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研究

2022-05-27 16:57:58季芳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终身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季芳

摘 要: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同时具备电子商务相关理论知识和电商实践操作技能,而且还需要了解农产品的特性和农产品市场。根据我国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现状及需求分析,提出了终身教育背景下创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终身教育;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农村网络、交通、物流等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正在取得蓬勃发展。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缺乏是目前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农村电商所需的即了解农产品、又熟悉电商技术、又懂电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终身教育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大跨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46.2%。网民用户规模整体为9.04亿,其中中国农村地区网民用户规模整体为2.55亿,占全国网民规模整体的28.2%,这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

仅2020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线上零售额累计达7668.5亿元,占全国线上零售额的14.9%,较2019年同期增长5.0%。全国乡村农产品市场线上零售额累计达1937.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9.7%,占全国线上零售额的4.6%。[1]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进行了赋能。助农直播中明星带货、达人带货、县长带货等都非常活跃,对农产品的销售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农村电商人才

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现状分析可知,农村网民中从事电商的网民所占比例很小,并且基本集中在中东部地区。高校在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中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目前高校很少有在专业规划设置时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个人才培养方向,而只是开设一些从事农村电商所具备的简单技能课程。

从专业招生和人才就业的两个角度来考虑,高校一般在对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时不定位成为农村提供电商人才。可见,目前高校正在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

农村电子商务涉及开展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以及线上销售农产品或服务的网上销售、电子支付和物流等整个过程。因此,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农村电商实践的应用技能,而且还需要充分了解乡村农产品的基本特性和乡村农产品的市场情况。

(一)农村电子商务涉农运营人才

随着农村通信网络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农村农业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当前,农村所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熟悉农村电子商务实际操作的管理流程,还需要掌握农村电子商务后期的美工设计、品牌开发,以及通过网络平台的运营,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此外,更需要对农产品有一定的认识,比如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技术。这就要求高校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农村电商人才。[2]

(二)农村电子商务技术人才

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仍然需要技术上的支撑,需要大量有效的农产品素材进行拍摄、美工处理、页面内容设计及相关网站日常维护等相关技术工作。为了很好地把握掌控网站市场行情,组织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推广,还急需一些商务类的数据分析专业人才。

(三)农村电子商务规划管理人才

农村电子商务若想可持续地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科学管理必须贯穿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而且具有农业发展科学规划的能力。农村电子商务拓宽了农产品市场、增加了农产品种类,更多地需要确保农产品从研发生产、包装、销售等再到仓储物流等每个环节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另外,不仅要对品牌科学管理、生产商业化管理,还要掌握农业法律法规和各种惠农政策。[3]

三、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人才需求情况分析,创新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着力打造以就业能力为培养导向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传统的农村电商人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根据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打造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农村电商发展需要的。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办学特色与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应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和产学研有机紧密结合;高校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农村电商业务能力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增加农产品专业知识和农产品市场知识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农村电商岗位业务能力。

(二)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化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定向招生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政策。开设电商专业的高校一方面开展电商理论教学,一方面与地方行业协会联合组织电商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与电商企业实操训练结合,提高农村电商人才的业务技能。二是学历教育与阶段培训结合。对从事农村电商的农民进行专业培训,采用灵活的分散培训指导方式来补充集中培训的不足,并且到各个经营店铺进行实地指导。长期与短期有机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结合。[4]

(三)师资队伍建设保障

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高校的师资主要是以专任教师为主,而且多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老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很少,来自农村一线的电商类专业的教师更少。近年来,高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惜重金引进博士等高水平人才,由于政策约束有实践经验的农村技术人才学历低很难加入师资队伍。另外,大多数非农业行业高校,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缺乏行业背景优势,在解决农村电商运营难题时显现出力不从心。师资力量的缺乏成为阻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当务之急是培养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师资力量,应积极引进有丰富经验的农村电商企业运营人才和行业专家,共同打造教学团队,提高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5]

(四)搭建培训+咨询+服务的多元化电商育人平台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搭建专为农村电商人才服务的多元化育人平台,学员在平台注册,根据需要选择课程,下载教学资源或者在线观看视频学习。学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探讨,与老师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平台聘请高校农业和电商企业专家,定期为学员提供技术指导,学员在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遇到问题可随时通过在线或者留言咨询,获得专家帮助。相关专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了产学研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0-05-0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t20200428_70974.htm.

[2]甘霖,劉猛.多维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77-79.

[3]于海霞.“基于“互联网 +”的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0):143.

[4]程艳红.“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9):124-126.

[5]华晓龙.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主要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7):24-25.

基金项目:2020年福建省教育厅终身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ZS20145)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终身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5
衡阳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0:35:05
“互联网+”背景下沧州农村电商开展关键因素分析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22:47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45:34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