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亚历山大: 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2022-05-28 14:05王小梅
华人时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使团亚历山大威廉

王小梅

自1797年威廉·亚历山大首次发表“马戛尔尼在中国见闻”大型版画之后,近200多年间,这位英国传奇画家的作品始终是西方绘画史和西方汉学研究史的显学。尤其是整个19世纪,西方画家、出版业不断以威廉·亚历山大的画为临摹的模板,或全盘抄袭,或拆解拼凑,编织各种中国人物风情的想象,以满足西方人了解这个遥远东方国家的强烈欲望。

亚历山大关于中国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

威廉·亚历山大(1767—1816)出生于英国肯特郡一个名叫梅德斯通的小镇,他的父母经营一家造马车的作坊。尽管亚历山大的父母是工匠家庭出身,但是他们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亚历山大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1782年,15岁的亚历山大离开家乡前往伦敦学画,于1784年进入当时英国最有名的皇家美术学院,7年后毕业。亚历山大毕业后第二年,在他的启蒙老师伊博森推荐下成为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一名绘图员。

1792年,英国组建马戛尔尼使团时,伊博森没有接受邀请,而是推荐了学生亚历山大。其实,在马戛尔尼使团中有另一位正式的随团画家托馬斯·希基,他是马戛尔尼的同乡和肖像画家,但是他在旅行途中几乎没有留下画作。有学者认为,马戛尔尼是为了帮助失业的希基而邀请他加入使团的。无论如何,亚历山大在旅途中画了大量素描,并获得马戛尔尼的称赞。

其实,亚历山大并没有全程跟着使团,例如他没有参与热河之行,从杭州到广州的返乡之行又被安排乘船走海路,错过了一路亮丽的风景。尽管如此,亚历山大在回国后还是根据自己的素描以及同伴的描述,绘制了他错过的长城、热河以及江南风光的水彩画,如果不了解背景,这些作品一定会被认为是经由画家亲眼所见而作的。

亚历山大回到英国后,每年都会拿出数幅水彩画到皇家学院举办画展,10年间,他共举行了16次画展,其中前13次均与中国相关。而今,在世界各地的公私博物馆、图书馆和私人收藏中,大约有3000幅亚历山大的作品存世。

亚历山大自己也出版了关于那次使华之行的书,不过是以图画为主,散页形式,共12辑,每辑4幅,最后在1805年合订成一册,书名为《中国服饰》。这本画册中共收录48幅经手工上色的铜版画,尺幅巨大,每幅图还有一页文字说明。此外,亚历山大还在1798年出版了《1792—1793年沿中国东海岸之旅途中各海岬、海岛之景貌》,这样的内容始终不及那些反映中国社会风俗的水彩画,因此并无太大反响。

亚历山大的画作更加具体地呈现近代中国之貌,深深地吸引英国人的目光,他画笔下的中国人物、服饰、建筑等精细且纪实,此乃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无价之宝。

亚历山大作品在英国掀起“中国热”

威廉·亚历山大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致于在西洋中国史画的领域里,他具有一代宗师的地位。尽管如此,过去200多年间,中国文史界和美术界对这位人物却全然陌生,直到近10年,一些书籍介绍马戛尔尼使华的相关著作时,才顺便提到威廉·亚历山大,同时将他的画作当成小型插图,点缀在不同的页面。这些小插图并非由原版画制作而来,而是由当今西方相关著作中反复翻拍而来的,粗糙模糊,离原作色彩之精致鲜艳相去甚远。简而言之,威廉·亚历山大描绘中国乾隆盛世的画作问世200多年以来,中国人尚未以一种精确的方式介绍这位英国画家。

2009年,在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的协助下,威廉·亚历山大的48幅原版彩色铜版画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这是他的原作问世两个世纪后,首次在中国土地上面向社会大众,虽然没有带来巨大的文化冲击,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文史界和美术界长年的空白。

事实上,由于中国本身日益繁荣富强,对于过去几百年中西密切交流和磨擦期间,西方人以何种方式描述中国,尤其是图样记录的历史,中国人愈来愈感兴趣。无论电视台、书籍,还是文史杂志,对西洋中国史画的运用,愈来愈广泛,愈来愈深入。这种趋势预示着,未来几十年间,西方在此领域的显学,亦将成为中国的显学。

由于清代康熙时期的闭关锁国,在亚历山大之前还没有哪个西方画家有机会深入中国内陆,如此详尽地用画笔记录中国的风土人情,可想而知,他的这些作品在欧洲公布后所引起的反响有多剧烈。不仅使团成员出版的游记中选配他的作品,在摄影术尚未发明前的很多年,由于他所描绘的场景给予了西方人一个形象化的中国,但凡与中国相关的书籍的插图,大都会以他的作品为蓝本。

一图胜千言,亚历山大的画作相继在访华使团成员的见闻出版物中公开后,在英国掀起了不小的中国热,不少画家都受其影响而前往中国创作。

亚历山大对18世纪末中国外销画的影响

综观亚历山大的作品,从其中国题材作品的精确与细致,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及中国人观察之敏锐,也说明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国已经成为英国乃至于欧洲重点关注的对象。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之前做了大量功课,他们对另一种文明的观察角度以及探索的深度,是当时保守封闭的中国人远不及的。使团成员在旅行过程中对中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的翔实记录便是一个例证,如对船闸、水车这类充满中国智慧的装置的考察,包括了对外观的如实描绘和对功能的简述。

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从使团带来的礼物的遭遇可见一斑。英王送给乾隆皇帝的精密仪器、快膛枪等当时先进的科技成果被当作工艺品,摆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角落里,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圆明园的时候,这些“贡品”仍然完好无损地摆在那里,几十年来都没有人动过。

从鸦片战争起,曾经辉煌的清王朝就陷入了泥潭,举步维艰,早年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那些“贡品”,本可以作为打开近代化之门的一把钥匙,然而直到走投无路时,中国人才意识到可以“西学为用”,而此时即便是奋起直追,也已错失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良机。

西方世界通过亚历山大这个西方人的眼睛和画笔了解中国,18世纪末中国开始盛行的外销画,则是通过中国人的画笔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威廉·亚历山大有关中国的精美画作的传播,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来到中国的水手和商人都热衷带回一些可以展现中国风貌的艺术品,这使得外销市场对用西画技法表现中国风俗的艺术作品大为渴求。

在广州这个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城市,画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外销画家在紧靠十三行的同文街和靖远街开设了画室。但是,水彩画所用的纸张多半需要从欧洲进口,这样一来就不能满足外销商品成本低廉的要求。为降低成本,智慧的画师们找到了合适的替代品———取出一种名为通脱木的植物茎髓,旋转切割成片,再在这种薄片上作画,完成后的作品统称通草画。

通草画的内容多是反映中国社会风俗的,如耕种、育蚕、刑罚、服饰、礼仪等,基本上都采用流水线的绘画方式,因此质量不易保证,但仍有极少数绘制精美的作品。

总而言之,这些画作都可以看作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对中国的侧写,能为我们提供珍贵、直观的历史资料。

(责编  韦露瑶)

猜你喜欢
使团亚历山大威廉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破耳兔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美将6家中国媒体列为外国使团
孩子与海豚
一粒沙子
慷慨的恶作剧
韩国委任“韩中友好守护天使”
不计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