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梅,张广玉,回凤菊,冯 梅,董兰真,刘全亮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约150万人,且呈逐年递增趋势[1]。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颅内支架植入术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该术式可使狭窄动脉再通,恢复局部脑组织供血,改善缺血症状,但术后仍有70%以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并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及睡眠质量,出院后需坚持康复管理以提高术后康复质量[2]。然而,多数患者出院后因缺乏专业指导及心理疏导而影响康复质量,因此在颅内支架植入术后配合延续护理服务尤为重要。微信是国内普及较广的社交通讯工具,具有沟通便捷、操作简单等特点,可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公众号等形式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为进一步分析微信居家延伸护理在颅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本研究观察了微信居家延伸护理对颅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颅脑彩色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存在大脑中动脉、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5%~90%,伴有血管狭窄症状,狭窄粥样斑块存在溃疡,有内膜撕裂及夹层形成,存在血管造影剂滞留现象,或无相关症状,但血管狭窄程度≥80%;②血管狭窄症状表现为偏身麻木、眩晕、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瘫等;③血管直径>2 mm;④有缺血性脑神经功能损害病史;⑤经神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步加重,符合临床神经介入治疗适应证,择期接受颅内Wingspan支架植入术治疗;⑥年龄41~78岁;⑦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认知能力正常,可自如使用微信软件,能及时接收微信内容,并参与护理指导;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⑨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②伴有脑血管狭窄段极度成角状、低血压、脱水、心力衰竭等手术禁忌证者;③术中发生血管破裂、形成血栓、血管闭塞、夹层者;④脑血管慢性完全闭塞者;⑤精神疾病史及智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理解能力障碍、意识障碍者;⑥伴有严重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病史、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者;⑦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颅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将上述病例按随机平行法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1~75(59.1±2.3)岁;狭窄部位:基底动脉13例,椎动脉颅内段15例,大脑中动脉M1段9例,颈内动脉23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5~78(60.8±2.5)岁;狭窄部位:基底动脉11例,椎动脉颅内段14例,大脑中动脉M1段8例,颈内动脉2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由沧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4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 在出院之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护理。①生活指导:叮嘱患者低钠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鼓励富含营养的清淡饮食,保持心情愉悦,鼓励适当运动,合理安排就寝时间。②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按剂量正确服用药物。③复诊指导:叮嘱患者定期到院复查,讲解复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④随访管理:出院后责任护士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及时解答患者相关疑问。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微信功能上的居家延伸护理。①成立微信延伸护理小组及护理平台:由神经内科医师、康复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微信延伸护理小组,所有成员能熟练应用微信社交软件及相关平台功能。组建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帮助患者扫码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加入微信群。②公众号定期推送内容:责任护士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整理编撰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材料,信息材料涉及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术后用药、饮食运动、危险因素识别、并发症预防、心理问题指导、睡眠指导等,在信息发送前由神经内科医师、康复医师及护士长审阅,每周定期推送2~3次,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可通过查看“历史消息”,阅读既往发送信息,使患者了解更多康复知识。③微信群指导:根据患者术后不同康复阶段及需求,由护士长制定微信群延续护理宣教内容,出院第1周发送居家护理要点信息,包含生命体征监护、术后并发症观察、疾病危害宣教等;第2周发送用药指导、康复锻炼信息,并讲解规范用药和坚持康复训练对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性;第3周发送生活指导及心理疏导信息,如饮食、睡眠等,并对存在负面心理状态者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提醒患者定期复查;第4周及以后围绕患者密切关心的话题,给予针对性的群内讲解,如针对术后伴有睡眠障碍现象,帮助患者分析引起睡眠障碍的主观心理因素及客观现实因素,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规避客观影响因素。每周根据群内宣讲主题不同,引导患者参与互动,并及时回复患者群内留言,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同时鼓励患者之间通过微信群相互交流康复经验。④微信一对一护理服务:对微信群内长期不回复信息或参与互动较少患者,通过互加微信,经文字、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的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并对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指导,此外,若患者出院居家期间出现紧急情况,可通过微信联系责任护士进行呼救,护士给予正确处置指导,必要时可上门服务或联系救护车上门急救。微信延伸护理持续开展6个月。
1.5观察指标
1.5.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于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由6个帷幕18个条目组成,根据患者依赖程度分别计分1~7分,总计分18~126分,得分越高提示独立能力越好。
1.5.2睡眠质量 于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4],该量表共7个评估项目,每个项目按0~3级计分,总计分0~21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临床以总分≥7分为睡眠障碍参考值。
2.1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FIM各项目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2组FIM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颅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护理前后FIM评分比较分)
2.22组睡眠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2组PSQI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颅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占脑血管疾病的75%以上,且是全球易致死三大疾病之一,并以每年超过百万增长速度递增,该症主要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等因素,致使颅内动脉狭窄,使责任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的缺血性坏死,因此,及时改善脑动脉血流供应,保护脑神经细胞、改善脑神经功能非常重要[5-6]。颅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疗法之一,可通过DSA发现脑血管闭塞或狭窄段,并在X射线透视下将可膨胀球囊置入病变血管处,以撑开狭窄血管,让血管畅通,恢复脑组织供血供氧,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但术后患者大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致使行动不便,严重者甚至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加之随着患者出院时间延长,患者对疾病重视程度减弱,术后康复训练及用药治疗依从性下降,往往影响术后康复质量[7-8]。临床证实,睡眠障碍是引发颅内支架植入术后再梗阻的独立风险因素,睡眠质量下降主要是因患者担心介入植入物脱落、怀疑自身无法康复,使心理负担过重所致[9-10]。因此,重视颅内支架植入术后居家延伸护理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延续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措施,将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至院外,使患者获得长期专业护理服务[11]。相关研究证实,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规避提供院外延伸服务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阅览相关健康信息[12-14];可建立多方交互模式,克服地理空间流动性和时间限制,使护士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15-17]。本研究鉴于微信社交软件的便捷性、信息多样性、实用性、经济性等特点,采用微信软件开展居家延伸护理,通过公众号文推送疾病及术后康复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指导;建立患者微信群,根据患者术后不同康复阶段及需求,提供适时、有价值的健康信息,并围绕每周健康主题,如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睡眠质量等,进行护-患、患-患之间交流,必要时通过微信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指导,利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患者提供持续性健康支持,尤其对存在日常生活能力低下、睡眠障碍人群,可针对性分析原因,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睡眠质量。
FIM量表是目前临床较为实用的康复评定量表,可综合反映患者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有助于评估患者残疾严重程度,同时还可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能更为全面的评估患者康复质量[18]。PSQI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睡眠质量判定量表,该量表包含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不但可应用于睡眠障碍人群,还可用于正常人群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评估,且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相较于常规出院前护理指导,微信居家延伸护理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分析可能是由于患者经过长期微信延伸护理指导,能规范用药、增强康复训练依从性,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同时通过微信沟通,了解患者睡眠障碍的心理原因,给予心理疏导,保持情绪稳定,解除心理包袱,以改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在颅内支架植入术后实施微信居家延伸护理可增强自身日常生活能力,且对改善睡眠质量有积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