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鸿,王秦妮,段海禹
(陕西工运学院,陕西西安7100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在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也呈现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特征,这使得企业工会在参与企业发展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领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毛泽东同志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这一变革时期,企业工会要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关键在企业工会干部。要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适应时代发展的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则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
201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从完善制度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整合各类资源等方面要求建立工会干部培训新格局。2016年印发的《2016—2020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要“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模型……确保培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1]。中国工会十七大之后又制定了《2019—2023年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要求“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加强跟班管理、集体备课、教学督导、评价反馈等制度建设”[2]。这一系列的文件以提升工会干部履职能力为目标,从宏观上为更新教学理念、改进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益、推动工会干部培训取得新成效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内专家学者对改进工会干部培训模式进行了如下探讨:赵亮亮认为应从教学评价的实践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与适应性3 个方面入手,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会干部培训模式[3]。刘素华分析了问题导向、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元化培训模式在广西工会干校培训中的应用[4]。范劲鸿从胜任力培养的角度进行了培训模式的研究[5]。然而,企业工会工作开展还需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兼顾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和职工诉求,与其他工会干部培训相比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但目前学界还没有针对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的深入研究。本文将从工会干部培训现状出发,归纳存在问题。通过借鉴全过程评估理念下的螺旋型培训模式,探讨符合时代需求的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此外,课题组还将选取企业工会干部培训班开展实证研究,希望能够为创新企业工会干部培训作出有益探索。
企业工会干部培训以提升理论水平、加强党性教育、更新知识结构和强化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旨在提高企业工会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推进民主管理、加强组织建设、维护合法权益等能力,对工会工作创新、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企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企业工会干部培训现状可以从培训模式、师资队伍和培训对象三方面来进行梳理。
目前,有代表性的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主要存在于工会院校中,培训内容往往是组织调训的上级工会或者委托培训的企业要什么,加上培训院校有什么,企业工会干部就学什么,很少考虑工会干部自身的培训需求。教学方式上以短期集中培训、传统面授为主,由培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控制教学过程,对教学环境要求较低,能在有限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适合“短、平、快”的培训班次[4],但由于教学过程缺乏参与和互动,企业工会干部的学习效率不高,能力素质提升有限。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网络教学也仍然是以教师在线授课或者录播课的形式呈现,教学载体虽有改变,但教学方式依旧是“满堂灌”,教学效果堪忧。
企业工会干部培训的师资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工会院校的教师;二是高校外聘教师;三是资深工会工作专家领导。师资群体多样对需求多元化的参培企业工会干部有利,但由于不同师资群体各具特点,这引发了企业工会干部培训中的一系列问题:工会院校教师工会理论教学经验丰富,但受到自身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的限制,往往对社会发展、经济形势变化给企业工会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了解不够,创新性和实践性不足;高校外聘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却对工会工作缺乏认识,导致针对性和指导性不足;工会工作专家所讲内容实用性较强,却容易流于个人经验介绍,难以解决系统性问题,无法有效推动工会教育理论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教学目标的模糊不清有关,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能精准选配不同类型的师资,用其所长,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企业工会干部培训主要针对各级各类企业工会中的管理人员和办事人员开展,不仅是为了完成工会、企业和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发展任务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其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然而,一方面现有的企业工会干部流动性大,时常发生变更,新任职企业工会干部虽然培训需求较为强烈,但是苦于底子薄,对工会业务所知有限;另一方面,企业工会干部大多身兼数职,工作繁忙,很多人难于抽身参加培训,或者即使参加培训,也要同时处理单位的业务,难于安心学习。因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具备“八个本领”,“五个过硬”的高素质干部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从以上培训模式、师资队伍、培训对象的分析可知,现有企业工会干部培训要实现突破和创新,亟待解决下列问题:
长期以来,上级工会或企业工会对培训作用的认识不足、目标模糊、要求不高,完成任务的被动心态较为普遍。然而,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应该体现的是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对工会干部素质能力的整体需求,要紧跟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步伐,要认识到,只有工会干部素质高、能力强,才能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地彰显作为、体现价值。因此,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应以培养具备工会专业能力、职工群众工作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的新时期复合型工会干部为目标,彻底改变培训目标低位运转的现状。
当前企业工会干部培训的教学内容往往就是根据主办方的需求和培训院校所能提供的课程菜单协商确定,未能做到对各类不同层级、类别的学员,在培训内容上有所区别,时常会出现供求脱节或因人设课的状况。此外,在培训方式上,还停留在以单向传授为主,加强教学互动、增设实践教学、结构化讨论和体验式教学等模式的初步尝试阶段。在坚持和完善已有的研讨、沙龙、专题观摩等形式的同时,还应以拓展事业眼光、全局性思维来带动培训模式创新,突破守旧现状。
由于培训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企业工会干部培训过程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学员出勤无监督、培训过程无把关、培训环节缺设计、成效评价不全面等现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上级工会或企业工会层面应该健全培训组织管理制度,明确选派标准和调训纪律,制定培训跟班管理制度,把好入口关;培训实施单位应建立全过程管理和考评制度,做到培训过程精细化管理,扭转以往培训过程的无序和培训效果低下的状况。
我国学者高文举在《培训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全过程评估理念下的螺旋型培训模式(如下图1所示)[6]。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该模式更符合企业需求,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培训环节设计更为完善,将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加以综合,重视培训活动开展的基础,使各培训环节衔接更为紧密;二是全程跟踪评估各培训环节工作完成情况,以加强过程评估促培训实效提升。
图1 螺旋型培训模式
根据这一理念,开展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时需要考虑外部形势对工会组织的影响、上级工会组织对企业工会工作的要求和工会干部个人的职业生涯三个要素。通过综合分析这三个方面,既能使企业工会工作符合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需要,又与企业工会工作的目标相一致,同时也可以促进工会干部个人职业能力的发展。此外,由于评估在培训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加强了参培企业工会干部与培训主体之间的沟通互动,培训信息得以及时跟踪和反馈,从而使培训效果更符合企业工会实际需求,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影响。因此,本文在螺旋型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全过程评估理念下的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全过程评估理念下的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
环节1:培训前准备
明确企业工会所处内外环境和参培企业工会干部职业生涯发展预期。首先了解参培企业工会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近期的发展战略,企业所处行业、区域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的发展任务和目标,为开展培训树立指导思想。其次,明确企业工会组织所处内部环境,包括工会的工作方针、职责任务、工作重心以及工作挑战,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企业工会工作中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希望参培工会干部达到何种水平,这是培训的目的和需要。最后,知悉企业工会干部对职业发展的期望和规划,因为培训是针对他们开展的,只有了解其需求才能激发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增强培训实效。
环节2:制定培训目标
在环节1 的基础之上,培训实施单位要与组织培训的上级工会或企业工会就培训目标、培训计划进行充分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确保整个培训能顺利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目标不仅为整个培训过程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制定评估标准奠定了基础,方便后续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环节3:开展需求调研
培训需求调研包含培训内容需求、培训形式需求两个方面。在培训需求的调研中要兼顾企业工会干部的个体需求、企业工会组织的需求以及工会组织的外部群体如企业、政府等的需求。这些需求直接影响着培训计划的制定。同时,培训实施单位还要提前收集参训企业工会干部的主要信息予以总结和提炼,以便结合企业所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拟定培训方案和计划,在提升参训企业工会干部业务能力的同时兼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环节4:完善培训计划
根据之前三个环节收集整理的所有信息资料,培训实施单位要对哪些内容应该作为培训的重点加以确认,并依此设置培训课程,形成具体的培训计划,以文稿的形式将培训内容细致呈现,例如,时间进度、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教师介绍等。对培训实施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部署,同时设计收集培训效果反馈信息的必要环节。公布培训计划内容后,及时听取参与培训各方的建议,以便做最后的调整。
环节5:资源配置和过程监督
培训运行管理涵盖教务管理和教学服务两个方面,而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确保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物质基础,包括提前安排合适的场地、调配所需的教学设备、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料等等。这个过程需要参与培训实施的各部门进行配合,在培训过程中要明确各项工作的标准和要求,细化过程管理环节。由于螺旋型培训模式是将全过程评估理念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因而在培训开始之后,要对教学双方、软硬件设施等进行全程监督,对培训教师的教学技巧、表达能力、仪容仪表以及参训企业工会干部的出勤、现场参与度等进行必要的记录。
环节6:结果记录与实效评估
培训结束后,要对培训课件、资料等记录存档,对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予以总结。通过组织参训企业工会干部对整个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效果、培训的服务保障等进行满意度评价来整体评估培训效果,还可以通过委托培训单位从企业工会工作整体绩效改善角度进行后续评价,包括运用参训企业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提升程度、对企业和工会组织贡献等指标予以评估。
在理论模式的研究基础之上,课题组通过实证研究,对该培训模式的实施效果予以初步验证。
在全过程评估理念下,课题组立足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实际,按照参培学员个体反应、工作能力提升、对企业工会贡献三类评估指标(见表1)编制了调查问卷。
表1 评估指标示例
1.以大型国有企业工会干部培训班中的学员为对象,在培训开始前、培训结束后现场发放、填写和回收问卷,对50名企业工会干部进行了先后两次问卷调查。
2.在培训结束3-6 个月内,委托上述参训国企工会协助开展培训效果的第三次问卷调查,并对该企业工会领导进行访谈,对参培学员工作实绩予以评价。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全过程评估理念下的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对培训工作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均有提升作用。(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效果比照表
构建全过程评估理念下的企业工会干部培训模式,是企业工会工作和干部培训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现实意义在于,首先它是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干部培训要求的具体举措;其次它是促进新时期企业工会改革发展的助推力;再者它是实现工会干部培训科学化、专业化的有益尝试。本文的研究仅是开端,后续课题组还将对培训全程各环节的评估指标、培训效果的追踪调查以及该模式对工会干部培训的促进效果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