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022-05-27 16:57:58李然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

李然

摘 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独特品质。正是在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引领下,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新时代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依旧闪耀着时代光芒,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优良传统和作风;“三大作风”;革命精神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形成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是共产党人优秀品格的升华,体现着我们党的性质和精神。因此,《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当中就把“必须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的四大纪律之一。

一、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入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来。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反复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观中国,外来文化以多种形式冲击和渗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部分人的社會主义理想和信念遭受负面影响。因此,新时代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可以纠正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不断增强党和民族的向心力。视党内,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狠抓“四风”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四风”问题仍屡禁不止,更是改头换面、花样翻新。“四风”问题说到底还是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因此,新时代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势在必行,它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有力武器。

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科学内涵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许多,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一)以“三大作风”为代表的优良作风

1945年,毛泽东在党成立24年之际,将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展现。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同志始终坚持并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

最能体现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就是他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策略。大革命失败以后,共产国际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游击战争,强调以城市为中心。但是毛泽东在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况和革命形势后,认为应把工作重心首先放在反革命力量相对薄弱的乡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不断积蓄力量,分步骤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这一作风也被简称为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为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作为党的任务。毛泽东曾提出:“不依靠群众,不关心群众生活,是什么任务也不能完成的。” 长征途中,女红军将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分半条给了生活困难的徐解秀。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喊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半条被子”上,一条棉被剪成两半,记录着红军与百姓间亲密的情感。

毛泽东曾将拥护革命的群众比作完全打不破的铜墙铁壁。通过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凝聚了亿万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毛泽东在开始时是将“自我批评”作为三大作风之一,并没有明确提到“批评”,但是在其接下来的许多论述中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是同时出现的。

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次会议也充分展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会议上,博古否认在军事指挥上他和李德犯有严重错误,强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有客观原因,对此与会的大多数同志不满意。周恩来实事求是地批评了反“围剿”在战略战术方面存在的不足,主动承担了个人责任,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毛泽东随后也作出了批评性的报告,阐述了错误军事路线的实质。当时博古是党的负责人,李德是共产国际顾问,但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其他领导同志实事求是,严厉批评了博古的报告,尖锐地批评了他们的错误。

(二)以三大优良作风为指引形成了诸多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优良的精神品质的总称。这些优良传统有纪律严明、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民主集中制、善于学习等,它们是党的优良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例如,纪律严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党赢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不二法宝。

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有严格的组织纪律。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中就将加强纪律单列一章,由此开启了党章中专门论述党的纪律的文本先河。二大党章共有九条关于纪律的条文,其中前五条是有关组织纪律方面的,主要是强调中央的政治权威,明确提出“两个服从”,后四条则主要是对党员个人提出的纪律要求,规定了六种必须开除党员党籍的情形。井冈山时期,党和红军依然坚持把纪律建设摆在首要位置。1928年4月,毛泽东在湖南省沙田村正式向部队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又逐步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人民军队的基本守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制度上严明了部队的纪律,有效克服了军队内部纪律观念不强等错误思想,对于团结人民群众和瓦解敌军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培育了独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包括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46种伟大精神,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状态。

三、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愿学真信。同时,我们也要主动把党的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下干事创业,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干一件事成一件事。

(二)坚持求真务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首先,要不空谈讲真话。讲实话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最起码的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就要从讲实话做起。我们要有一说一,敢讲真话。另外,也要放平心态,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和监督制约。其次,要少形式办实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办实事不能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嘴上。面对问题,要想办法去抓实、办好,干出成效,少些“形象工程”,多做一些贴近民生的事,切实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最后,要戒虚名重实效。“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凡是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形式再好,声势再大,外表再美,也难以收到实效。要从领导评价和大量统计数字中跳出来,多看看群众的真实感受,多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实在在的事。

(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好作风,更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真正为人民谋幸福,才能真正拥有长期稳固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力量。首先,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實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次,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最后,要坚持与时俱进。要紧跟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思路,改变过去命令式的宣传,多用群众更易接受的形式如微信、短视频等,将群众工作做实做细,赢得民众的好口碑。

(四)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党内矛盾、进一步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办法。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我们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早成长。对待批评,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感激心、平常心和宽容心,把别人的批评当作自己进步的方式,即使有些批评有偏差,也要放平心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外,我们也要正确地批评他人。要抱着团结同志、促进同志进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问题不掩饰,错误不夸大,不随意上纲上线,把问题说清楚、谈透彻,使他人听得进去、改得服气。

(五)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

党的纪律和规矩是所有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底线。要常怀敬畏之心,无论是为官用权还是干事创业,都要始终坚持守纪律、讲规矩。因此,所有党员干部都要原原本本、踏踏实实地学习和遵守党章党纪党规,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不仅要学习和了解正面引导性质的党纪党规,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又要学习和了解负面清单性质的党纪党规,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严格按照党纪党规的要求指导日常言行。

四、结 语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也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纵然形势复杂多变,但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会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结合新变化和新要求,用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胸怀,坚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白孝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20.

[2]王文凤.新时代领导干部优良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 硕士论文,2017.

[3]孙国林.毛泽东“党的三大作风”理论是怎样形成的[J].党史博采,2014-05.

[4]梁柱.党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J].红旗文摘,2014-15.

[5]评论员.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J].实事求是,2021-02.

[6]颜晓峰.新时代需要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J].党建,2020-12.

[7]吴铁民.传承红色基因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时代践行者[J].政工学刊,2019-02.

[8]张慧芝.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探析党的优良传统[J].攀登,2017-12.

[9]马爱军.发扬光荣传统 锤炼优良作风[N].人民公安报,2018-06-29.

[10]魏先法.从红色文化中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J].领导之友(理论版),2016-0.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
西柏坡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研究
法制博览(2017年8期)2017-09-01 06:48:28
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弘扬与发展
理论导刊(2017年8期)2017-08-30 04:33:36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对民族精神升华之影响
世纪桥(2017年4期)2017-05-22 19:11:12
对南梁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市场(2017年12期)2017-05-04 09:59:55
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革命精神培育中的应用
论山西的革命精神之核心价值导向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
传承革命先辈精神 创小班化教育特色
黑河教育(2016年1期)2016-02-27 12:06:54
论太平天国语文教材体现的革命精神及其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