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长骨骨不连的相关因素△

2022-05-27 04:46赵子星杜贵忠余金胜兰宇斌刘志军贺海艳李宏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冲击波成功率间隙

赵子星,杜贵忠,余金胜,兰宇斌,刘志军,贺海艳,李宏宇

(1.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200;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骨折在9个月内未愈合,且连续观察3个月以上无愈合迹象,称为骨不连[1]。骨不连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有骨折严重程度、手术方法不当、错误的功能锻炼和感染等,发生率约为5%~10%,在开放性骨折中其发生率升至17%[2,3]。手术是治疗骨不连的主要方法,但伴随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深部感染、持续伤口渗液、血肿形成、皮肤感觉丧失、持续疼痛和再次骨不连等[4,5],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因此,越来越多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被成功应用于骨不连的治疗,主要有两种,聚焦式体外冲击波(focu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fESW)和发散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rESW)。大量研究证实fESW治疗骨不连安全有效[6],而rESW主要被应用于骨及软组织疼痛治疗[7]。近来,亦有少量研究报道rESW治疗骨不连,但疗效报道各异[8~11]。Kertzman等[12]比较了fESW和rESW治疗骨不连,两者疗效并无差异,但相比于fESW,rESW无需特殊装置,更加经济、便捷,易于操作,适合在中小医疗机构推广。本研究旨在探讨rESW治疗长骨骨不连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骨不连的临床诊断标准;(2)至少随访12个月且数据完整。

排除标准:骨肿瘤、病理性骨折、感染、心脏起搏器置入、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药物使用、妊娠、精神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并接受rESW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长骨骨不连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为术后病人,男 36例,女 18例,年龄 18~79岁,平均(45.41±12.12)岁。股骨13例,胫骨22例,腓骨2例,肱骨6例,桡骨7例,尺骨4例。肥厚型42例,萎缩型12例。外固定术后13例,髓内钉术后13例,钢板固定术后24例,螺钉固定术后4例。骨折至rESW治疗间隔平均时间(13.44±8.37)个月。28例经历1次手术,20例经历2次手术,6例经历3次手术。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完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在无麻醉下采用STORZ冲击波治疗仪(MASTERPULS MP100,瑞士)在骨折断端皮肤表面进行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每次30 min,连续4周。冲击波参数设置为:股骨和胫骨冲击量6 000次,焦点能量0.62 mJ/mm2;肱骨冲击量4 000次,焦点能量0.56 mJ/mm2;尺桡骨和腓骨冲击量3 000次,焦点能量0.56 mJ/mm2。治疗后观察骨折端疼痛、患侧肢体淤血及肿胀情况。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可应用冰敷、提高患肢、非甾体类药物对症处理。

1.4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记录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包括骨折部位、骨不连类型、原骨折固定方式、骨折至rESW治疗间隔时间、rESW治疗前手术次数、rESW治疗前骨折间隙和rESW治疗周期次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效果。

按骨折临床和影像愈合标准评定治疗结果,即局部无压痛和纵向叩击痛,骨折端无异常活动;X线片示连续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上肢平举1 kg重物达1 min、下肢负重3 min不少于30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资料呈非正态分布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骨折是否愈合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愈合的描述性分析

治疗3个月后骨折愈合35例,占64.81%;6个月后骨折愈合39例,占72.22%;12个月后愈合40例,占74.07%。肥厚型骨不连愈合36例,愈合率85.71%;萎缩型骨不连愈合4例,愈合率33.33%。其中股骨愈合11例,愈合率84.62%;胫骨愈合14例,愈合率63.64%;腓骨愈合2例,愈合率100%;肱骨愈合4例,愈合率66.67%;尺骨愈合4例,愈合率100%;桡骨愈合5例,愈合率71.43%。

54例患者的VAS评分由治疗前(3.98±1.02)分,显著降低至治疗后1个月(2.31±1.01)分(P=0.024),治疗 3个月(1.65±0.87)分(P=0.017),治疗6个月(1.20±1.20)分(P=0.006),治疗12个月(0.89±0.83)分(P<0.001)。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骨折端轻微酸胀疼痛不适,1例出现皮肤水肿,2例出现皮下淤血,予冰敷、抬高患肢、非甾体类药物治疗后好转,未发现远期并发症。

2.2 骨折是否愈合的单项因素比较

按是否骨折愈合,将患者分为愈合组和不愈合组,两组患者各资料单项比较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BMI、部位和固定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愈合组肥大型骨不连的比率显著大于不愈合组(P<0.05),骨折至rESW治疗间隔时间显著短于不愈合组(P<0.05),rESW治疗前手术次数显著少于不愈合组(P<0.05),rESW治疗前骨折间隙显著小于不愈合组(P<0.05),rESW治疗周期次数显著少于不愈合组(P<0.05)。

表1 骨折是否愈合两组患者的单因素比较

2.3 骨折是否愈合的逻辑回归结果

以骨折是否愈合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模型分类能力为94.4%,经卡方检验模型有效(x2=51.949,P=0.025)。详见表2。骨折间隔时间(OR=1.080,P=0.036)、治疗前手术次数(OR=4.900,P=0.015)、治疗前骨折间隙(OR=1.418,P=0.010)、类型(OR=31.054,P<0.001) 和 rESW 治疗周期 (OR=2.401,P<0.001)是影响rESW治疗的相关因素,而与年龄(OR=0.967,P=0.467)无关。

表2 骨折是否愈合的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随着手术技术和固定材料的进步,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骨不连的主要方法。其机理主要是通过骨折端的加压消除骨折端间隙,增加静态摩擦力和骨折固定稳定性,从而促进骨折愈合。国外研究报道,坚强的内外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的成功率为86%~94%[13],ESW治疗骨不连成功率为50%~90%[14]。本研究显示,rESW在治疗3、6、12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64.81%、72.22%、74.07%,与相关研究一致。Wang等[15,16]认为,fESW治疗为骨折断端提供了成骨必需的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和成血管必需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hen 等[17]亦认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在fESW治疗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rESW治疗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将需要更多的动物及临床实验来论证相关细胞因子在rESW治疗中的作用。

rESW能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在治疗1、3、6、12个月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VAS评分是患者对患肢疼痛的主观评价,<3分属轻微疼痛,对患者影响较小。疼痛的消除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利于功能锻炼和康复。rESW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由中度疼痛降低到轻微疼痛,这说明rESW治疗短期内患肢疼痛改善优势明显。Alvarez等[18]研究也表明,rESW在治疗后6周可以减轻患者57.9%的疼痛。但rESW在治疗中存在疼痛的情况。本研究在无麻醉下进行rESW治疗,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酸胀疼痛不适,这可能与参数设置及患肢肌肉脂肪厚度相关,予对症治疗好转。因此,对于有些报道沿用fESW方法采用局麻下rESW治疗是没有必要的。除疼痛外,rESW组少数患者还出现了局部皮肤肿胀和瘀血,但是并无远期并发症发生,这与fESW治疗的并发症相一致。Furia等[19]研究表明,ESW治疗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比手术治疗并发症更少。

骨不连的类型、间隔时间、手术次数和骨折端间隙是影响rESW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与年龄无关,大于8个周期(次)的rESW治疗是无意义的。本研究中肥厚型骨不连患者rESW治疗成功率为85.71%,萎缩型成功率仅为33.33%,rESW治疗肥厚型骨不连效果优于萎缩型。Xu等[14]研究表明,ESW治疗骨不连总成功率为75.4%,90.9%(50/55)的肥厚性骨不连达到骨愈合,对萎缩性骨不连无明显效果。Niikura等[20]亦认为肥厚型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萎缩型,其原理可能与萎缩型骨折断端缺少足够的骨痂组织及血供相关。本研究中,rESW治疗成功组患者骨折间隔时间平均低于治疗失败组,认为骨折间隔时间越短,rESW治疗成功率越高。Stojadinovic等[21]认为骨折间隔时间>11个月会对骨折愈合造成负面影响。Kuo等[9]采用ESW治疗胫骨骨不连,建议骨折间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2个月。Elster等[22]也认为,尽早的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次数也是影响rESW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Chloros等[23]研究发现,既往手术次数、骨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和维生素D缺乏是影响ESW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这可能与多次手术创伤影响骨折端血供有关。本研究中rESW治疗成功组患者骨折端间隙平均值小于治疗失败组,不建议骨折断间隙>8 mm时使用rESW治疗。Kuo等[9]认为,ESW治疗骨折端间隙<5 mm的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效果较好。而Xu等[14]则认为,对于骨折端间隙>5 mm的不完全骨不连患者,仍可使用ESW治疗。为了控制偏倚,本研究并未纳入不完全骨不连的患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论证。本研究表明,虽然年龄是众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并不是决定rESW治疗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与Kertzman等[12]研究一致。David等[24]也认为,年龄不应该被纳入为骨不连治疗的相对禁忌。本研究中愈合组rESW治疗周期平均4.45次,不愈合组平均8次,如治疗周期达到8次仍无愈合迹象,再多的治疗也是无用的。表明rESW治疗周期大于8个周期(次)是无意义的。

综上所述,rESW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方法治疗长骨骨不连是安全有效的,不需要采用局部麻醉,对于骨折间隙少于5~6 mm的肥厚型患者疗效更佳。骨不连的类型、骨折间隔时间、手术次数和骨折端间隙是影响rESW治疗成功与否的危险因素,与年龄无关,大于8个周期(次)的rESW治疗是无意义的。

猜你喜欢
冲击波成功率间隙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间隙
基于地震波触发的战斗部动爆冲击波试验研究*
爆炸冲击波隔离防护装置的试验及研究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