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云
摘 要:在民国,黄河的“母亲河”意象和“中华民族摇篮”意象定型,抗日战争中“河防即国防”“渡黄河”的意象强化了黄河象征意蕴。《黄河大合唱》中“怒吼黄河”代替“狮子吼”作为民族战歌,黄河遂成为代表“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象征与图腾。关键词:黄河;民族国家;象征;怒吼
Abstrac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images of the "Mother River" and " the Cradle of Chinese N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were finalized, and the images of "River Defense is National Defense" and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strengthene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Roaring the Yellow River" replaced "Lion's Roar" as the national battle anthem, and the Yellow River became a symbol and totem representing the "Chinese nation" and "New China".
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The nation-state; symbol; roar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而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风景也成为建构‘想象共同体’文化政治的重要媒介”。[1]黄河的民族国家象征的建构具有历史阶段性特点。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与代名词则始于民国且与抗日战争密切关联。
1 “母亲河”意象的逐步生成
普列汉诺夫指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它的内容和它的形式是由这个时代的趣味、习惯、憧憬决定的,而且愈是大作家,他的作品的性质由他的时代性质而定的这种关联也就愈强烈愈明显。”[2]南宋面临的天下大勢和民国时期抗战中黄河岌岌可危的形势极为相似。发轫于南宋的用黄河指代国家民族的意涵,在现代文坛定型为中华民族象征。文艺界将黄河礼赞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国族的母亲”,诸多保卫母亲、保卫黄河的作品开始繁荣。
发表于1910年的诗歌《黄河》里,阐述了黄河与民族志的关系:“吾族受此合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3]一整部民族历史都是黄河的恩赐,“二十四朝史”都是黄河流域故事。
发表于1929年的《黄河与中国》中,黄河被明确表达为“黄河,简直是中国人的母亲”。黄河的颜色与“我们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互为映衬。中国悠久文化源头在黄河流域,蔚为壮观的文化都是拜黄河母亲滋养而生。至此,黄河母亲意象已然成型。
发表于1938年7月的《黄河》,共5节,每一节均以“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开头。前三节中,黄河“悠悠的眼看过了,唐虞夏商周秦”,“古国灿烂的文明,光荣悠久的国运”,都是黄河的赐予。作者讴歌黄河是“四万万黄帝子孙,唯一的恩人”,感慨“依旧吮你的血吸你的奶”的国人血性退化,已经“没有一些你的气概”,国民性只剩下“偷安,苟且,颓废,徘徊”。但是“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使黄河母亲再也不能安睡,也“唤醒了”国人“多年的沉迷”。后两节描述的是1938年6月,国民政府命令军队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以迟滞日军南下。黄河“用手抖了抖身上的灰尘,大地顿时发出巨响,土裂山崩。终于露了你的红唇,吐出汹涌的洪涛骇浪,火蛇似的奔向敌人。席卷,狂吞,吞噬了无数万寇虏的灵魂,也打击了侵略者的心”,也使得豫皖苏44个县受灾,“伟大的城郭在脚下。人们的血肉化作泥渣”,这就是黄泛区的由来。发表于1939年1月的诗歌《黄河,中国母亲!》中,黄河被明确表达为“中国的母亲”。黄河“创造了我们!”“养育了我们!”,灌溉滋养出“肥的高粱,香的稻麦,小米,玉蜀黍,几千年的文明!”,传递出黄河儿女保卫母亲的坚定信念,全诗洋溢着浓浓的血脉亲情。毛泽东说得好:“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母亲河意象经文学、史学不断加以传播强化,保卫母亲河的观念生发,母亲河意象经领袖之口成为固定意象。
2 保卫黄河线:“河防即国防”与“渡黄河”
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保卫黄河线的呼声日隆。国民党将黄河视为国家防线的观念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漫画木刻中多有体现。共产党抗战时期东渡黄河开展敌后抗战亦极具象征意义。
1937年《战斗画报》登载照片《奋勇反攻中之北战线:黃河北岸上之我忠勇守卫将士》,《中央通信社稿》刊登《我军仍在老黄河石岸与敌对峙中》《津浦线我军撤至黃河南岸经过》《德州城垣被敌轰炸我军扼守黄河涯之线》等系列稿件。
1938年关于黄河防线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战时知识》登载《怒吼吧!黄河》,《新阵地》登载《別让倭骑渡黄河》,《半月文摘(汉口)》登载《黄河国防线上:附图》《保卫黄河线:黄河的形势》,照片《抗战写真:紧守黃河铁桥要隘,使敌人不能渡过黃河》还配有旁白:扼守黃河天险:在黄河南岸国防阵地前,再加建掩护工事,使敌人无从飞渡。
1939年发表在期刊上的照片《黃河隔岸之第一战线:黃河隔岸之铁路防御线,将士巡视沿江,藉防日军偷渡》《坚守黃河的铁军:九十二军战士,开赴黃河沿岸,分驻防地》《坚守黄河的铁军:从南岸剪形镜中摄得之黃河北岸情形》等。1937 年8月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10月底,黄河北岸的黄河防线渐次失守,中国军队陆续撤至黄河南岸坚守,其间中国守军曾渡过黄河至南岸杀敌。诗歌《黄河,我们守护你》这样写道:黄河!我们守护你,用殷红的热血,万众的头颅,筑成我们铁的城墙;用神圣的正义,反抗的烽火,用刀,枪,拳头,去毁灭侵略者的梦想。[4]木刻作品《保卫我们的黄河》以黄河为愿景背景,近处的士兵卧倒在地上手握机枪,守卫黄河防线。
通讯社记者郭从周报道:“保卫黄河线,就是保卫中国动脉的陇海铁路,就是保卫中原,甚至也就是保卫全国抗战的胜利,因此保卫黄河线,是当前最迫切务了。”[5]单凭黄河水并不能阻止日军,战士们“用殷红的热血,万众的头颅,筑成我们铁的城墙。”不仅可以增加河防的坚固度,且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被媒体誉为“我们的活长城”。1938年的黄河防线是“新的长城”,不是砖石筑就,而是热血、血肉筑就的“血肉长城”。“血肉长城”意象在抗日战争中出现并广为流传,黄河沿岸的“血肉长城”是黄河与长城双重象征的叠加,黄河防线能否坚守与“中国动脉的陇海铁路”、中原大地、“全国抗战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河防就是国防,黄河防线的现实意义与象征意义在20世纪30年代末不断得到强化凸显。
1937年8月至9月,八路军115师和120师长为保卫山西北部、防止陕甘宁边区东部防线的黄河沿岸被攻破,东渡黄河,并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阳明堡大捷,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是为了“便利与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大规模的抗日战争”,为了抗击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即“具有现代武装的日本帝国主义”。“八路军东渡黄河”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民族情感,是“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6]
3 从“狮子吼”到“黄河怒吼”:民族新图腾的诞生
1902年前后,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中有“只怪那龙女已醒,雄狮犹睡”,邹容《革命军》中有“天青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陈天华《猛回头》有“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这些作品中均将中国比作一头睡着的狮子,一旦醒來将震撼世界,“睡狮”“醒狮”成为中国的象征。在抗日战争时期,狮子被黄河替代,“狮子吼”被“黄河的怒吼”替代,新的图腾应运而生。
光未然写就的诗歌《黄河》经冼星海谱曲为《黄河大合唱》。1939 年 5月《黄河大合唱》正式演出,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个空前的音乐会,毛主席还叫三声好。”
《黄河大合唱》以其雄浑的气势发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时代呼声,唤醒民众投身抗战洪流,去“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故被誉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中国人民敢于斗争的抗争精神,《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痛诉日军的残暴和中国人民在战争泥沼中的水深火热,《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宏大壮阔地“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当黄河与中华民族挂钩之后,黄河承载的得世风之先的、与时俱进新的情感寄托就应运而生。黄河与中华民族合二为一,用黄河伟大的气魄展现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鼓舞激发中国人献身民族解放斗争的崇高情感。黄河成为河流中唯一可以代表“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象征与图腾。
辛亥革命前后十余年,“醒狮”作为中国的象征十分流行。1924年10月,《醒狮》杂志作为中国青年党的机关刊物在上海创刊,杂志以宣传民族主义思想为己任。1940年2月,《黄河》杂志在西安创刊,主要刊登抗日故事、特写等抗日文艺作品,分析抗战中各地的文坛状况,报道各地文艺界动态,指导青年作家进行写作。柳亚子、冯玉祥、陈鲤庭、姚雪垠、李朴园、梁实秋、丰子恺、沈葆心等人为该刊撰写过大量的作品。诗歌《黄河》(代《黄河》杂志发刊词)中将黄河与复兴的民族相联系。“这是黄河在抗敌反攻的时候了!”寓意中华民族将奋勇反击倭寇入侵、夺回失地。“黄河将有惊人的胜利!将创建伟大的功勋!”预言中华民族终将取得抗战的胜利,并借此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篇章。“怒吼吧,黄河!战斗吧,黄河!”在重复《黄河大合唱》的“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的歌声。黄河的怒吼是民族的战歌,黄河等同于民族。可见,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意向并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李政亮.风景民族主义[J].读书,2009(02):80.
[2]普列汉诺夫.《论西欧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12.
[3]帝召.黄河[J].《民声》,1910,1(02):7-8.
[4]王博习.黄河,我们守护你[J].烽火(西安),1938(08):10.
[5]郭从周.保卫黄河线(附图)[J].半月文摘(汉口),1938,2(03):74.
[6]抗日誓师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朱德手迹[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稿日期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