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经推拿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2022-05-28 07:17曾秀君何海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根型证候颈椎

曾秀君,何海龙,陈 锋

(汕尾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 汕尾 5166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骨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临床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无力、上肢酸胀或麻木及肩背部疼痛等,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临床上西医多采用神经营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治疗颈椎病,短期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长期服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多,且停药后易于复发[2]。颈椎病属于中医中“肩背痛”“痹症”“骨痹”“颈筋急”等范畴,该病主要病变部位在筋骨,中医主要运用针刺、推拿或中药等进行治疗,针刺能畅通经脉、行气活血。相关研究显示,取患者天柱穴、颈夹脊穴等为主穴进行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3]。推拿疗法具有调节脏腑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增强机体抵抗力且可加速病灶部位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同时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消除病灶部位疼痛与麻木[4]。推拿重在调形,可纠正关节紊乱,达到骨正筋柔、气血循行的目的;针刺重在调神,可调节患者心情神志,二者结合可从形、神两方面治疗,临床效果更佳[5]。本研究旨在探讨枢经推拿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推拿组及联合组,每组43例。针刺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5~66岁,平均(56.47±2.48)岁;病程2~5年,平均(3.42±0.86)年;病情严重程度[6]:轻度21例,中度15例,重度7例;单节段病变25例,双节段病变18例。推拿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5~65岁,平均(56.52±2.36)岁;病程1~4年,平均(3.32±0.53)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9例,中度18例,重度6例;单节段病变23例,双节段病变20例。联合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4~67岁,平均(56.58±2.36)岁;病程2~5年,平均(3.52±0.88)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23例,中度14例,重度6例;单节段病变28例,双节段病变15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参考《颈椎病防治指南》[7]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参考《中医病证诊疗常规》[8]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颈椎X线显示椎体增生,椎间孔变小者;近期未接受相关治疗者等。排除标准: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椎体滑脱或椎管狭窄者;伴有严重肿瘤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者;伴有严重肝、肾器官功能障碍者;病灶部位存在皮肤病或严重皮肤创伤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接受牵引、消炎镇痛等常规治疗,应用颈椎牵引机(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YZ-4)进行颈椎牵引治疗[9]。针刺组患者在颈椎牵引后采用针刺疗法,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俯卧位或挺直脊背坐位,嘱患者处于放松状态,选择适宜型号一次性无菌毫针,常规皮肤消毒,取风池穴、颈夹脊穴、曲池穴、后溪穴、合谷穴、大椎等穴位针刺,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角度为180°,每分钟捻转约100次,捻转完成后留针30 min,1次/d。推拿组患者在颈椎牵引后采用枢经推拿,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俯卧位,先对患者颈部、上背部及肩部等位置进行滚法、揉法按摩,时间为5 min,对患者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循经按揉5 min。而后循经络用拇指使用按、点、揉法对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极泉、少海、神门、大椎等穴位进行点穴,以酸胀为度,上述操作结束嘱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头部悬吊并旋转向左侧,相反方向拉伸头部与肩部,使患者足少阳胆经拉伸30 s,之后对该经脉采用滚法按摩,再将患者头部转向右侧进行同一操作,最后嘱患者取坐位,对患者头部进行颈椎旋转板法按摩,30 min/次,1次/d。联合组患者在颈椎牵引后采用枢经推拿联合针刺疗法,先针灸、后推拿,方法同上述两组,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与康复》[10]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治愈:疼痛、眩晕及麻木等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 95%,X线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和椎间隙等恢复正常;显效:疼痛、眩晕及麻木等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4%,X线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和椎间隙等较治疗前显著好转;有效:疼痛、眩晕及麻木等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69%,X线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和椎间隙等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疼痛、眩晕及麻木等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X线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和椎间隙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参照《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与康复》[10],主要包含头痛、颈项强痛、肢体麻木、眩晕、膝软、耳鸣、便秘7项,按照症状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1、2、3分,总分21分;采用NDI[11]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共包含10个问题,从轻到重计0~5分,总分50分。③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使用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F-MPQ)[12]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该表共包含疼痛评级指数(PRI)、现有疼痛指数(PPI)及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3部分,PRI共有15项条目,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PPI评分总分5分;VAS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④治疗前后颈部表面肌电信号。采用表面肌电分析反馈仪测定患者颈部表面肌电信号,于患者静止状态时开始记录患者表面肌电信号,监测15 s,截取中间的10 s作为实验数据,采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软件处理数据,得到平均肌电值(AEMG)与中位频率(M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例(%)]、(±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与推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与推拿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NDI评分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与推拿组,推拿组患者NDI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DI评分比较(±s, 分)

表2 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DI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针刺组比,*P<0.05;与推拿组比,#P<0.05。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组别 例数 中医证候积分 ND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针刺组 43 18.36±2.21 12.45±2.38△ 25.73±6.84 11.68±2.49△推拿组 43 18.48±2.08 11.86±2.28△ 26.12±7.05 10.05±2.66△*联合组 43 18.85±1.98 8.89±1.48△*# 26.38±7.37 7.54±2.25△*#F值 0.641 36.372 0.092 30.596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疼痛情况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PRI、PPI、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与推拿组,推拿组显著低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表 3 3 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s, 分 )

表 3 3 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s, 分 )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针刺组比,*P<0.05;与推拿组比,#P<0.05。PRI:疼痛评级指数;PPI:现有疼痛指数;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组别 例数 PRI评分 PPI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针刺组 43 12.25±4.64 8.42±2.50△ 3.89±0.54 2.20±0.46△ 7.45±0.53 5.52±1.07△推拿组 43 12.68±4.88 6.82±2.41△* 3.76±0.38 1.83±0.35△* 7.32±0.61 4.25±1.86△*联合组 43 13.03±5.58 5.56±2.27△*# 3.73±0.47 1.35±0.28△*# 7.58±0.31 2.86±1.13△*#F值 0.257 15.399 1.420 56.802 2.910 38.82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颈部表面肌电信号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AEMG水平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与推拿组;M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针刺组与推拿组,推拿组显著高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表4 3组患者颈部表面肌电信号变化比较(±s)

表4 3组患者颈部表面肌电信号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针刺组比,*P<0.05;与推拿组比,#P<0.05。AEMG:平均肌电值;MF:中位频率。

组别 例数 AEMG(μV) MF(Hz)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针刺组 43 4.10±1.20 2.76±1.25△ 54.36±8.41 71.25±9.58△推拿组 43 4.08±1.17 3.15±1.05△ 54.87±8.29 78.57±9.06△*联合组 43 4.06±1.22 2.05±0.78△*# 55.12±8.25 90.25±10.45△*#F值 0.012 12.257 0.093 41.852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是关节增生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颈椎间盘突出等,使神经根出现炎症损伤。西医通过牵引、服用止痛药物等进行保守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并减轻疼痛,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13]。在中医学理论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为久劳伤筋、外邪伤筋、筋脉失养,风寒入侵,使颈部气血不通、肌肉拘挛,长期可导致气滞血瘀、经络闭阻[14]。

针刺通过针刺效应直接对患者颈部穴位进行刺激,减轻患者的神经根炎症和水肿,且可帮助肌群放松,缓解痉挛;同时针刺具有通经行气、调和阴阳及祛邪扶正等功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与降低血液黏度[15]。枢经推拿通过机械刺激枢经来调节机体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同时刺激中枢深、浅的感觉,从而对神经通路上的神经元起到兴奋性刺激作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16]。田华卫等[17]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高于单一采用针刺疗法,且能够提高颈椎屈曲度,并减轻患者的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与推拿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PRI、PPI、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组与推拿组,且推拿组患者PRI、PPI、NDI、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组,提示相较于枢经推拿和针刺单独使用,枢经推拿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颈椎功能,并缓解患者疼痛。

AEMG与MF是反映颈肌功能的重要指标,AEMG与肌纤维募集数量、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有关,其水平越高,表示存在越多的肌纤维募集,反映出肌肉处于紧张状态;MF代表肌肉的疲劳程度,当肌肉处于疲劳状态时,其水平降低[18]。现代医学生理解剖证实,夹脊穴从分布形式上看与神经节段关系极为密切,作用于夹脊穴不但可影响脊神经后支,还可涉及其前支,前支与交干相联系,能影响交感神经,大椎穴能振奋督脉之气,使阳气上达清窍以养神,布达四肢以养筋;大椎能调整椎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神经调节,促使椎间盘与增生组织恢复,消除局部炎症与水肿[19]。针刺可刺激患者神经兴奋性,抑制交感神经活动,改善局部组织水肿与缺氧缺血,且可对椎间关节紊乱进行纠正。三阳之枢的手、足少阳经与三阴之枢的手、足少阴之经在机体内半表半里生理位置,对其进行推拿,可起到枢转人体气机的作用;另外推拿可通过减小椎间盘髓核的压力,从而改善神经压迫,达到缓解疼痛效果,加强颈椎的稳定性,同时可纠正颈椎小关节与颈椎体的位移[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者AEMG水平显著低于针刺组与推拿组,MF水平显著高于针刺组与推拿组,推拿组MF水平显著高于针刺组,提示枢经推拿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提高颈椎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综上,枢经推拿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颈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并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提高颈椎功能,疗效确切,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根型证候颈椎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