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慧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的财政管理体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为了规范政府部门的会计核算,保证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从而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年终部门决算报告提供准确数据,因此从2019年1月起要求所有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通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准确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运行状况、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等。单位通过准确、真实的会计核算反映经济活动业务情况,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加强了单位内部管理,控制好财政资金的开支,减少违法违纪现象,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部门职能职责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部门非营利性的组织,与企业相比具有特殊性,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会计核算就是核算财政资金的合理支出,因而单位会计核算有利于准确反映日常经济活动中部门根据职能职责把财政资金合理分配和配置,通过日常原始票据的审核,规范化账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年终决算报表等全过程,真实的反映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活动情况和财务运行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合规使用,为单位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准确数据参考,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会计核算是对单位所有的财政资金、单位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通过准确、清晰地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从而为单位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绩效编制、绩效评价全过程管理提供真实数据参考,有利于绩效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关键的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是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关系着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及国家行政职能的发挥。特别是现在执行的《政府会计制度》,通过“财务+预算”双核算模式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反映单位经济活动中每一笔资金支出,如实、高效、科学地反映了单位财政资金中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专项支出等人员经费支出和项目支出,通过事后内部审计,发现资金是否违规支出、私人挪用国家资金等问题及时改正,发现资产核算处理错误及时修改,减少财务管理的风险和单位经济问题的发生,提升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最终也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视单位的业务工作忽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认为财务工作只是从事日常的票据报销、审核支付职工工资等后勤保障工作,不是单位核心部门,不设置专门财务部门,随意安排办公室的人员兼任财务工作,每月简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不高,难以真实反映单位每一笔经济业务往来,无法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数据参考。由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不重视财务工作,财务人员严格审核票据不被理解,久而久之,打击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单位平时没有及时组织学习财经制度,财务专业知识不高,目前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未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造成会计核算口径不一致,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监督和监控,不利于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有的单位出纳未按照财经制度管理库存现金,未按时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未及时和银行对账,不能做到日清月结,没有按照财经制度审核原始票据,审核票据把关不严,敷衍了事态度对待。单位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时间长、种类繁杂、金额大,无人催促还款,占用财政资金。行政事业单位未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大部分日常支出走现金支付,不利于对财政资金监管。单位会计收到出纳票据未及时做账,未按照会计科目准确入账,致使账实不相符,没有完整体现会计核算功能,单位会计根据出纳审核的原始票据月末入账,没有对资金执行认真进行审核,分析其合理性、合规性,导致会计核算不精准,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低。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杂乱,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安排随意性,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非财务专业人员当任财务,财务人员频繁更换,没有及时进行财务交接,有的只是口头交接,没有纸质资料支撑,影响事后责任承担及接手人员会计核算工作,不利于会计核算业务连续性。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没有掌握财务专业知识,无法胜任财务工作。特别是《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后,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统一,会计核算更加精细、复杂,对专业知识要求更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没有及时系统的学习新制度,没有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和工作流程,实际操作中出现理解偏差和账务处理错误,例如在财务会计中没有按月计提应付职工工资和代扣职工的各款项,没有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按月计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购买固定资产没有从固定资产科目中列支等业务处理上的错误,导致会计核算出现不精准,影响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致使单位财务综合管理水平低,不利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和资产购置人员岗位分离、岗位分工不明确,一般都是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资产购置,导致资产购置后没有及时入账,没有及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入录,没有及时计提资产折旧、摊销,不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使会计核算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等现象的发生。单位随意配置固定资产,没有按照相关程序到资产管理部门审批报备,出现先购买后审批报备的现象,出现实物资产和账上资产数据不一致,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处置,已达到报废的资产未及时处置,账务系统资产总额大,实物资产少,账实不符,资产处置收入未上缴或未及时上交非税专户,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存在私设小金库和挪用财政资金的风险,不符合会计核算原则。有些单位私自处置国有资产,没有经过审批就私自处置资产,把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出售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严重,没有及时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任其毁坏,没有对实物资产按时进行清点盘查,重购置轻管理,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资产使用人上。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力度不高,单位没有明确专人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较乱,会计核算后没有及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录入登记,导致账务系统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不一致,账卡不相符,导致资产月报数据、资产年报数据不真实,部门决算数据、资产年报数据、财务综合年报数据不统一,因而无法准确反映单位资产情况,不利于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少,业务多,工作繁杂,单位一把手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单位未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和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等制度建设,内部控制牵头部门与评价监督部门未分离,未定期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或者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未全覆盖,不利于规避会计核算中风险。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混乱,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安排随意性,未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定期轮岗、职责明晰等。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监督认识不足以及出纳和会计在工作中把信任当监督,没有认真执行资金监控,认为出纳审核过的票据会计无需再审核,导致在资金执行过程中,基本都是出纳在管控资金,会计在资金管控中参与性低,会计只是流于形式的审核或者有的单位在资金支付过程中都是出纳或会计一手操作,岗位缺乏相互监督,使会计核算缺乏监督和监控,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单位不按照内控制度实现定期轮岗和实现AB岗,岗位之间缺乏监督,不利于规避财务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分管财务部门的领导要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工作,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单位内部管理作用,对财政收支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学习财经制度和财政部门的新政策文件,保障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执法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按照《政府会计准则》的双核算模式进行业务处理,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审核原始票据,保证原始凭证合法、有效、完整、真实,使会计核算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做到从源头上从严把控,防范及规避违反财经纪律等现象的发生。单位会计在资金支付中认真审核、如实反映、退回不合规的票据,及时记账入账,按时对账,做到账实相符。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职责不相容机制,单位出纳、会计应各自履行好职责,做好报账单据的收集、审核,做到相互监督共同管控资金,使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从而达到健全会计基础规范,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流程复杂,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专业岗位人员来胜任,因而行政事业单位要合理设置岗位,配备专业财会人员来担任财务工作,通过招考或人才引进等办法来充实单位财务岗位人员,避免安排非财会专业人员担任财务工作、出现专业不对口等现象。单位财会人员要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提高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掌握《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新制度、新方法、新操作流程,对比新旧制度间账务处理的差异,有重点、有目标地学习,保证新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财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跟得上,账务处理准确、如实反映经济活动中的每一笔资金往来去向。行政事业单位要组织单位财务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学习新的政策制度、基本业务知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并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资产的管理,按照先审批后购置的原则购买资产,避免出现资产已使用几年后,由于被审计部门审计出未按程序审批报备、未在账务系统处理、未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情况而事后补相关资产审批程序。单位购买资产要及时入账,及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入录,确保实物资产和账上资产数据相符合,同时单位要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管理好实物资产、做到账实相符,避免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加强资产处置管理,做到处置规范、审批合理,对于达到报废的资产及时按照相关程序处置,有处置收益的及时上交财政非税专户,对于闲置的资产要及时到资产管理部门报备,避免闲置任其毁坏。单位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从资产审批、购置、使用、处置等一系列流程的具体管理制度,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制度约束和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内控制度建设对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健全的内控制度保障会计核算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规范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监督和控制财政资金支出,有助于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单位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工作流程进行合理规范,例如对涉及资金支付需要经办人签字,分管领导审批,会计人员审核,分管财务领导签署同意支付,对于大额资金支付需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需要大额资金支付会议纪要,确保资金支付中岗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将出纳、会计等岗位分离,防范由一人经手操作而导致廉政风险,滋生腐败的现象,防范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国家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对国家公共财政职能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核算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行政事业单位应紧跟国家改革步伐,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有序开展,促进单位职能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