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创新出多元化信息传播渠道,为加快传播效率与幽默性,便衍生出多类别极具个性与创造性的网络语言,这一变化带给编辑记者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先细致解读融媒体与融媒体时代含义,并分析当前编辑记者网络语言运用时的基本情况,通过正确认识、合理选用网络语言,确保编辑内容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并提升自身素养,规范自身言行,以保证网络语言在新闻编辑时的合理、准确使用。
关键词:融媒体;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网络语言
媒介技术的研发促使媒体形式得到进一步优化,融媒体时代下,实现了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有效整合,同时又加快了网络的发展。作为网络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得到广泛运用,但与传统媒介语言不同,网络语言表达方式较为简单,且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因此,编辑记者开展编辑工作时可适当运用网络语言,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生动性。
融媒体及融媒体时代解读
融媒体
融媒体是指打破多类别新闻传播媒介界限,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整合多元化新闻传播媒介而打造出的一种新型媒体。融媒体可细分为三项内容:其一,资源通融,其可将多种新闻传播媒介涉及到的物力与人力资源整合在一起,以此增强新闻传播时效性,还能起到降低传播成本的目的;其二,宣傳互融,实现各新闻传播媒介优势的全方位发挥,促使新闻整体影响力得到大幅提高;其三,利益共融,既保障新闻编辑与传播企业经济效益,又可提升其社会效益。
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的实现需借助融媒体技术打造数据库处理模型,整合多类资源,以此提升电台、电视台整体影响力。融媒体的发展体现出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保证新闻媒体领域活力,通过有效与正确使用融媒体,还能起到积极的文化引导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时彰显的稳定性可被全面发挥,还能整合新媒体迅速传播的价值,从根本上达到多渠道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此实现媒体行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
编辑记者网络语言运用现状
融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网络语言被开发与使用,这是因为网络化语言可通过简单的形式便能准确表达出相应的意思,且具有较强的变通性与幽默性,而备受网民以及大众青睐。基于此,编辑记者在编写文章时,可适当运用网络语言,以满足大众的多样化需求,有助于文章浏览量的增加,也可在新闻留言与评论中尝试引用网络热词,从而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起到有效、全过程沟通的作用。但当前编辑记者在引用网络用语时缺乏规范性与准确性,且词不达意的问题较明显,不仅发挥不出语言价值,还极大程度影响评论与报道质量,甚至一些编辑人员会在撰写文章标题时使用不文明语言,以此调动起网民阅读好奇心,增加阅读量,但这种方式使得网络语言在传播时越发低俗化,在不良影响下,网络风气会持续恶化,起不到正确引导的作用,致使社会群众价值观受到影响。《人民日报》曾列举多则网络低俗负面语言,并明确规定不得在编写文章时使用,也不可带头引导与传播,该篇报道的发布说明当前网络语言低俗化取向较严重,并表明了对这一不良现象的打击力度。
基于上述分析可看出,网络语言有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对此,编辑记者需具备语言辩证能力,并树立起正确、正视态度,在使用时发挥出语言本身价值,还要深层次剖析其不健康的一面,并在使用时,了解网络语言发展规律,分别站在积极、消极两方面探讨语言的适用性,趋利避害,以发挥出语言优势,做到有效、积极引导,以此净化网络整体风气。
编辑记者于融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语言应用研究
正确认识网络语言
融媒体背景下,编辑记者要想在编写过程中保证网络语言运用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就需要对语言含义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并以客观视角分析网络语言,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待使用语言的积极作用与意义。网络语言因其本身体现出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流传性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与高效传播,其中,还有部分网络语言被一直使用如“追梦人、yyds”等,这类词通过简写、首字母提取等方式彰显出极强的创造性,且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大,又表现出正能量,值得被传扬。
编辑记者在使用网络用语时,不仅要深入研究语言的积极意义,还需探索语言在使用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由于一些网络用语的表述与字面含义不明晰,将其应用于日常交流活动时,达不到预期交流效果,甚至在不明确表达的情况下,还会带来一系列交流困扰,若在编写教育期刊时应用该类词语,极易出现原本文字含义被曲解现象,无法保证文章整体真实性。
此外,部分编辑记者为获取更多浏览量,迎合大众阅读兴趣,会在文章编写过程中加入刚兴起且内涵与性质未被准确定义的网络语言,这类语言的含义很可能会随着互联网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致使所编写内容在不同时间段里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也不同,与最初构想存在较大偏差,导致信息失真。
基于上述考虑,编辑记者需深层次探讨网络语言变化走向,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应重新认知现阶段网络语言发展情况,并将此作为依据,尽可能选用发展成熟、且含义基本固定的网络语言,以此全面提升所编写内容的真实性,实现媒体行业高质量发展。
合理选用网络语言
编辑记者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文章编写任务,并获得预期浏览效果,就需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网络语言,发挥出语言自身优势与价值,在选用时,可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首先,编辑记者应对特定时期下的同一网络语言的实际含义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及编辑文章类型加以酌情采用。由于网络语言含义体现出多变性的特点,时间的延长极易改变其原本含义,因此,融媒体时代下,编辑记者需加大对这一变化情况的关注力度,做到深层次了解与把握,以发挥出网络语言与时俱进的优势,确保所编辑内容同时代、社会接轨。依托于互联网渠道与技术,精准确定不同时期下网络语言具体含义,实现特殊语言的有效应用。
其次,加强对网络语言时效性的关注程度,部分网络语言的兴起与淘汰较快,刚形成时,可在各新聞评论中观看,但在时间的推移下,便会淡出大众视野,甚至被遗忘。此外,一些表达某种含义的网络语言极易被后衍生出的语言取代,因此,编辑记者应根据文章性质合理筛选网络语言,并基于读者视角,收集、整理当下可应用到的热门词语,做好待使用网络语言的分析与对比工作,以此增强文章整体时效性,还能达到吸引读者阅读的目的。
最后,围绕网络语言开展融媒体策划工作。融媒体背景下,实现多个媒体形式的融合,构建出多元化新闻传播渠道与途径,在这一时代中,赋予编辑记者不同职责与使命,要求其具备网络语言筛选能力、辨别能力、积累能力,还需有职业、道德素养,确保所使用的网络语言贴合于文章主题,并起到增强文章可读性、吸引力的作用。实际策划时,可鼓励编辑记者独立完成,也可在多位编辑人员的彼此协作中完成文章编辑工作,在思想碰撞与彼此沟通的情况下形成新想法、新思路。与此同时,尽可能将可用网络语言进行编写的作品同连环画、表情包、视频等联系在一起,以此获得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发挥出新闻本身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重视自身素养提升
编辑记者需重视自身编辑专业素养的提升,不仅要保证网络语言的正确选择与使用,还需规范自身言论,始终坚持客观且公正的态度执行新闻编辑工作,坚定立场,与此同时,还需重新审视、认清当前局势,了解自身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在新闻评论中做正确的引领,杜绝出现随意发表言论与看法的现象发生,以规避对受众舆论导向的影响,间接阻碍其生成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与判断,若不加以控制,还会因观点不和而发生网络暴力。网络语言本身体现出较强的幽默性,有助于新闻整体内容趣味性的提高,且网络语言的形成大多数来源于生活,将其应用于新闻编辑工作中,可使文章生活化,网民在浏览与阅读时,自然生成认同感与亲切感。
但通过上文分析可明确,网络语言的错误使用极易引发网络暴力,这就对编辑记者自身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应时刻保证自身言论规范性,树立起行业榜样,了解、掌握并遵守融媒体时代下网络语言的使用规则,以保证與论引导的正确性、健康性,确保网民可针对不同事件作出准确判断。此外,编辑记者需全面筛选网络用语,全过程跟进事件发生源头,全方位分析网络暴力发生时事件的前因后果,若较为棘手,可邀请专业人士及律师参与到事件处理中,在舆论的帮助下,有效调解由事件引发的矛盾,既能够达到网络暴力解决的目的,又可发挥出融媒体的时代价值,有助于社会群众正确三观的树立。
此外,编辑记者应明确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学习、掌握网络语言应用标准,确保编辑人员能够时刻遵守道德底线,为网民打造极具健康性的网络语言环境。要想使编辑记者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实时报道不文明网络用语,并将其汇总归纳于负面影响列表中,确保所编写的新闻中不含有低俗言论。尽可能将新闻报道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构建极具积极影响的舆论环境,确保各类新闻信息正能量传播,与此同时,还需重视网络管理运营,了解网络语言应用规范,实现编辑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网络语言是融媒体时代下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渗透于大众日常生活中,且影响较大,因此,编辑记者在使用网络语言编辑文章时,需保证语言的正确与合理使用,以此展现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增强作品吸引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莫东霞.论融媒体时代下的记者编辑如何应用网络语言[J],传媒论坛,2021,4(01):55-56.
[2]吴军勇.浅议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如何使用网络语言[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6):141-142.
[3]凌芳.融媒体时代编辑记者规范用网络语言的方法分析[J].声屏世界,2020(07):124-125.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