄、绿、紫、蓝、黑、灰八种颜色,两两组合,为平衡顺序效应采取随机顺序呈现。每种颜色的标准参见色谱得到标准色,由电脑生成。整个实验在E-Prime2.0 平台上运行,在14 寸彩色显示屏显示。

实验流程:如图1,自闭症幼儿在实验员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室中完成实验,要求他们坐在屏幕正前方,眼睛与电脑屏幕距离约60 cm。任务要求幼儿从对偶呈现的两种颜色中通过单击鼠标左右键,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实验包括练习试次5 次和正式实验试次28 次。由于儿童动作能力和注意力缺陷,主要由幼儿口头报告,由实验员完成选择。最后统计幼儿对颜色的选择率。

4.2.2 实验二:配色与图案偏好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采用对偶法针对4~7 岁自闭症幼儿对颜色配色与图案偏好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自闭症幼儿对配色方案的偏好以及对图案的偏好,为设计自闭症幼儿的服装做准备。

被试:实验组有约20 名自闭症儿童来自江苏省(香港安安)爱之翼儿童早期发展干预中心苏州分部,所有儿童均被按照PEP-3 的标准诊断为自闭症儿童,并排除色盲等视觉疾病。

实验材料:基于实验前期的问卷调查以及实验一的色彩偏好实验结果,由艺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专业学生设计出配色与图形方案初稿,并经由服装设计和心理系专业学生讨论后确定了35 组方案,为平衡顺序效应采取随机顺序呈现。整个实验在E-Prime2.0 平台上运行,在14 寸彩色显示屏显示。

实验流程:如图2,自闭症幼儿在实验员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室中完成实验,要求他们坐在屏幕正前方,眼睛与电脑屏幕距离约60 cm。任务要求幼儿从对偶呈现的两种配色与图案方案中通过单击鼠标左右键,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实验包括练习试次次和10 正式实验试次350 次(10 组)。由于儿童动作能力和注意力缺陷,主要由幼儿口头报告,由实验员完成选择。最后统计幼儿对方案的选择率。

经过试验得出了初步结论,结果显示:机构内大部分小朋友更偏向于色彩对比度强的图案,图形更偏向于曲线型以及方正的图形。

但是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过程偏长,孩子耐心不足无法顺利完成实验;孩子出于对电子设备的好奇无法进行专心选择图片出现乱按键情况影响实验数据收集结果;配色实验素材色块分布较多,孩子只针对一种颜色做出喜好判断,并不能进行一组色彩的整体偏好片段等。由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将实验调整为纸质的问卷,并征求家长与老师的配合最终共同完成了数据收集。此外,我们希望在最终的成衣设计中融合孩子们亲手绘制的作品,所以我们将布料与绘画材料带给小朋友,让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并观察他们的偏好,其在布料上绘制的画作由小组成员进行再设计,制成了布艺玩具和小饰品运用在最终的成果中。

依据调查结果,孩子们多数喜欢动画《小猪佩奇》中的形象,因此,项目成员最终确定《小猪佩奇》作为灵感来源,将主人公佩奇的形象再创作,进行了一系列图案设计及服装结构图、效果图的绘制,如图3。

之后,项目成员前往面料市场进行调研,以柔软性、透气性、舒适性、安全及健康为原则挑选制作面料,最终确定以太空棉、丽丝绒、磨砂绒以及粗斜纹混纺面料为主要面料,太空棉材质较挺阔更有利于展示面料上的图案,其光滑的触感与绒质材料形成材质对比使服装更加丰富。确定主要工艺为平缝、拼接为主配以手工镶嵌工艺。最终成品如图4。

5 结语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正常儿童存在许多不同,目前,国内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还不完善,他们的健康成长亟待大众的关注。本课题是对自闭症儿童服饰的一次积极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也推动了本次项目的自我改良,为之后的研究积攒了经验。服装不仅仅只是包裹在身体外部的一层布料,它能够具有更深远的作用和意义,将其与设计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相结合,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带动了周围其他人员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从而促进了人们对于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和关爱。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猜你喜欢
自闭症服饰图形
动物“闯”入服饰界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