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的对策

2022-05-28 16:49张克维
新教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多位数竖式算式

张克维

儿童对数学的认知一般都是源于认数及计算,因此,计算教学历来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计算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要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摒除只以算得“又快又准”为标准。因此,从这个角度去审视当前小学计算教学,则普遍存在认知偏离的现象,而高质量的计算教学须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提出具体对策。

一、强化直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操作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操作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掌握算法的逻辑起点是理解算理,而直观的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算理。

以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为例,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的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涉及进位,因此教学侧重于运算意义的理解。而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开始,其重心已经转向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在“9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出示类似下图1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让其回答看到什么,学生答道:“左边筐里有9个球,右边筐外有4个。”教师提问:“一共有几个球?”学生而后动手操作,把筐外的球放一个到左边筐里凑成10,然后与右边剩下的3个球相加,得出共有13个球。在这过程中,“移动球”这个操作活动本身就蕴含“凑十”的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及计算方法的掌握。在此,教师的任务是组织操作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语言描述和教师的算式图示(见图2),把实践转译成数学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这样,计算的价值就不仅仅是算出结果,而是在促进算理理解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

二、对比梳理,助力学生沟通算法联系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其目标指向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学习要求。因此,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起点,梳理不同算法之间的关系,是计算教学中落实深度学习的基础。

以执教“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为例,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一是乘法的意义,二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师出题复习检测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的掌握情况。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出示算式:23×8。教学分四个层次:(1)请学生独自尝试计算。(2)引导思考个位相乘满十怎么辦?你觉得该怎么处理?竖式该怎么列?(3)对比学生的各种方法,辨析优劣。(4)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具体计算方法。

首先,竖式计算中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学生自我探究产生困难,对学生来说,两次乘积中十位上的数该如何叠加处理是难点所在。通过图3~图6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沟通几种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口算横式是计算基础,与竖式计算的新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接着,对比下图中三种不同的竖式,我们可以发现,图4是横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图5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联系密切,图6是该课的算法形式。以图3的算法为依托,逐一对比三种竖式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数形结合,挖掘计算教学创新素养

当今的计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计算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教学同样富有创新能力培养的素材。在计算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经常体现在算法的多样性上,而数形结合,则是学生探索算法多样性“指向标”,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助力学生计算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学生经常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学中,借助点子图的图例,还能让学生看清创新背后的数学本质。教师出示题目:三年级同学进行广播体操表演,每行站13人,一共有12行,参加表演的同学有多少人?学生列出13×12这道算式,接着让学生探索计算的方法:①12=3×4,13×12=13×3×4=39×4=156;②12=10+2,13×12=13×(10+2)=130+26=156……学生运用多种解法的本质都是借助运算定律和数的分解。为了让学生明白算法的依据,可在教学中出示点子图,把12行点子分解成3×4,13×12在这里就变成4个13×3。这种数形结合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算式的算理和运算的创新力。

在实际教学中,在开展多样算法计算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具体使用场景,在对算法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概括通法。

四、变式训练,深刻理解计算本质特征

运算和思考结合是提升计算课堂教学价值的重要思路。在计算教学中,变式的训练,重点关注的是指引学生理解计算的本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

练习1:与图7中竖式计算过程一致的算式是(    )

A. 14×2+10           B. 14×4×3

C. 14×2×6            D. 14×2+14×10

这道题为原来“14×12”这道简单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赋予了新的训练价值。四个选项的不同算法,考查学生对竖式计算已有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多种变式的方法,在解答和判断中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2: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每行种24棵树,360棵树能种几行?图8竖式中虚线框出的部分表示

棵种                    行,还剩                    棵。

这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竖式计算过程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对竖式计算中最本质的意义进行思考,提升了计算教学的思考价值。

总之,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运算能力的培养,不能停留在让学生算得“又快又准”的层面,而应该深入挖掘计算教学的价值,让计算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让计算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摇?摇?摇责任编辑:宋晓颖)

猜你喜欢
多位数竖式算式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多位数的组合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如何写好多位数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错误的竖式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